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变臣 > 第四百一十二章急于求绩

变臣 第四百一十二章急于求绩

作者:宇十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6-26 08:02:05 来源:转码展示1

九月初一,大朝。maixi9

户部尚书余知节出班启奏,上半年的税赋增长了五百二十万两,估计到年底能增收千万两左右。一片恭贺之声,看着众臣喜笑颜开的样子,石方真捉黠地想道,这些臣子莫不是在等朕的赏赐,所以一个个笑得合不拢嘴来。

朝班之中御史大夫严华楼欲言又止,石方真瞥见,笑问道:“严卿,你有何话说,不妨直言。”

严华楼心知说的话必定扫兴,还是上前一步禀道:“万岁,税赋增长是万岁清仗田亩推行合税为一之功,不过臣收到观察使的禀报,有的地方为求政绩横征暴敛,甚至逼得老百姓家破人亡。”

石方真皱了皱眉,道:“此风绝不可长,朕推行合税为一是为减轻民负,如果涸泽而渔,逼迫百姓变卖家产纳税,则是动摇国本,故意败坏新政。严卿,此事你要派人查清,绝不可纵容。政事堂行文各州县,按上田三十文的规定严禁加增,违者重惩,发现横征暴敛致使百姓流离失所者,免官追责。”

工部尚书卢家林道:“万岁,臣听说过一事。登州枞华县县令黄启亮召集县中富户乡绅,着他们先行承揽税赋,再由这些乡绅去向百姓收取税赋,听说枞华县去年税赋增长了三千多贯,吏部考绩上平。不过,为臣听说有不少百姓交不起田税,只好把田地抵押给揽税的乡绅。”

石方真知道黄启亮的名字,此人是黄氏子弟,算起来与黄淑妃是堂兄妹。黄启亮和江安义等人一起学政,两年前离京到枞华县做县令,年底考绩的时候自己还向黄淑妃夸过他几句,没想到此人居然如此乱为,着实可恼。

金殿上众臣你一言我一语地评论开来,石方真有些出神了。中秋过后,二皇子石重杰被封为楚安王,建府开衙搬出皇宫了。大郑皇宫的规矩皇子满十岁便要搬出皇宫居住,等成年后便要到驻地居住,石重杰的封地是方州兴云府。

石方真很喜欢次子,石重杰聪慧好文,加上黄淑妃娴淑知礼,这让石方真有些不愿次子远离,他甚至想太子没有同母弟,将来太子即位能封弟弟为一字王,就像自己的弟弟宁王,执掌龙卫和暗卫。

当然,这些只是他私下里的念头,从未对人谈起,太子和楚安王都还小,这件事不急。这几日因为石重杰出宫另居,黄淑妃有些心情郁闷,茶饭不思,人清减了不少,黄启亮这件事还是不要让她知晓的好,省得淑妃着急上火。

上朝前自己派人到楚安王府宣旨,让石重杰进宫陪陪淑妃,散朝之后自己过去看看,有几日不见杰儿,也不知他在宫外过得如何。天子心不在焉,众大臣都看出来了,议论声逐渐停歇,众人等着天子发话。

石方真回过神来,敷洐道:“众位爱卿说的极是,推行合税为一之政不容耽搁,但也要因地制宜,不能一概而论,陈相你拿出个方案来,让州县施行。朕今日有事,散朝吧。”

众臣原本准备好午时散朝,没想到提前了一个时辰,刘维国追着石方真急匆匆地走出宣政殿,空中不知何时飘起了细雨,凉爽的空气中带着桂花的香味,湿润醉人。石方真在长廊上站住腿,深吸了一口气,感觉神清气爽,精神振奋。

淑景宫中石重杰头戴远游金冠,身着紫色蟒袍,腰系丝绦、带着玉钩,王爷虽年少,威仪却不少,看在淑妃的眼中又是骄傲又是心痛。桌上摆着四种蜜水果,有葡萄、蜜瓜、香梨和蟠桃,都是石重杰喜欢吃的。看着儿子端坐着进食,偶尔用舌头舔一下嘴唇上的果汁,露出少年郎的神态,黄淑妃心中酸楚,儿子毕竟才十岁,就要离开娘自立,楚安王府虽然离皇城不远,但母子相见却是不易。

脚步声传来,天子驾到,众人跪迎。石方真扶起黄淑妃,对石重杰道:“杰儿平身,这几日在王府可还适应,府中缺少什么只管对朕讲。”

石重杰站起身,恭恭敬敬地施礼道:“多谢父皇挂念,孩儿在王府一切都好,父皇为孩儿准备得十分周全。”

“一家人相聚,杰儿不必太过拘礼,坐下说话。”石方真扫了一眼桌上的蜜水果,笑道:“你娘对你真好,这化州进贡的蜜水果我只赐了十罐给淑景宫,你娘一下子就开了四罐。刘维国,一会你将化州新进贡的蜜水果送一百罐到楚安王府去。”

