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变臣 > 第八百六十四章紫辰议事

变臣 第八百六十四章紫辰议事

作者:宇十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6-26 08:02:05 来源:转码展示1

公文送到了兵部左侍郎贾楠手中。jiujiuzuowen自打去年北征以来,贾楠便忙得脚不沾地,身上的肥肉都少了十斤,不过反倒精神了许多。贾楠自嘲自己就是受累的命,每天天不亮就到衙门,忙到定更方回,有时到了宵禁时分,干脆就住在衙门里。天子返京,兵部尚书丁大为也回来了,贾楠才松了口气,总算用不着每天去文华殿奏事,听朝臣们争吵了。

拿着这份《奏请关外设两处军镇疏》,贾楠未看眉头先皱,心想这位江经略使真不是安生的主,这才赶走西域联军几天,又想着在关外设立军镇了,北边用兵正紧,朝中钱粮不够支用,哪有钱来设立军镇,真是多事。

待看罢奏疏,贾楠拈须沉吟,奏疏中列举了设立军镇的好处,最重要的是居然不用朝庭多付钱粮,既能练兵又能获利,甚至有了军镇保护之后,往来的商旅可以多出二成,边市的税赋还能增长。

要是别人说这话贾楠定要嗤之以鼻,可是江安义这般说贾楠倒有七分相信,点金手的称誉可是名不虚传,前几日夫人报怨,京中香水的价格涨了三成,这小瓶的东西比金子都要贵,自己的那点俸禄还不够买几瓶香水。

想到香水贾楠的眉毛又皱,他听到传言说江安义被陷大理寺时,王皇后出言相帮,代价就是让江家把京中香水产业让给她。据说传言是余尚书的次子余家乐喝醉酒后无意中说出,以前香水铺由他打理,现在换了王家人。

贾楠与江安义有过交往,在他心中江安义是个能臣、干臣,临危受命前往化州,不到三个月便赶走了西域联军,这样的人分明是国士,可叹太子和皇后目光短浅,居然贪图香水之利做出让江安义离心之事,实是得不偿失。要是天子没病就好了,想起朝堂之上太子党与楚安王一系争得不可开交,贾楠“唉”地一声叹出,国处多事之秋啊。

将手头的公文看完,将重要的挑出,与那篇《奏请关外设两处军镇疏》一起,携了前往丁尚书官廨。丁大为已经从紫辰殿议政归来,官廨中满是禀事的人,镇北城正在与漠人交战,兵部掌管着武将选用及兵籍、军械、军令,军队调动、换防、休整等事,又要与户部、工部协调钱粮、军械诸事,眼下兵部是最烦忙的衙门。

贾楠等了一柱香功夫,禀事的众人离开,丁大为看到贾楠,苦笑道:“贾胖子,我总算知道你为何瘦了十斤了,老朽忙得头昏眼花,等北边安定后便向天子乞归,这兵部以后得靠你支撑了。”

贾楠嬉笑道:“大人还不到花甲之年,最少还得忙十年,下官能不能熬过大人还两说呢,这兵部尚书的大饼大人还是少画得好。”丁大为笑唾一声,从贾楠手中接过公文,示意他在一旁坐下。

丁大为看公文的速度很快,边看边提笔在纸上写处理意见,贾楠携来的几篇公文都要呈报给太子,在紫辰殿与众人商议。看罢《奏请关外设两处军镇疏》,丁大为问道:“贾楠,化州请设军镇你以为如何?”

贾楠道:“江大人的眼光确实高人一等,在关外设立军镇,就等同向外伸出两只犄角,进可攻退可守,实乃对付西域人的妙方,何况奏疏中还提及了各种好处,于国有益,下官以为可行。”

丁大为放下奏章,站起身替贾楠倒了杯茶,叹道:“这个江安义确实是个人才,在漠北时屡立战功,新近又赶走西域联军被晋为平山侯,凭心可论,本官不如他。只不过他行事激进不留退路,恐非长久之道。”

还有句话丁大为没有说,若是天子驾崩换了新皇即位,江安义恐怕就要步步艰难了。他对江安义的观感是由坏逐渐变好的,早年因黄沙关廖建辉之事被天子罚俸半年,丁大为出身寒门,半年俸禄足以让他对江安义心存不快,后来江安义风声水起,所做所为皆是为国为君,这点不快逐渐被佩服取代。

贾楠笑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丁大人主持兵部多年,两次北征,抵御西域入侵,平定动乱都离不开大人运筹帷幄之功。”

丁大为道:“贾大人不愧是光禄寺出来的,一张嘴能将哄死人,我做了些什么自己心中清楚,不过是和稀泥罢了。”

指了指桌上的奏疏道:“明日我如实禀奏太子,让两位相爷定夺。对了,贾胖子,要不明天你随我一同前去紫辰殿如何?”

