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变臣 > 第三百三十二章方兴日盛(一)

变臣 第三百三十二章方兴日盛(一)

作者:宇十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6-26 08:02:05 来源:转码展示1

受益匪浅的江安义回到了富罗县,富罗县内风平浪静,没有事情发生。zuowenbolan江安义不揽权,县衙的事情都交给刘九思和秦子雄打理,只有两人做不了主的事情才来问他。谁都知道江安义是过路县令,他走之后两人能不能顺理承章地往上升一升,除了拿政绩说话外,这位江县令的推荐很重要。

富罗县欣欣向荣,正是出成绩的时候,江安义推行“合税为一”把收税的时间改为一年两征,五月份征一次,十月征一次,从目前收到的税钱来看,上半年光田税这一块就达到了二千四百贯,这是因为“合税为一”后将丁税、徭役等摊入其中,税收涨了一倍。上半年青雾茶价格连连上涨,收取的商税达到一千二百贯,这接近以前的五倍了,而随着茶山的不断扩大,茶税在四五年后会到达顶峰,估计会不下于八千贯。

江安义对县政的放手刺激着刘九思和秦子雄,特别是刘九思,他年近五十,对仕途的期望不高,想着等江安义升任后,能继任富罗县县令,只要任满一任,刘九思便可以致仕悠游林下,从此含饸弄孙、吟风弄月,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为了将来美好的生活,刘九思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十天倒有七天在乡村行走,了解百姓种植茶叶、垦山垦田的情况。

江安义推行了垦荒三年不收税之政,富罗县内到处都可能看到忙碌的身影,荒田荒地迅速地被开拓出来,可以想像三年后富罗县的田税又要翻上一番,今后富罗县是个名副其实一个“富”字,能在此处为令,既得名又得利。

赵刺史会同龙卫将捕获元天教匪首的消息上报给朝庭,天子十分关注,京城龙卫府亲自派人来丽州审讯,从诚意、诚开的嘴中得知了刘子维的名字,此人是元天教所立的大齐工部尚书,是一条漏网的大鱼。

龙卫府的来人分外欣喜,严刑拷打诚意两人,据两人交待,刘子维现在就在化州,带着一帮元天教的余孽躲在西域联军中与朝庭作对。从两人的口中,龙卫首次得知当年刘子维带着元天教的一伙人乘船入海,找到块孤岛生活,经过近五十年的休养生息,那块孤岛上已有十余万元天教的后代,诚意、诚开就是在岛上出生的。

问及那块岛屿,两人语之不祥,大海茫茫,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航线,他们两人十多年前乘船从海外来大陆,船在海上行走了十余天,至于岛在何处,他们也不清楚。

这个重要的发现报到石方真处,石方真大吃了一惊,原以为元天教徒在民间躲躲藏藏,不足为惧,没想到在海外居然还有基业。大郑的水师从未出过海,这方面是空白,想要去探查都无从下手,石方真思虑再三,下旨江南水师派人找寻此岛。

论功行赏,赵刺史如愿以偿得到了嘉奖,赵刺史的散官从从四品上的太中大夫升了二阶,到了正四品上的正议大夫,这意味着到了年底只要不出错,他极大的可能会调任中州刺史。

饮水不忘挖井人,当江安义请示在富罗县开垦荒山荒田,要向各地招收流民的公文报以府衙,赵刺史立即签署照办,朝庭一直有开垦荒山荒田的旨意,只是各地盘剥的厉害,百姓们不愿意去新垦土地增加自己的负担,至于流民向来是隐患,有处收容赵刺史求之不得,既做了人情又得了好处。

富罗县的官道两旁热闹起来,每天都有灾民或流民拖家带口在凉亭两边住下来,官府派人登记造册。为了收拢好这些流民,江安义命人在长亭四周建起些简易木棚,根据情况发给粮食,十家为单位发放一头耕牛,以长亭为单位,在流民中推举出亭长管理。

钱粮如流水般地敞出,前期的底子打得好,富罗县支撑得下去。饶是如此,粮食还是告急了,听到富罗县的粮价涨了,四面八方的粮商赶着马车来到富罗县卖粮,这让粮价上涨得极为有限,市场的自动调节让江安义放下心事。

人口的到来带动了各行业的生意,富罗县的店铺价格飞涨,城中的空地如雨后春笋般生出一栋栋商铺,整个富罗县中人山人海。县城的面积有限,于是有人把目光投向了城外,先从城门口开始,商铺沿着城墙向两边拓展,生生在富罗县城外辟出个新城区来。

看着富罗县如日方升,江安义满是得意,照这样发展下去,年底考绩的时候富罗县就能提等为上县,自己与欣菲重逢的日子就要来到。

黄羊山现在成了富罗县的一块招牌,不少人专程前来玩耍,僧、道、儒三家同时出现在风景秀美的黄羊山中,在大郑是特有的情况,更加让人好奇而神往。

江安义在牛头岭修建了一座道观,相比黄羊寺黄羊观并不起眼,观内只有至明真人一人修行。江安义寻了一家姓陈的农人,免去一家人的田税,让他们住进道观,照料至明真人的起居。至明真人出身明灵教,而明灵教一度被朝庭所追缉,虽然后来不了了之,但张克济提醒江安义还是需要事先向天子禀明。

江安义趁着汇报“合税为一”的情况,把至明真人的事夹在最后面上奏给了天子,在奏章中表明,朝庭虽然有意扬佛,但也不能消灭道教,一来道教渊源流长,信众很多,如果根绝反为不美;二来佛门兴盛,亦要牵制,一枝独秀不是春;三来三教合一皆可为朝庭效力,正所谓“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

奏章在七月初送到了天子手中,石方真关注的是“合税为一”推行的情况,看到奏折中江安义罗列的种种数据,天子龙颜大悦,看来“合税为一”可行,而且朝庭、地方官府和黎民百姓都能获利,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善政。最近段次宗也来本奏道,看了天子转来江安义的奏章,深受启发,在楚州各地推行“合税为一”分别对等,进展较为顺利,估计到年底税赋有望翻倍。

看到奏章尾处,江安义提到至明真人一事,石方真笑骂道:“这个江安义,还真能找事,他将黄羊寺、黄羊观、黄羊书院搬到同一处,搞个四不像的三教合一出来,给朕出了个难题。”

刘维国见天子欢喜,虽然是骂江安义,但言语之中听得出对江安义的喜爱,凑趣道:“这位江县令是个乱拳打死老师傅的主,不按套路出拳,却屡屡能建奇功。”

石方真深有同感,笑道:“朝中暮气沉沉,朕倒是希望有几个江安义这样的人,将朝局能搅动一下,多出几分锐气来。韦祐成在并州平春县清仗田地,推行’合税为一‘之政,安寿来信说他早出晚归,一心扑在县治上,变得又黑又瘦,比起在京城时轻了十余斤,让朕劝说他不要如此操劳。朕欣慰之余,赐他良药,要他保重身体,来日方长。。”

谈到韦祐成,石方真的语气沉重了起来,沉声道:“这些有用之才在地方为朕的江山社稷奔劳,吃苦受累不说,还受人攻击,朝中居然有人说朕新命的这些县令在地方上涸泽而渔,为迎合朕而不顾百姓死活,朕真想让他们也到地方上去做做县令,又怕这些人坏了朕的大事。”

石方真重重地一哼,语气中带着浓浓的杀气。刘维国低头不语,在天子身边,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说,说些什么都是功夫,刘维国在天子身边侍候,这门功夫练到炉火纯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