这回连黄淑妃也站起身,随同石重杰一起拜谢。

早起上朝到现在石方真滴水未进,看到蜜水果有些饿了,笑道:“朕沾杰儿的光,也尝尝这蜜水果,朕还真有些饿了,淑妃,你也不必过于节俭,这蜜水果别看东市卖三四两银一罐,其实成本低廉,只管放心食用,不够向娘娘去要,就说朕许的。”

黄淑妃淡淡应是。杰儿越来越大,王皇后对自己母子的戒备日深,淑景宫中的太监宫女不知有多少是娘娘收买的耳目,黄淑妃怎敢多说一句,说错一句。

石方真边吃边问石重杰在王府中的情形,石重杰少年心性,离了皇宫的规矩,离了娘亲的约束,一时间还没体会父母的心情,自然是感到开心。何况大街上有那么多新奇古怪的事物,在皇宫中哪得见过,所以石重杰说得眉飞色舞,恨不得拉上父母一起去看看。

黄淑妃看着儿子指手划脚地笑着,小心地替他擦拭掉脸上的果汁,看来儿子确实是开心,雄鹰大了要展翅离开,能离开皇宫禁地未尝不是件幸事。石方真的脸色逐渐阴沉下来,打断石重杰道:“你出宫这十几日,每日就是游玩吗?朕吩咐过马遂真等人不可放松你的学业,他们是怎么辅佐你的。”

按《大郑律》王府设王傅、参军、友、长史、司马、簿等官,石方真挑选的是中书郎马遂真兼任王傅,马遂真没有当上丞相,但他的赏识石方真还是很赏识,因此让他辅佐石重杰。

石重杰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忘形,苦着脸道:“父皇,您的吩咐孩儿怎敢不听。马师傅白日公务繁重,但每日晚上都会来给孩儿讲解一个时辰的经义,孩儿这几日正跟杨参军学骑射,偶尔骑马出城,顺道看看城中的情景。孩儿自幼在宫中长大,不知人间景象,因而贪玩了些,请父皇恕罪。”说着,跪地认错。

“万岁,臣妾管教不严,还望万岁责罚。”黄淑妃伏地认罪。

石方真叹道:“你们起来吧,朕不怪你们,是朕过苛了。杰儿长在宫中初见人间景象,确实难以自持,朕不怪你,只是你不要忘记读书上进,将来辅佐太子治理天下。”

重新回到桌边,气氛却凝重了起来,石方真有些懊恼,自己不该说些扫兴的话,弄得大家都不开心。没话找话说,提到黄启亮,把他在县里把税赋包揽给乡绅的事说了一遍。

“万岁,黄启亮如此做法不可取”,黄淑妃饱读诗书,知晓其中的弊端,道:“如此一来他倒是轻松了,但揽户是否会尽力用心,是否会欺压百姓,还请万岁下旨严斥,该如何处置便如何处置,不要顾忌臣妾。”

对于黄淑妃的态度石方真很满意,笑道:“爱妃深明大义,朕深感欣慰,但黄启亮毕竟是爱妃的堂兄,朕看在你的面上,下旨严斥令其改过便是,至于处罚,便算了罢。爱妃不妨也写封家信,规劝他一番。”

这是给了黄淑妃面子,黄淑妃也不矫情,谢过天子。石方真扭头对专心吃蜜水果的石重杰道:“杰儿,此事你如何看?该如何处置?”

虽是父子随意交谈,但天子无家事,严格说也算君臣问对了。石重杰站起身,略思片刻道:“父皇,像黄启亮这样的人多吗?”

严华楼虽然没有说有多少人为了政绩急于求成,石方真估计不在少数,点头道:“有一些。”

石重杰微微扬起脸,带着自信从容应道:“父皇急于充盈国库,这些人便投父皇所好,而且江安义在富罗县就是因为税赋猛增而得到重用,从下县县令直接升为下州刺史,这不免让一些人起了幸进之心。儿臣以为,国家取士考绩晋升,应该按步就班,绝了幸进之心急于求成的人就会少些。”

石重杰的话给了石方真惊喜,没想到十岁的次子居然见解颇深,朝中的一些大臣都不见得能看到此点。石方真伸手轻拍着儿子的肩膀,嘉许道:“杰儿让父皇刮目相看了,你说的不错,这些急于求成的人是揣摩朕的心思,想着能像江安义般一飞冲天。但他们没想想,江安义能暂理化州刺史,靠的可不只是在富罗县的政绩,画虎类犬,徒让人笑。”

淑景宫的话很快传到坤安宫王皇后的耳朵中,她甚至能从石重杰的话语中听出对江安义的敌意。楚安王见识非凡,对太子是威胁,王皇后赏过报信的宫女,细思着天子的每一句话,从天子的话中看得出对江安义十分宠信,自己有机会不妨替他说几句好话,毕竟江安义的香水给了自己三成干股,而且对太子的影响也大。这样一个天子信任的重臣,应该牢牢把他绑缚在太子的身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