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变臣 > 第一百零五章打草惊蛇

变臣 第一百零五章打草惊蛇

作者:宇十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6-26 08:02:05 来源:转码展示1

马友直站在公案旁心花怒放,看着李明善垂头丧气的样子,马友直恨不能欢呼出声,吟诗一首以为贺。jiuzuowen大堂又陷入沉默,李明善微垂着头,死死地盯着身前地上的青砖,一言不发。

“李大人,这县衙所有的出口我都让田校尉派兵守住了,没有人能逃出去。”江安义清亮的声音响起。像是在验证江安主的话,大堂外响起嘈杂的呼喊声,其中一个大噪门吵吵得最厉害,是李东杰。

完了,李明善身子一软,跪倒在地,叩头道:“卑职知罪。”丢车保帅,这回自己成了家族的弃子了。

“哈哈哈哈哈”,马友直再也忍不住,纵声大笑,充满快意和怨毒的笑声有如枭叫,在大堂上空飘荡。

清查结果很快呈报给了余知节:林阳县在册应税田地五千四百三十八顷三十六亩三分七厘四毫,其中田三千九百二十八顷,地一千一百三十顷,山、荡、圩若干。而清查出李明善名下有田三百二十三顷七十八亩,皆是李明善任林阳县县丞后所置办的。

结果不言而喻,李明善、李东杰、李来强都住进了监狱,马友直重掌大权,忙着排除异己提拔亲信,这些是县务,余知节等人不可能过问。

第二天,余知节亲自到伯府拜望老太太,与三爷一番密谈。下午,伯府送来了枉法的张管事和田小管事,主动退回了被两人暗中纳在伯府名下的田地五百二十三顷八十亩。初战告捷,短短三天,在林阳县共清查出挂在乡绅名下的土地一千零二十一顷十六亩七分,占了林阳县田地的二成多。

林阳县城最好的悦朋客栈临时成了清仗使衙门,门前有兵丁看守,客栈内人来人往,算盘声响成一团。

客栈后的小院,余知节看着整理出的账册叹道:“小小林阳县光挂在乡绅名下的田地就多达二成六分,这还不算上其他弊处。由小及大,仁州二十三万顷田地,至少可以查出侵吞的田地二万顷,而我大郑又有多少田地被这些贪官蛀虫们侵吞。”

“田税一年不超过一千五百万两,除了支付百官俸禄,支付兵饷兵粮,赈济灾民,国库所剩无己,遇到特殊事件,往往入不敷出。宫中养仪殿失修,天子都拿不出钱来。”余知节闷闷不乐地将账册放回桌上。

刘玉善笑道:“万岁借助大人清理积弊,如果能够重新清仗田亩,国库每年将多出五百万两银子来,万岁便能放开手腿大干一场,余大人便是首功之臣,必得万岁信任,入阁拜相亦有可能。安义此次居功甚厥,天子必有重赏。”

江安义兴奋地搓了搓手,道:“侥幸,如果不是余师来的及时,恐怕要功亏一篑。”

余知节嘉许道:“此次安义做的确实不错,林阳县原是仁州清仗的一处难点,被安义攻克了。最难得的是这次林阳县被翘动,其他各县深受震动,原本进展艰难的清仗工作陆续传来好消息。昨晚我汇总了一下数据,不算林阳县,已经有一千多顷田地被清查出来。”

仁州六十二县,光林阳县就查出一千多顷,其他六十一县加起来才一千多顷,这数目怎么也说不过。刘玉善苦笑道:“知易行难啊,我到拓云县数日,与冯县令好说歹说,又亲到田头清量,只清查出八十亩田地,比起安义来惭愧啊。”

江安义指着伯府报上来的数据道:“余师,据我所知,伯府名下的田地不只这些,要不要继续追查下去。”

站的高度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也不同,余知节摆摆手道:“罢了。杨伯爷在边疆为国效力,我们不能让他家中生乱,他府中能报出五百多顷田地已经给了我们面子,其他的事让杨伯爷和万岁去打交道去。”

夸了两人几句,余知节话风一转,道:“林阳县这次清仗必然会打草惊蛇,特别是李家。我之前查过李家在仁州的田地,挂在李氏家族名下的田产就多达一万三千多顷,如果算上其姻亲、支系,估计不下于二万顷。”

江安义和刘玉善都吸了口凉气,二万顷是什么概念,是整个林阳县面积的二倍多。

余知节的目光掠过两人,投向门外,几只小鸟喧闹地从屋檐飞过,向南而去。官道上,一匹快马如飞,向着南面的安齐县驰去。

安齐县,李氏家族的发源地。自大魏年间李家出了状元之后,三百年间李氏一门共出过状元一人,榜眼三人,进士十九人,举人七十六人。大魏朝时,李家出了个丞相;大郑立国后,李氏一族最高官至刑部尚书,四品以上官员一十九人,如今在位的九品以上官身多达三十六人之多,四品以上的大员三人。

