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变臣 > 第六百八十三章宿西路遇

变臣 第六百八十三章宿西路遇

作者:宇十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6-26 08:02:05 来源:转码展示1

八月初六,风和日丽,辰初时分,太子带着江安义、熊以安、薛民林一行四人出春明门往东,朝宿西县东宫皇庄驰去。maixi9薛民林,太子府左卫率,正四品上忠武将军,此行充装保镖的角色。

长乐坊,楚安王府在朝阳中金碧辉煌,府内草木葱郁、鸟语花香,行走在长廊有如画卷,透出勃勃生机。银安殿侧旁的书房,楚安王石重杰身着淡蓝丝袍,玉簪别黑发,贵气十足,倚在锦椅上与僚属在议事。书房内的楠竹椅随意摆放着,几名王府僚属放松地坐着品茶议事,在楚安王面前议事用不着拘谨。

东宫的臣属配备不足,楚安王府的僚属就更少了。按《大郑律》亲王府设傅一人,此职暂由马遂真兼任,谘议参军事空缺,府友(从五品下)是石重杰聘用的方州名士沈文清;两人仅有一人,礼部员外郎丁楚转任王府,天子让吏部把他的官阶提至正六品上升了两阶,算是勉励。

东西阁祭酒仅有一人孙朝锋,此刻正笑吟吟地对众人道:“……东宫司议郎宋清可请了我两次了,每次都转弯抹角地向我打听王府中秋节赏的事,我按沈先生的建议,每次都增加点东西,现在的节赏折银可超过十两了,弄得这位宋司仪心乱如麻、欲言又止。”

沈文清是个面容清癯的文士,他是丰乐六年的进士,授官时恰逢母亡,归家守孝三年,后来又逢父丧,接连守孝让他无心仕途,悠游山林,教导几名学生。随着他所教的十余名弟子接连中举及第,沈文清名声大躁,被人奉为贤师,这本事简直要直追范炎中了。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这位宋司仪恐怕别有用心,东宫多事矣。”沈文清慢条斯理地用茶盖拨弄着盅中茶叶,目光明锐地望向孙朝锋,“他下次再要来问,你不妨问问他东宫的节赏可定下来了,顺便提一下王府可不能跟东宫比。”

宋清频频询问王府的中秋节赏显然有攀比之意,东宫远比王府富庶,按往年常例东宫的赏赐要高于王府,何必一而再地询问,除非东宫感到拮据,又担心被王府比下去,才会多次询问。沈文清曾听楚安王私下讲过,太子购买雁山别苑曾让臣属捐银,此事让天子感到恼火,王皇后又在雁山别苑暂住,太子没了资助,原化州刺史江安义就任东宫詹事府少詹事,如果太子让江安义再次相助,此事便可拿来做做文章。

石重杰哂然笑道:“孙祭酒既然已替小王许出去了节赏,那便按说出去的话办,这段时日大伙都辛苦了,也算小王的一点心意。我楚安王府不比东宫家大业大、人多势众,不过小也有小的好处,花费也少许多。”

丁楚叹道:“东宫锦衣玉食,背后又有皇后娘娘鼎定相助,太子一掷千金,财大气粗。王爷克勤克俭勉强维系着王府的开支,若没有宣武侯黄家的资助王府恐怕连场面都无法支应开,让人叹息。”

见众人脸色黯淡,石重杰扬声笑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小王与诸君筚路蓝缕能创建出一番事业,方显大丈夫本色。”

包括沈文清在内,众人神情一振,遇到这样上进努力的主公,是众人之幸。屋外行参军黄文祥走了进来,向众人作了个罗圈揖,然后将一张纸片

交给石重杰。黄文祥是黄继伟的次子,算起来是石重杰的表兄,在楚安王府打理一些机密事宜。

石重杰看罢字条,递给身旁的沈文清,讥讽道:“我的太子兄带着几个人出春明门,八成是游山玩水去了。”

丁楚怒道:“天子命太子摄政,朝堂之上每日多少大事,他居然还有闲暇玩耍,尸位误国啊。”

掾官井成利道:“天在做人在看,对王爷来说未尝不是件好事。王爷见到黄大夫时不妨提上一句,让御史台伺机奏明天子。”

沈文清将字条交还给楚安王,沉吟片刻道:“太子所行只带着三人,不像是去游山玩水,否则无法向孔相他们交待,我寻思太子此行另有目的,王爷,东边是什么所在?”

井成利应道:“京城以东是宿西县,那里是东宫皇庄所在,太子莫非是去了皇庄。王爷,咱们要不要派些人跟去看看?”