贾楠的头晃得像拨浪鼓,道:“大人还是饶了下官吧,朝堂上吵闹不休,下官还是不去挨骂得好。”

两声叹息,同时响起。

…………

第二日,紫辰殿,化州的这篇奏疏果然引发争论。孔相与马相意见相左,孔省以为既然化州不用国库钱粮不妨一试,马遂真则认为在戈壁设立军镇势必引发西域诸国反制,战事再起,不利于国,需待北境安定之后再说。

石重伟右手撑着下巴,漫不经心地听着,这一个多月以来紫辰殿便成了菜市场,吵闹不休,难怪父皇总说天子难为。目光扫过殿角,暗影处站着宫谒太监路明理,父皇归宫后不久便派他每日前来旁听,石重伟知道这位路公公会将大事和自己的处断奏报给父皇。

父皇的病是越来越重了,从太医透露的只言片语中判断恐怕难以挨过这个冬天。石重伟说不清心头滋味:惶恐,悲伤,又有些不可对人言的期待。目光落在左侧挺立不语的楚安王身上,自己这个弟弟就像出鞘的剑,带着咄咄逼人的气焰,在朝堂上与自己针锋相对。

石重伟的目光变冷,自己几次在大殿中斥责他被路明理转告了父皇,结果父皇派刘维国警告自己,治国不可有私怨。我忍,等父皇仙去我再找你算账。另一侧是洛怀王,石重仁站无站相,嬉皮笑脸,眼珠子乱转,一副漫不经心、事不关己的样子,石重伟心中暗气,人就是这样奇怪,石重杰与他相争他不痛快,石重仁明哲保身他也不痛快。

“臣启万岁,并州刺史全兴清奏报,化州借募兵之机以小利诱引百姓投奔,并州有数千百姓拖家带口以募兵为名去了化州,全兴清请朝庭下谕严禁。”秘书右监纪天明奏道。

郑朝为了保证税赋稳定,只准百姓在百里范围内流动,超过百里则需到官府开具路引,没有路引无法通过关卡,若被查到没有路引则杖四十押回原籍。自魏以来将百姓流动分为四种:一是移民,是官府为了充实某地将百姓迁入或者安置;二是流民,因遭灾或战乱等因,为避难求生而离乡背井之人,比如此次化州被西域联军入侵,逃往并州的百姓就属此类,此类人官府有责安置救助,待灾难或战乱平息后将这些人送回故乡;三是游民,这些人不事农业,游手好闲,官府对这些人是强制遣送或发配边疆效力;四是流氓,氓者逃亡之民,这些人是不安定因素,官府向来是打压的,元华江溃堤那些被裹胁攻城的百姓属于这个范畴。

这四种流动会互相转化,一旦出现大规模的百姓移动,官府向来是要严格控制的。安西大营募兵是朝庭允许、兵部批文的,所以百姓可以到当地官府申请路引前去应募,应募之人是家中青壮,主劳力走了家中老幼妇孺跟着去也属正常,所以全兴清也不能强制留人,只能请示朝庭下令禁止。

石重伟道:“安西大营只有七万多将士,朝庭在镇北城与漠人交战根本没有兵源补充,孤才会让管平仲募兵。募兵自然有人口流动,待十六万人马募齐后再下令不迟。”

江安义是崇文馆直学士,做过东宫少詹事,石重伟在人前一副尊师重道的样子,江安义赶走西域联军,给太子脸上争光,说话的底气更足,这点小忙石重伟当然要帮。

“在关外设立军镇之事,让安西都护府与化州自行量力而行,给他们的回文中写明,朝庭用度紧张,没有钱粮支应。”石重伟顿了顿道:“孤听说化州用俘获的西域联军换回了三十万被掳的百姓,还换了二百万两银子,江卿倒是做买卖的好手。国库空虚,为赶走西域联军朝庭准许化州用了去年的税赋,现在化州有了钱,应该将去年的税赋还给朝庭。化州刺史方仕书奏请免除化州今年的税赋不准,让化州今年上交三百万两税赋给国库,他们如果还有钱建军镇便随他们去吧。”

化州准备在关外设立两处军镇的消息很快转报到太尉府,太尉朱文南已经卧病在床不能理事,长史朱质朴看着眼前的沙盘图,他任安西大都督多年,对戈壁的地形十分熟悉,将两面旗帜插在沙盘之上,凝视良久,疑声自语道:“江安义准备西征?”

申国公府,王克明听到化州设立军镇之事,看着墙上的地图笑道:“江安义有意西征,可惜老夫困居府中,也不知能不能看到他扬威西域。”

转身端起桌上的酒樽,仰头狂饮,酒水从花白的胡须上淋漓而下,有泪如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