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变臣 > 第三百二十五章佛渡众生

变臣 第三百二十五章佛渡众生

作者:宇十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6-26 08:02:05 来源:转码展示1

法会进行到第四天,到达了高峰,富罗县内变得人头涌动,酒店中吃饭都要排队等候,屋檐下、街道边的背风处,到处都有人在啃干粮,悦和老店的柴房都清理出来住人了。mengyuanshucheng

江安义也没想到这场法会的影响会这么大,昨天的法会会场已经挤下了二千多人,来晚了的人只能站在外面听讲。江安义加派了衙役维持秩序,并且将挡风的围幔拆去,这才算略微缓解了拥堵的状况。为了让信众有地方落脚,江安义动员县城的百姓出租房屋,开放驿馆让乡绅入住,县学的房屋也腾了出来,在空地上搭了许多临时的大棚,总算把住的问题初步解决了。吃的事情更好解决,四城门都设了粥锅,每天卯、午、酉时施粥,黄羊寨缴纳了千余石粮食,足够用来施粥了。

法会的场地有些拥挤了,江安义与刘九思和缴税回来的秦子雄等人商议后,征得洪信大师的同意,决定把会场改在东城外的空地上,那里是一片草地,冬来草枯,空荡荡的,再多少人也容得下。只是风是大了些,江安义自嘲地说,就让寒风吹去些伪信徒吧。

洪信大师登上新会场的法台,放眼望去下面黑丫丫无数的人头,大家都用期待的目光望向他。饶是大师修练到宠辱不惊,面对天子的封敕也能从容面对,却在面对这么多诚信的信众时,心头火热起来,站在高台之上高诵佛号,声如洪钟,振震四野。

“佛门狮子吼”,有人兴奋地道。

刘九思喃喃语道:“刘某曾读过《佛国品》一书,其中有记载,‘演法无谓,犹狮子吼,其所讲说,乃如雷震’,今日得闻洪信大师宣诵佛号,果然是‘如来正声’,能降服一切鬼怪。”

江安义在旁边暗笑,这分明是洪信大师内功深厚,提气说话,当然声振四野,换我上去,也能做几声狮子吼。江安义当然不能拆大师的台,一脸虔诚地道:“振聋发聩,蘊于内而发于外,足以令妖魔惊愧,诸邪不生。”

一席话引得身旁诸人连连点头,口诵佛号不止。

高台之上洪信大师已经盘膝坐好,今日宣讲的是“破除执念”。同样大师从佛经中的故事讲起,“西方有位黑齿梵志,神通广大,上天入地能知未来,算出自己仅有数日寿命,很是苦恼,而神通不能为其解决……”

洪信大师的佛经故事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众人都听得津津有味。虽然城外的风很大,但大师声如洪钟,每个人都感觉大师的声音如在耳边响起。密密匝匝地坐在一起,如同茂密的森林密不透风,阳光洒在众人身上,让人生出如浴佛光的温暖来。

“……捧着两朵花前去见佛,请教生死大事。佛陀告诉他:放下。他就把左手的花放下。佛陀又说:放下。他就把右手的花也放下。佛陀还是叫他放下。他说:我已没东西可放了。佛陀这才对他说:真正要放下的,不是手上的花,而是你对生死的执著。”

众人面面相觑,这个故事似懂非懂,江安义皱着眉头思索,一旁的张克济已是泪流满面,喃喃自语道:“放下执念,大师讲得是放下执念,方得解脱。”

张克济的执念有二,一是他的卢氏身份,这个执念在他改名张克济,拜别父母时已经放下,还有便是妻子卓娘。虽然珠珠珞珞两女让他重拾起生活的希望,但张克济总会想起死去的卓娘,特别是看到珍儿那双微蓝的眼睛,总是感觉心中作痛,无法自拔。

耳边洪信大师的声音响起,“人生在世,逃不掉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之苦,生离死别,世事无常。执着名利,奔波操劳,何妨放下,且得解脱……”

张克济双掌合十,心中默念道:“卓娘,卢子越已经随你而去,我会照顾好咱们的孩子,好好活着,不让你担心。如若有缘,咱们来生自会再会。”

法会同样到午时才结束,各人所得各自不同。人群逐渐散去,洪信大师走下法台,江安义等人迎上前。正在此时,从侧旁窜出一人,直奔洪信大师,江安义一惊,认出来人是金一鸣,生恐他对大师不利,抢身将他拦住。

身后传来洪信大师温和的声音:“江檀越,你让他过来,不妨事。”

江安义猛然想起大师的身手犹在自己之上,就这法会一个多时辰,一连五天了,始终声音洪亮,让每个人都能听得真真切切,这内功深不可测。

金一鸣跪倒在大师面前,扬起脸问道:“大师,金某自知罪孽深重,妻死子亡,满手染血。请问大师,金某能否得解脱,能否与妻儿来世相会?”