李氏家族并未居住在安齐县,而是在县城十里外依山傍山修建了占地五百多亩的城寨。这座李氏山城寨墙比县城的城墙还要高大坚固,寨墙外是流水的护城河,寨墙上有庄丁来回巡视。

山城分为内外两部分,外城是普通的族人聚居处,内城呈长方形,前宽后窄,在内城的正中处,是府第的核心“积善堂”,李氏家主和长房就在这个院中居住。

李氏家主李成师进士出身,做过辰州刺史,后因事丢官回家,今年已经六十八岁,依旧红光满面,声音洪亮。长子李明德躬着身子,倾听着父亲的教训,不断地连连应是。

李成师重重地拍打着椅子的扶手,喝骂道:“李明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被余知节抓住了把柄,实在该死。”

弯得久了,李明德觉得腰酸背痛,稍稍直起身子,轻声道:“终是自家兄弟,家里是不是出手帮他一把。”

“如何帮,我早让你写信给他,让他小心,他在林阳称王称霸久了,连你这个兄长的话怕也听不进了。我知道你的心思,你那不争气的儿子也被抓进去了,是不是想救他出来。”李成师说到激动处,忍不住连连咳嗽起来。

李明德急忙上前,替父亲轻轻拍打后背,好一阵子,李成师才止住咳声。喝了口茶,李成师摩挲着胸口,放缓语气道:“我老了,估计没几年好活的了,这个家早晚你要担起来。”

“父亲何出此言,您老人家身康体泰,长命百岁才是儿孙们的福气。”李明德惶恐地道。

“唉,明德,你的性子谦和,持家原是极好的。但当今天子对世家虎视耽耽,此次清仗田亩就是一个信号,如果一味地谦和忍让,我李家恐怕便要烟消云散了。”

李明德皱起眉头道:“不至于吧,就算损失千百顷地,也不会伤及筋骨的。”

李成师恨恨一拍椅子,怒道:“如果是上万顷呢?如果要将我李家犯事的人都抓进牢中呢,我李家还在不在?”

李明德道:“如果真要那样,那只有鱼死网破了。”

“你打算怎么办?”

沉默半晌,李明德道:“儿子想到几点,请父亲指教。一是避其锋头,严令族中大小这段时间遵纪守法,不准给家族惹事,有关田地的首尾一定处理干净,有争执之处宁可吃点亏,以后再说。”

李成师点点头,从桌上端起茶,细细地品着,示意李明德继续说。

“二是主动示好。余知节不是带人在仁州各处清仗田亩吗,我李家作为仁州的大族,自然要做点表率,给余知节一个面子,也给万岁一个态度,不妨就让出千余顷田地来,只要人没事,田地终究会再回来。”

李成师连连点头,笑道:“明德,你处事老到,说的不错。人是根本,只要人没事,暂时的失利没什么。”

李明德继续道:“千里当官只为财,余知节意在户部尚书,不好买动,但他手下的那些清仗副使们可以试着收买。喜欢银子的送银子,喜欢女人的送女人,一句话投其所好,只要拿了咱家的东西,就要听咱家的指挥,这清仗田亩最终还是由咱们说了算。”

“如果有人软硬不吃,硬要与李家做对怎么办?”

李明德眼中闪出寒光,道:“当然不能一味地示弱,真要有人抓住李家不放,那就给他们一点教训,让他们知道十大世家不是什么人都能碰的。家里的那些供奉,养来不是白花银子的。”

李成师缓缓地闭上眼睛,嘟囔道:“明德,你办事我放心,为父累了,你且去吧。”

李明德深深一躬,转身离开了正屋。院子里站着几个管事,见到李明德出来,急忙迎上前见礼。李明德停住脚步,想了想,吩咐道:“去县里请许爷来一趟。”

一个时辰后,一名精壮的汉子出现在李明德的书房中,两人密谈了半个时辰,汉子离开了李家山城,回到了安齐县的住处。功夫不大,一名管事拿着张大红请柬出了门,前往清仗副使张良宽的住处。

张良宽是安齐县人,此次回安齐清查田亩,他就住在自家府中。三进的院落是自己得中进士后,好友许昌化所赠。三岁的儿子机灵可爱,赖在身边撒娇要糖吃,妻子李氏在一旁笑吟吟地看着父子嘻戏,一家人和和美美。

管家送来请柬,张良宽打开笑道:“许兄请我们全家今晚过府赴宴,丽娘,你正好可以去看看姐姐。”

李氏笑着点头,张良宽没有注意妻子眼中隐藏的阴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