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变臣 > 第六百四十八章端午枭羹

变臣 第六百四十八章端午枭羹

作者:宇十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6-26 08:02:05 来源:转码展示1

五月初五端午节,按照惯例天子要赏赐群臣,三品以上的大员赏夏服、五毒袋、百寿缕、艾虎、折扇等物,然后依官阶减等减数量,到最末的九品官便只有五毒袋一个、百寿缕一件、折扇一把。xiashucom粽子自是人人有份,不是文武大臣有,衙门的小吏、差役,宫中的太监、宫女人人有份。

这么多的粽子光靠御膳房肯定忙不过来,从四月二十开始,各衙门的后厨都加入到帮厨行列,日夜包煮才能满足所需。大魏朝时“京百司至于天下郡府,有曹署者,则有公厨”,这个规矩大郑朝也继承了下来,每逢节庆时便是各大衙门后厨比拼手艺的时候,拿粽子的形状来说,你包成锥形我便扎成菱状他偏裹成筒状,馅料更是千变万变,枣粽、豆粽、肉粽,豆沙、八宝、火腿、冬菇、蛋黄都可以往稻米中塞,咸、甜口味迥异,却同样糯香可口,整个帝都都飘荡着粽叶的清香味。

身为尚食监的大厨,傅福英是世传的御厨,从他高祖起便在宫中当御厨,到了他这辈青出于蓝成了尚食监十六主食之一,虽只是流外三品,但从厨子晋到官身,也算是厨子中的“状元”了。宫中尚食监御厨有七百八十四人,每个主食手下有四十九名厨子,他主攻糕点、甜食,端午的粽子自然归他打理。

傅福英不缺钱,他家世代是御厨,叔伯兄弟在京城中开了数家大酒楼,日进斗金,他身为家中长子,偶尔不当差的时候到酒楼中炒两个菜,钱便如流水般地来了,那些五六品的京官一年的俸禄还抵不上他一个月忙上几天。每次傅福英去帮厨炒菜,酒楼的生意便要事先预订,傅福英心知肚明,自己的手艺和叔伯兄弟们差不多,之所以能这么火爆,来吃饭的人无非冲着他御厨两个字,这块金字招牌比真实的手艺还要值钱。

去年端午节粽艺大比拼,宫中御膳房的粽子居然排在礼部和光禄寺之后,大失宫中颜面。今年从四月份开始傅福英就开始绞尽脑汁、精心策划该如何出彩,将粽首的美誉重新夺回。参照九子棕的做法,傅福英研发出“六六顺心粽”,分别用豆沙、八宝、火腿、冬菇、蛋黄、板粟为馅六只粽子一组,每六组再彩线扎成一只大粽,总共用六六三十六只粽子合成,寓意“六六大顺”、“顺心如意”。新粽制出后送到后宫试尝受到王皇后、刘贵妃、黄淑妃的赞誉,自然没有其他人说不好,这让傅福英对重夺粽首充满信心。

端午节临近,宫内宫外都在棕香中弥散着喜气,秉礼太监刘维国却发现天子石方真脸上的严霜越来越重。身为随侍太监刘维国多少知道些原因,万岁爷是为元华江溃堤的事情忧心,前两日龙卫奏报,因为溃堤还引发了一场叛乱,钟山寨的山贼下山攻占了兴凌县城,元天教趁机兴风作浪,烧毁了赈灾粮,虽然这伙叛逆在林华县被击溃,但死了一万多百姓。

这几日不断地有奏章送来,刘维国注意到天子脸上的乌云越积越重,心中满是忧虑。天子已经年过半百,已经显露出头晕、手腿发木之状,尚医监的太医建议天子饮食清淡、心境平和,勿大喜大悲,特别是别动怒。刘维国试着分散天子的注意力,让天子到御苑中散心,总算将石方真开解过去。刘维国想着五月初五端午节万岁要赐宴群臣,届时君臣同乐,这件事或许就过去了。

然而,该来的还是会来,五月初四,一封暗奏放在了御书房的桌案上。刘维国将奏折从盒中取中时腹中嘀咕,这是哪个不要脸的臣子逮到机会写了这么多,少说也有百余页,万岁爷这要看到什么时候去。还有半个时辰就到午时了,王皇后派人告诉他安寿公主来了,让天子中午回坤安宫吃饭。

天气已热,石方真换了身轻绸衫,净了脸挽着袖子坐在桌前,刘维国将王皇后的话告诉了天子,石方真唔了一声,开始看那份厚厚的奏章。刘维国悄然后退,站在右侧半丈外伺候,暗中打量着天子的神色。

不一会,刘维国的心便提了起来,他看到天子紧皱起双眉,脸色开始转青。刘维国

暗道不好,紧张地注意着天子的神态,准备随时上前提醒。石方真一目十行越看越快,时而点头露出喜色,刘维国刚松了口气,石方真又重重地一拍桌子将他的心提了起来,刘维国也不知道这份奏折究竟写了些什么,怎么弄得万岁时喜时忧。

