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陛下因何造反 > 第152章 郑芝龙到了哪里?

陛下因何造反 第152章 郑芝龙到了哪里?

作者:任国成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3-13 12:38:55 来源:转码展示1

虽然毛文龙没有发挥出东江镇的作用,但他毕竟没有投降,仍然坚持在和建奴战斗的前线,从这点来讲,朱由检便不会随意处置毛文龙!

而且......

“黄中色,你既然去了东江,朕问你,东江镇有多少兵民?”在满朝官员声讨毛文龙声中,朱由检突然发声问道。

朝堂上静了下来。

黄中色沉吟了一下,道:“回陛下,东江镇地跨上千里,有兵民的岛屿几十座,微臣也只是到了皮岛而已。不过就微臣所知,毛文龙属下约有军队三万余,其家属加上其他辽民约十五六万,兵民人数加起来不到二十万。”

朱由检点了点头:“姑且算二十万吧,那朕再问你,每年朝廷拨付给东江镇的钱粮多少?”

黄中色道:“每年拨付钱粮数量有所不同,臣所核查的天启七年,朝廷共给粮十九万六千石,拨银二十六万三千两。”

朱由检道:“朕分明记得,朕去年的时候,从内库调拨了三十万两银子,用来赈济辽民,这些银子你可曾计算在内?”

黄中色道:“微臣是去核实东江军接收到的钱粮,确实只接收到二十六万三千两,至于其他银子,也许是在海中‘漂没’了。”

朱由检冷笑了起来:“好一个‘漂没’!户部尚书,去年共拨给了东江镇多少钱粮?”

户部尚书毕自严走出了班列,沉声道:“回陛下,去年户部共拨付给东江镇粮食三十万石,银子二十五万两。”

朱由检怒极而笑:“三十万石粮食,共五十五万两白银,可东江镇只收到粮十九万六千石,只收到银子二十六万三千两。朕问问你们,剩下的钱粮都哪里去了?”

殿中彻底安静了下来,众官员面面相觑,无人敢再说话。

“首辅,你和朕说说,这剩下的钱粮去了哪里?”朱由检看向黄立极。

黄立极暗叹了口气,站了出来:“陛下,据登莱巡抚和兵备道衙门回报,今年往辽东运钱粮的时候,共有三艘海船遇到飓风倾覆......”

“哈哈哈......”

朱由检笑了起来:“好一个遇飓风倾覆,简直是天衣无缝。”

笑过之后,朱由检沉下脸来:

“即便海船不倾覆,钱粮全部到达东江镇,摊在每个兵民头上,又有多少粮食多少银子?东江镇所属皆是海岛,很多地方根本无法种地,这点钱粮养兵养民也只是勉强。

很多人说要罢免毛文龙,取缔东江镇。好,罢免毛文龙容易,取缔东江镇也简单。可是朕要问问你们,取缔了东江镇之后,那近二十万兵民怎么办?”

黄中色道:“可把辽民就近安置在胶东、辽西等地。”

朱由检道:“说的简单,那是近二十万人,安置下来又需要多少钱粮?辽西乃是战斗前线,胶东土地贫瘠田地也都有主,把辽民安置那里,他们如何生存?若是安置不好,二十万辽民会不会生乱?若是祸乱整个山东又该如何?”

“拿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便空言取缔东江镇,尔等便是这样为朝廷做事的?”朱由检终于怒吼了起来。

毛文龙毛病再多,但从保护了数十万辽民这一点,便有功无罪。

建奴占了整个辽东,昔日的辽民被屠戮大半,剩下或在辽西,或在东江。在东江的这近二十万辽民至少还活着,这都是毛文龙之功。

而上一世,毛文龙一死,东江军军心溃散,辽民也失去了希望,这才有孔友德尚可喜等人,带辽民投降了建奴这个昔日大敌。

孔友德等人的投敌,带去了先进的火炮技术,使得建奴的攻坚能力上了一个台阶,从此明军面对建奴再也没有任何优势,连守城都守不住了。

所以无论如何,朱由检都不会做出裁掉东江镇的举动,也不会罢掉一手建了东江镇的毛文龙。大不了多花些银子养着便是,朕现在手中有钱!

“罢免毛文龙、取缔东江镇之事就此作罢。既然从登州往东江转运粮饷风浪太大漂没太多,那以后东江镇的钱粮便从辽西转运,升孙传庭为辽东经略,统管辽西东江二镇。”朱由检道。

“陛下,从辽西到东江需要绕过整个辽南,行程达千里之多,远不如从登州运转钱粮方便。”户部尚书毕自严忙道。

“可从登州去东江海船不是总倾覆吗?”朱由检道。

毕自严垂下眼皮,淡淡道:“可以让辽东经略兼管登州,也许能解决海船倾覆问题。”

话一出口,便有官员跳了出来:“不可,登莱归山东布政使司管辖,辽东经略岂能越权?”

登莱两府是山东出海重要港口,每年从登州出海前往朝鲜倭国的海船为数不少,又有着往辽东运转钱粮的权力,涉及到的利益实在太多。

朱由检却断然道:“就这么定了!登莱虽属山东,跨海却和建奴占据的辽东相隔,是抵御建奴的前线,由辽东经略统管登莱并无不妥,无需再议!”

相信以孙传庭的狠辣,对付登莱那些贪墨官员绝对不会手软。

“陛下,毛文龙杀良冒功、派兵劫掠登莱绑架官员富商怎么办?”黄中色仍然不肯放弃。

“传朕的旨意,由督察院和锦衣卫共同负责,去东江查证,看看是否确有其事。”朱由检淡淡道,“另外由督察院派御史往登州,查证运粮海船漂没真相。”

以那些文官的本事,查估计查不出什么,但朱由检已经下定了决心,登莱的官员肯定要换上一遍。

事实上不仅登莱,整个官场都已经烂透。便是罢免了现在的登莱官员,换上一批新的也好不了多少,除非像在陕北那样。

但登莱属于山东,距离北京太近,若是真的在登莱搞陕北那一套,必然引起天下士绅惊惧,后果实在严重。

故朱由检不愿大动干戈,他现在只关心两件事,一是弄银子,再就是练兵!

有了充足的钱粮,才能练更多军队,有着强大的军队,便能早日解决建奴,解决了建奴之后,东江镇这点事根本就不算事,数十万辽民自然可以回归故乡耕田,无需再花钱粮养着。

而要赚钱的话,海贸绝对是非常赚钱的买卖!

透过宫殿大门,朱由检向南望去,暗暗在想,郑芝龙现在到了哪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