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变臣 > 第五百五十五章改元建武

变臣 第五百五十五章改元建武

作者:宇十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6-26 08:02:05 来源:转码展示1

八月十二日,郑天子石方真还驾永昌城。zhongqiuzuowen雄兵铁甲带着染血征尘,整齐的马蹄踏出威武雄壮,石方真身着金色盔甲,坐在马背上顾盼神飞,所到之处“万岁”之声有如响雷,看着拜服在地的百姓,石立真觉得这几个月的辛劳没有白费。

天子扫荡北漠归来,举城欢庆,酒肆茶楼暴满,就连青楼的生意也为之大涨,特别是漠女、胡娘的生意出奇地火爆,价格翻倍依然有络绎不绝的恩客要在她们身上纵横驰聘,享受一把征服的快感。

关于此次北征的战绩众说纷纭,有人说大军捣破漠人王庭,漠人北窜;有人说大破漠人狼骑,收服漠人部落近百,牛羊百万;也有人说北漠天气转寒,大军不得不撤回。

所有的猜测在天子祭天宣布改元后有了统一的结果,“……北漠时常侵边,朕亲率大军荡平北患,杀敌十万,服众五十余万,夺土千里,牛羊无数,北人震服,从引塞坦无警、社稷永康……大赦天下,改丰乐十八年为建武元年。”

祭天之后便是封赏功臣,镇北大营大帅王克明已经国公,异姓不封王,所以赏银万两,良田百顷,护卫增至二百骑;苗铁山回归安北大营任大都督,晋封周山侯,将其出生地福州周山县封赏给苗铁山食邑;齐新文调任京中,接替宁滔为左威卫大将军,晋封洪化侯,封邑是其故乡韶州洪化县。大郑爵分为公、侯、伯、子、男,但每爵之间又有区分,以侯爵为例,有县侯、乡侯、亭侯之别,杨祥亮的毅勇侯是乡侯,比起苗、齐两人差了一级,俗话所说的万户侯指的就是县侯。

除了这三巨头外,其他立功人员皆有封赏,或升官或发财,其中黄喜在北伐之中表现出现,被天子拔为副督统,成为冯宁的副手;贾清远承袭平南侯爵,朱易锋封男爵,晋忠武将军,方至重由正五品下的宁远将军晋为从四品上的宣威将军;廖建辉应作战英勇,官复原职为定远将军,恢复昌勇男的爵位;姜健得黄喜推荐,官封副镇抚,死心塌地地护佑黄喜。

太尉府,大排筵宴庆贺朱易得胜归来。天子不喜朱质朴众人都看在眼中,这让这座百年太尉府笼罩上一层阴影,一旦老太尉西去,朱家很可能随之衰败,将门第一家将落在旁人手中。朱家第三代朱易锋的崛起让人眼前一亮,三十二岁便成为正四品上的忠武将军,镇西男,看来天子有意栽培朱易锋为朱家接班人,老朱家恩宠不减啊。

书房,朱太尉和朱质朴听朱易锋讲述北伐的经过。朱太尉已经七十九岁,白发苍苍,鸡皮鹤骨,齿落背躬,当年的骁勇仅能从时而闪现精芒的眼中窥见一二。

朱易锋讲到北漠狼骑的厉害,太尉府和兵部研究的阵法在有如水银泻地般的胡骑面前作用不大,骑兵对决中郑骑处于下风,只能借助连弩、强箭的威力略挽颓势。

太尉朱文南霜眉微皱,时不时地插语细问,有的时候朱易锋被问得无话可说,只能道:“孙儿跟随齐大帅出战,了解的情况并不全面,申国公组织专人把此次北伐的战况详加记录,并加以评点,爷爷不妨让他把实录送来观看。”

朱质朴道:“按锋儿你这样说,此次北伐我军杀敌十万,拓土千里?”

“叔父(朱易锋是朱质朴大哥朱质善之子),祭天文中把杀死的漠民也算在其中。”朱易锋尴尬地道:“乌额纳河一战,斩杀乃仆部近五万人,后来又与利漫所部的援兵打了两场,借助铁甲骑的威力,杀死漠骑三万多人,其中包括利漫的苍狼骑两千多人。利漫率众退走,巴岱、萨蛮部的牧人没有逃脱,有十二多万人,缴获牛羊数以百万计。”

朱易锋越说越兴奋,端起茶水喝干,继续道:“还军之时昆波部和利漫部合在一起阻击,申国公和苗、齐两位大帅合兵在一处,守得稳当,争斗互有输赢,漠人没占什么便宜。申国公总结出一套御敌之术,先用绞车弩和连弩阻敌,然后用铁甲骑冲阵,轻骑随后追杀,步兵列成方阵执长枪专削马蹄,漠人拿我们没有办法,最后只得退去。”