白龙鱼服,屋中人脑中闪过这四个字,齐齐地把目光望向石重杰。石重杰被众人灼热的目光吓了一跳,随即也想到其中的原由,赶紧摇了摇头,道:“不可,天子脚下谁敢造次,跟踪太子,若被父皇知道罪不可赦。”

“王爷说的是。”沈文清道:“太子是国之储君,龙卫、暗卫的高手随时保护,王爷若派人去跟踪太子确实不妥,此事休要再提。各地陆续报上来的冤案不在少数,咱们还是继续议议奏明天子吧。”

…………

宿西县离京城七十三里,太子四个人骑的都是良马,一个时辰不到就到了宿西县境内,皇庄在宿西县南,石重伟兴致勃勃,扬着马鞭道:“时辰尚早,咱们先到县城逛逛,然后再去皇庄看看。”

一口气跑了七十多里,众人都有些累了,随在太子身后进了宿西县西门。宿西县是上县,与京城相临,是东进永昌的要道,客商路过这里都要歇歇脚。城内十分热闹,商队往来不断,南腔北调嘈杂,石重伟饶有兴趣地打量着街道两边的建筑,眼光从大姑娘小媳妇身上瞟过。

前面传来呼喝声,人群慌乱地向两旁闪开,石重伟在马上掌身往前看,兴冲冲地道:“哟,还真有横行霸道的,本公子今天要替天行道。”

熊以安暗暗撇嘴,自己这位妹夫分明是想惹是生非。薛民林和江安义不能光看热闹,两人催马上前,挡在太子和熊以安身前,被人流拥着向两旁靠去。

大道上传来马蹄声,两面杏黄旒旗左右飘摆引道,骑在马上掌旗的壮士居然是一对双胞胎,穿着黑色劲装,腰杆挺得笔直,看上去威风十足。石重伟赞道:“好汉子,够威武,我东宫卫率都找不出几个这样威武的汉子来。”

薛民林是左卫率,掌着东宫兵马仪仗羽卫,并总揽着诸曹之事,是东宫诸率府的第一人。他的妻子是宜城侯王克彦的女儿,王皇后的侄女,是申国公王克复建议王皇后选他做东府诸卫及诸率府的统领,薛民林武艺高强、为人爽直,自家人信得过。

“殿下,这两人只是样子货,看着威武其实是绣花枕头,好骑手在马背上上身要压低,你看这两人肩膀绷紧,显然不行,要放松下来,还有膝盖、腿,简直处处都是漏洞,别说跟我

手下的兵相比,就连我率府中刷马的兵也比他们强。”薛民林听到太子贬低自己的麾下,忍不住出声反驳道。

太子有些下不来台,低声斥道:“要叫公子,你怎么老是记不住,下次再也不带你出来了。”

开路的两骑过去,接着是辆装饰奢华的香车,车中人有意撩开车帘,石重伟看到车内宽敞,一个华服公子歪坐在榻下,一个娇艳的女子正在给他喂食水果,另一名女子则在替他轻捶着小腿,好享受。

香车背后是长长的车队,满满的货物,有箱有袋,成车的腊味、干货,鹿、獐、羊、猪,野味和家禽一起被绳网罩在板车上嘶叫挣扎,最难得还有锦鸡、黑白兔、梅花鹿、白鹤、彩鸭等物装在竹笼之中;十余只大桶内溅出水,江安义坐在马上看得清楚,里面是活蹦乱跳的鱼虾;再往后是成筐的鲜果、果脯,种类繁杂的菜蔬;胭脂米、碧糯、白糯、粉粳、杂色粱谷等五颜六色让人眼花嘹乱;紧跟着拉着银霜炭、香木炭、果炭和柴炭、各种木竹制品,最后赶着一群牛。长长的队伍足足走了一柱香的功夫,道旁的人议论纷纷。

“老哥,这是哪家商行的生意,东西可够齐全的。”一个担着货挑的小贩问身旁卖糖葫芦的。

卖糖葫芦的打量了一眼货贩,道:“看老弟的装束是外地人吧,这都不知道,这是皇庄的东西,去给太子殿下送节的。”

“原来是送给太子的孝敬啊,难怪这样气派,这么些东西够太子爷吃到明年去吧。”货贩羡慕地道,想着自己肩上的一挑货物跟车队比真是九牛一毛。

“这算什么。”卖糖葫芦的本地人起了谈兴,炫耀似地夸道:“咱们宿西县是太子殿下的皇庄所在,这宿西县近半田地都是太子爷的私产,一年出产的粮食够你吃几辈子的了。”

江安义一皱眉,他听出这话中的破绽,宿西县是上县,地处辽西平原,按说县里的田亩数至少在七八千顷,天子赐于太子的庄园仅是一千顷,怎么可能半数田地都是太子的。

旁边有个书生模样的人将他的疑问说了出来,“小生是方州人,游学经过贵县。方才听这位小哥说宿西县半数田产是太子殿下的私产,小生听闻东宫皇庄仅为千顷,怎么可能会有小哥所说的那么多。”

卖糖葫芦的显然对外地人置疑他的话有些生气,将糖葫芦换了个肩,斜着眼睛对那书生道:“秀才有所不知,太子的庄子是不用纳税的,本县的人纷纷找路子将自家的田地献在太子名下,一来二去,太子的地至少有三四千顷了吧,算上山林,说半城还少了些。”

那书生愤然道:“万岁四处清仗田亩,就是想抑制这种投献兼并,太子身为国之储君,怎么能这样做?”

石重伟脸一红,说实话土地兼并之事他并不知情,想到这么多田地山林挂在自己名下,而缴给自己的皇庄粒银却没有增加,看来自己被家个骗了,这些该死的家伙,居然打着我的旗号捞钱,骂名却让孤王替他们背,等下到了皇庄非得好好处罚这群奴才不可。

卖糖葫芦的见书生发怒,有些心虚,住人群后缩了缩,消失不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