还未散尽的信众围了过来,有认识金一鸣的,暗中指指点点,议论不停。

洪信大师将手掌放在金一鸣的头顶,和声道:“佛渡众生,何分彼此,一念向善,便是顿悟。佛祖有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人皆有佛性,作恶之人能弃恶从善,即可成佛。”

金一鸣叩下头去,道:“金某愿跟随大师出家,青灯修行忏悔罪孽。”

“阿弥托佛,有心向善,便是与佛有缘,贫僧便收你在身边,是否剃渡,等日后再说。”

金一鸣是杀人不眨眼的土匪,他居然皈依佛门了,整个县城内议论纷纷,将法会再次推向**。第六日的法会来听讲的人数达到了五千多,四面将法台围坐得严严实实,而丽州刺史赵叔纶率众前来将整个法会推向了顶峰。

洪信大师在富罗县举办七日法会的消息在第三天便传到了景阳府,赵叔纶是恒州人氏,他的父母便是信徒,在其父母的影响下赵叔纶信佛。洪信大师是明普寺的得道高僧,赵叔纶一直无缘相见,后来洪信大师南下弘法,在安龙寺兴旺佛门,赵叔纶官身不自由,不能前去拜会,此次大师居然来到丽州,赵叔纶说什么也不想错过拜会大师的机会。

赵叔纶的到来让江安义忙碌起来,他是下官,当然要照料好刺史大人及其一众随从。他将赵刺史的住处就安排洪信大师的旁边,这样可以让赵刺史就近向大师请教,赵叔纶对江安义的安排很满意,连住处的简陋也丝毫不在意。

最后一日法会,江安义将赵刺史及其随众安排在最好的位置,而这一天四处闻讯前来听法的人将近万余,亏得江安义将会场安排在了城外,要不然这么多人还真没地安排。

大师最后讲的是佛国,诸佛所居的彼岸世界,众人听到佛国中有七宝金幢、七宝珠树、璎珞宝花无数,妙音妙水,无尘无垢,无烦无恼,号称极乐。众人心生向往,赵叔纶高声问道:“敢问大师,如何才能前往极乐世界?”

“心存善念,常诵阿弥陀佛就能到达极乐世界。”洪信大师高声答道。

“什么,这么简单?”四方信众哄然议论,不知是谁带头,整个法场内响起诵读“阿弥陀佛”的法号声,声音高越,响遏行云。

七日的法会圆满结束了,江安义请赵刺史上台跟百姓讲几句。赵叔纶虽然身为刺史,但面对近万人的场面还真没有过,走上台来,看着四周黑丫丫一片的人头,豪情自然而生。

腹中略作思考,锦绣文章已成,赵叔纶准备从皇恩浩荡兴助佛门讲起,不过一开口,声音便被风吹散,即使站在台下,刘九思也听不清这位刺史大人在讲什么。赵叔纶提着嗓门吼了两句,但狼狈地从台上走了下来,连连清着沙哑的喉咙,满脸敬佩地对洪信大师道:“大师一连七天做佛门狮吼,不知惊醒世间多少沉迷之人,赵某实在佩服得很。”

洪信大师微微一笑,单掌一礼,没有作声。

身为东道主,江安义当然要上台说两句,何况江安义举办法会的目的是宣扬佛法,让众人相信佛法后能相助黄羊山寺庙的兴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连听了七天洪信大师的狮子吼,江安义的喉咙也很刺痒,很想在法台之上也吼上两句,现在机会来了,当然不容错过。

“诸位信众,洪信大师不远万里来弘扬佛法,为的是救助众生,普渡世人,让大伙超脱苦难,往生佛国……”江安义感觉很不错,自己的声音凝而不散,也能像洪信大师般在众人耳边响起,咱也会“狮子吼”了,只是多了些清越,不如大师那般苍劲有力。

洪信大师看了一眼江安义,六年前结识江安义时此子功力尚浅,实际上还不会运气调息,差点走火入魔,自己指点了运气的决窍,没想到短短六年,他的功夫居然直追自己,甚至不在自己之下。师叔曾来信说此子是自己弘法的机缘所在,所以自己在收到他的来信后,立刻决定来丽州富罗县弘法,这场法会,让近万人结识佛法,比自己坐在安龙寺中显然有用多了,看来此次来丽州的决定没有错。

江安义不知大师心中所想,他照着自己的想法继续道:“……大师有意驻锡在富罗县,这是富罗县的福气,也是丽州之幸。江某以意将黄羊山改建成大师弘法的道场,希望诸位信众,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能让寺院早日建成。”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谈钱,便无缘,四方信众纷纷起身,不少人开始散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