“眼下没办法不代表将来没办法,漠人中亦有高人。”朱文南眼前认过渠逆道的身影,警告道:“兵者,诡道也,千变万化,不可不查,遇敌千万不可大意。”

朱质朴对此次北征把他留在京城很不开心,略带酸意地道:“这么说来此次北征其实战果并不大,真正杀死漠人甲士不过五万,自损将士亦有三万有余,所谓夺土千里也不能守,国库为之耗费一空,天子有些急切了。”

朱文南亦感此次北伐有些仓促,口中却道:“打一仗也可,我军除了安西和安北两营多未经过战事,特别是京中十六卫号称精锐,却多是些花架子,拉到战场上见见血,有好处。”

朱易锋显然不同意叔父轻描淡写地否定这次北伐战果,笑道:“此次出征,北漠有近三十个部落归顺,万岁将夺来草原分土封给这些部落,掳获的漠民也赐给了他们,让他们作为北边的屏障,抵御拔都部落的入侵。贴乞部、浑支部和克兰图部这些投靠早的部落,一下子人数超过十万成为了大部落,这些部落首领感恩戴德,共同尊奉天子为‘帝可汗’。”

“这些漠人反复无常,有奶就是娘,怕是拔都部南下又反投靠王庭成为攻郑的先驱。”朱质朴不屑地道。

“叔父所虑极是”,朱易锋道:“大帅建议万岁在离百胜关四百里处修筑镇北城,通过驰道连接百胜关、镇北城和漠人部落。并在镇北城常驻将士两万,每年派遣三万将士到镇北城练兵,这样有五万军队驻守在镇北城,就可以应变,那些分封的部落不敢轻易生出野

心。鼓励商贩与镇北城周围的部落通商,拉拢这些部落的人心,这样即便漠骑南下,镇北城也能抵挡到大军支援。”

朱文南赞道:“王克明这小子有头脑,这样我国就在漠人的版图中牢牢插进去一根楔子,进退自如,又达到了练兵的目的。经过十年轮训,大军再次北向,漠人必亡于我手。唉,可惜老夫等不到那天了。如果漠人王庭落入我手时,尔等家祭之时别忘了告诉我,让我在地下也高兴高兴。”

北伐建功,举国欢腾,只有少数人愁眉不展。户部尚书余知节看着空空荡荡的国库,头发都愁白了几根。大战之后论功行赏,饷赏三军抚恤伤亡,这些都要钱粮交账。余知节得知大军回师之时,事先征集了十六个州的夏税一千一百万两,结果封赏过后,库房里连耗子都不想进入。

御书房,等众臣走后,余知节单独向天子诉苦,如今的国库一干二净,连下个月臣子们的俸禄都不知到哪里筹措。

这场北伐至少花了五千万两的钱粮,差不多是两年的税赋,石方真心中抽痛,难怪都说打仗是打钱粮,真打不起啊,朝中发不出俸禄,镇北城还急待修建,至少又要几百万两银子,钱啊钱,早知道就把抓到的漠人和牛羊变卖掉一些,换个百八万两银子应急。

余知节见天子一脸纠结,轻声建议道:“万岁,要不下月以粮食、绸缎等物充银两,再不为臣明日上本启奏减俸就急。”

石方真苦笑道:“刚打了胜仗,大喜之下减俸,朝中议论必然汹涌,余爱卿的好意朕知道,不过你若上本减俸,恐怕会被众人骂死。唉,朕记得雁山脚下有十余处庄园,余卿让人发卖出去,暂过难关吧。”

雁山在永昌城北,是云行山脉的一处山峦,因景色优美、气候宜人被开辟成皇家园林,昭帝曾在山中大兴土木,修建了十余处庄园用于观花、避暑、栖云、赏雪,宣帝即位后,又在山脚引洛水注湖,在湖边栽种莲花,修建水阁,取天下珍贵鱼类鸟禽养于湖中,成为一处盛景。宣帝时常带着亲近的大臣住进雁山玩赏,石方真即位后,克勤克敛,极少来此处游玩,雁山庄园便成了皇家贵戚、世家子弟炫耀权势、招待亲朋的场所。

这些皇家园林用寸土寸金来形容一点不过,余知节估计每个庄园至少能卖出两百万两,而只需卖出三四个庄园就能筹到千万两银,眼前难关便能轻松度过。想到天子自即位以来,励精图治极少游冶,宫中吃食敛朴,宫殿年久失修,余知节感觉自己这个户部尚书当得有些愧疚,对不起勤敛克己的天子。

“万岁,雁山有庄园十八处,臣只需三处便可应付眼下局面,其他庄园还是留给万岁消暑赏景吧。万岁为国操劳,须知劳逸结合方为至道。”余知节低下头,声音哽咽,不让天子看到自己的泪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