差不多看到一半的时候,刘维国看到天子脸色胀红,太阳穴“突突”跳动,知道天子发怒了,赶紧上前要替天子按摩,只见石方真将手中的奏折重重地拍在桌上,从嘴中蹦出四个字来:“气杀朕了。”

刘维国不敢怠慢,站在天子身后,伸出手轻柔地替石方真按捏着太阳穴,嘴中忧虑地劝道:“万岁,不是老奴多嘴,太医说了您千万不能动气,气大伤身,您是一国之君,主忧臣辱,自有文武大臣替您解忧,要不然金殿之上养那么多文武做什么?”

一席话倒将石方真逗乐了,坐正身子,石方真笑骂道:“你这个老奴,现在快成精了,我看你可以做个御史大夫了,孔省都要比不上你了。”

见天子气色好转,刘维国让小太监送上药,等石方真吞水服下,刘维国小意地道:“奴才只想着再多活二三十年,能看着万岁爷成为千古一帝。”

这句话如果细究起来有些逾越放肆,但石方真深为感动,叹道:“刘维国,朕借你的吉言,你也好生活着,等朕死了你陪朕一起进陵墓。”

刘维国泣不成声,跪在地上说不出话来。

石方真重新拿起江安义的奏折,忍着性子看完,总算没有当场发作。等刘维国陪着他前往坤安宫,注意到天子背在身后的双手紧紧攥着。

五月初五,天子赐宴含元殿,京中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员都有资格参加,这等机会谁也不会错过,偌大的金殿被四五百人挤得满满当当。因为是赐宴,不像朝会那么多规矩,众人三五成群聚在一处闲聊,桌上有点心和茶水,供他们食用。

等石方真带着三名皇子驾到,粽席宴正式开始。三品大员一人一张桌,四品二人一桌,五品就四人一桌了,桌上六个菜一壶酒,算不上丰盛,天子尚俭,群臣都知道。每张桌正中都放着个硕大的粽子--六六顺心粽,吃不了可以兜着走的。

既是饮宴,自然少不了歌舞,歌舞罢天子让众人随意,自己起身去给几名老者敬酒,命三个皇子替自己给群臣敬酒。太子石重伟已是弱冠之年,身为杏黄龙袍神采飞扬、春风和煦;楚安王石重杰已经十六岁,英姿勃发,和熟悉的大臣谈笑风声,丝毫不顾忌太子渐渐僵硬的笑脸;洛怀王石重仁今年十四岁,丰乐十七年建衙开府,这位还带着稚气的王爷明显对敬酒这件差事不上心,随着两个哥哥举杯,眼神却落在殿边的射粽戏上。

等一圈酒敬完,差不多半个时辰过去了,大伙重新坐好,端午赐宴的一项重头戏要上演了--吃枭羹。枭,恶鸟也,古书曾记载枭鸟食母,自古便有端午食枭羹的习俗。齐文帝首次在端午节赐群臣枭羹,谓之驱除不仁不义的奸恶之徒,这个习俗便在朝堂上流传至今。

等待宫女传送枭羹的时候,石方真朗声道:“端午食粽,乃纪念战国贤臣楚原,‘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楚原是国之忠良,可惜被昏君所误,朕自问不算昏庸,只要诸公竭心王事,定不会让你们落个悲风下场。”

在座的众臣不知石方真意欲何指,茫然不知如何应对。孔省作为众官之首,站起身来道:“万岁自是明君,臣等有幸追随,敢不尽忠竭力。”

其他众臣都坐不住了,齐齐起身道:“臣等自当鞠躬尽瘁。”

石方真示意众人坐下,指了指桌上的枭羹道:“朕算不上明君,都说食枭羹能驱逐奸恶之臣,但金殿之上朕看衮衮诸公都是国之栋梁,哪有奸恶之人。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二十七州,朕不可能亲自去治理,朕要依靠你们这些贤臣。”

金殿之上鸦雀无声,只听到宫女们传送枭羹挪动细碎的脚步声,只要不傻都能听出天子语气中的怒意,众人只能缩着脖听着,生恐雷霆落在自己身上,将自己化成齑粉。

“刘维国说的好,主忧臣辱,这天下事靠朕一个是做不完的,元华江溃堤引发钟山寨贼人叛乱,元天教死灰复燃,林华城下万余百姓丧身。朕总听诸公说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国富民强诸如此类的好话,朕着实有些飘飘然,私下想朕也算是明君了。今天,朕想问诸公一句,分不清忠奸的皇帝算是明君吗?”

乌云终于化作雷霆震落,不知是谁腿一软跪倒在地,整个金殿群臣都匍匐跪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