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陛下因何造反 > 第111章 内阁的决定

陛下因何造反 第111章 内阁的决定

作者:任国成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3-13 12:38:55 来源:转码展示1

“抚台,曹文诏将军他们回来了!”忽有手下士兵来报,孙传庭大喜。

宁远城南海边,海船陆续靠岸,从上面下来一个个骑士,正是袭击建奴粮队的曹文诏一行。

只不过去的时候一千五百骑兵,现在只剩下八百余骑。

“末将袭击建奴粮队后,在返回盖州海岸时,突然遭遇一支建奴军队,血战之下,损失很多......”曹文诏把事情经过讲了一遍。

曹文诏袭击建奴粮队并未杀掉所有护粮兵,好些建奴骑兵逃往各处,就是这些溃兵引来驻守海州的一支建奴兵马,人数也不多,就一千余人,也并非建奴主力部队。然而却给曹文诏所部带来的很大伤亡。

经过了长途奔袭,曹文诏手下骑兵体力已疲,回程速度并不快,被建奴骑兵追上时疏于防备,战斗起的非常仓促。一场厮杀下来,靠着三眼火铳之威,以命搏命,再加上这支建奴本就不是精锐,曹文诏损失了四五百人才把建奴骑兵击溃,并趁夜逃到海岸上船。

不过曹文诏还是幸运的,而就在他上船半日后,建奴贝勒阿济格带着精锐骑兵追到。

“幸而斩获的建奴首级尚在。”曹文诏庆幸的道,前后两场大战,杀死建奴近千,烧毁建奴粮队,可谓战果辉煌。

精心训练的骑兵,一下子便损失了七百人,孙传庭也有些心疼,不过想想建奴的损失,又非常高兴。

“曹将军且带手下休整,凡是出战的将士,个个重赏!”孙传庭道,“曹将军的功劳,我也会上疏朝廷为你请功。”

接连数场大战,斩首过千级,光是这些功劳,便够曹文诏当上一个总兵了。整个九边,和建奴作战十多年来,战绩能超过曹文诏的将领还没有。

孙传庭连夜写奏疏,介绍连番战斗经过,顺便为立功将士请功,为殉国将士请求抚恤。写好后又请锦衣卫头子田尔耕署名,曹文诏他们的功劳需要锦衣卫验证确认。

斩获的首级是实打实的建奴首级,挑不出什么毛病。田尔耕又从出战将士口中了解了事情经过,自然毫无疑义的署了名。而在孙传庭奏疏发往朝廷的同时,田尔耕也写了密奏派人连夜送给皇帝。

......

北京城,内阁。

内阁大学士们连同兵部尚书王在晋正在开会,讨论辽西的战事。

“斩获建奴首级过千,我有点不敢相信,是不是杀了建奴妇孺冒充?”东阁大学士张瑞图怀疑道。

明军面临建奴每战皆败,便是号称大胜的宁锦之战,前后缴获的建奴首级也不过百,而一战便斩获过千首级,怎么看都不真实。

“有辽西锦衣卫确认,还有什么值得怀疑的?”科学院院正兼内阁阁员徐光启也来开会了,不以为然道,“大不了由兵部派官员去宁远再检验一番。”

首辅黄立极道:“就这样吧,由兵部派员实际检验实际首级。也许有些虚报,不过战斗获胜应该是真的,那田尔耕应该没胆子替孙传庭隐瞒。立功就得赏,诸位议议,该给曹文诏什么奖赏?”

“曹文诏原先是参将,不过这次立的功劳确实大,为了激励士气,就给他一个总兵吧,再加个都督同知衔。”兵部尚书王在晋提议道。

都督同知,从一品武将,意味着曹文诏登上高级武将序列。只不过对在场诸位来说,武将就是武将,哪怕是正一品,也只是武将而已,论地位连普通的七品御史都不如。

“还是给个副将吧,”施鳯来却道,“内阁拟给副将,然后报给陛下批准,陛下多半会给升上一级,正好给个总兵。”

“就这么办吧。”黄立极点头道,区区一个总兵,不值得多费心思。

“蓟州总督孙承宗上疏,言说辽西连丢杏山松山等堡,数万军民丧于建奴之手,建议朝廷发宣大蓟州兵援辽,诸位怎么看?”黄立极继续道。

王在晋道:“孙部堂所言甚是,以宁锦的兵力,恐怕无力抵挡建奴,应该发兵援之。”

徐光启奇道:“可是辽东巡抚并未请求朝廷援兵啊。”

王在晋毫不在意道:“那孙传庭昔日不过是吏部郎中,因陛下赏识骤然登上高位,估计是因为小胜而自矜,想当然认为纯靠辽西兵力能够守住宁锦,却不顾杏山松山诸堡百姓死活。

辽民数十万,宁远锦州两城内百姓不足一半,其他皆分布在诸城堡,以孙传庭的战略,岂不是置那一半以上辽民于不顾?”

徐光启等人虽有异议,却不敢再说了,置百姓性命于不顾,他们不敢担这样的罪责。

黄立极道:“既然如此,那便议议由谁领兵出征辽西吧。”

王在晋道:“按说由蓟州总督孙承宗督师最是合适,但孙部堂毕竟年迈,我建议由张春领兵,再调总兵满桂赵率教等人从征,定然能救连山诸堡,逐建奴出辽西。”

施鳯来等人诧异的看了王在晋一眼,王在晋和张春素来不睦,不久前还弹劾张春嗜杀,怎么竟然举荐起张春来。

张春是万历二十八年举人,天启二年,辽东辽西尽失,明廷急需懂边事的人才,擢张春为山东佥事,永平、燕建二路兵备道。关外难民云集永平府,张春妥善安置难民,立下功劳,升迁为兵备副使,参政。天启七年,蒙古哈刺慎部袭扰永平府,张春率军民击溃蒙古,擒其部落首领,逼得哈刺慎部上疏朝廷请罪,算是少有的知兵之人。只不过张春嗜杀,对待蒙古平民残暴,因而受到了王在晋弹劾。

王在晋却坦然道:“张春任上纵容手下军队屠杀蒙古平民是错,但其确实知兵,若让其领军必然能戴罪立功。”

黄立极想了想,也觉得张春合适,便道:“既然如此,那就让张春领兵,内阁立刻拟旨派人送往宣府请陛下批准用印!”

“陛下信任孙传庭,同不同意派援兵为未可知。”黄立极叹道,朱由检的性格越来越难琢磨,会做出什么样的决断谁都不清楚。内阁商议的再好,皇帝不同意也是白搭。

“兵情如火,事关几十万辽民生死,陛下会想清楚的。”施鳯来微笑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