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奔袭 > 第5章 第四章

奔袭 第5章 第四章

作者:奔驰G60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21:36:33 来源:文学城

【第四章】

边阙捋完胡须后,缓缓抬起头,脸上的神情变得严肃而凝重。他看了看柳枫,又看了看张坚,似乎在寻找一个合适的表达方式。

终于,他开口了,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智慧和经验:“禀侯爷,此病症确实有些棘手,恐怕侯爷也是见过的。”

自大绥朝建立以来,中原汉人与匈奴人之间战事不断。

匈奴骑兵近战技艺不如绥军,但骑射技艺超群,为了提高骑射的杀伤力,他们便采用马粪“滋养”箭头,令其产生一种毒素,然后集中放到用牛胃做成的袋子里保存。

被这样的箭头射中的士兵会经历万分痛苦的死亡过程。

战场上士兵受箭伤后,一般就是外敷金疮药,然后包扎,有些来不及包扎的就拿烙铁烧灼止血。受伤后七天左右发病,最先受到影响的是头部和面部,患者一般先咬紧牙关且张口困难,之后出现面部僵硬,导致“苦笑”。随后是全身痉挛,腹部和背部同时收缩,会形成“头脚后仰如弓”的特殊现象。

匈奴人称此病症为“七日风”,早前更被传得神乎其神,被匈奴人神话为“闻风丧胆”之奇毒。

此类箭伤早期很容易被忽视,等到发病后,已是中晚期,几乎只能听天由命,病死者十之有三。

柳枫听得心中猛地一跳,不禁大惊道:“峣儿并非匈奴利箭所伤,怎的也会出现这样的病症?”

“侯爷莫急,”边阙抬头给了柳枫一个安抚的眼神,“虽然萧郎并非匈奴利箭所伤,恐怕那狻猊的利爪之上也有相似的毒素。老朽所幸诊治过一些病症较为轻微的患者,发病时间越早越难治愈,萧郎目前治愈的希望很大。”

柳枫这才稍稍放宽了心,“还请边御医无论如何全力以赴,万万要保住峣儿的性命!”说着便要拜下身去。

边阙见状,赶紧上前扶起柳枫,“下官定当拼尽全力,侯爷万勿如此。”

萧峣静静地躺在床上,脸色苍白。他的双眼紧闭,长长的睫毛在微微颤抖,仿佛在努力承受着身体内部的煎熬。他的呼吸略显急促,每一次吸气都伴随着微弱的呻吟,似乎每一寸肌肤都在经历着火烧般的疼痛。他的手紧紧攥着被子的一角,手指因用力而显得青白相间。他的嘴唇干燥得起了皮,微微张开,露出了一丝痛苦的喘息。每一次呼吸,都像是从干涸的河床中挤出的最后一丝水分。

房间里的空气似乎都因他的病情而变得沉重,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只有他微弱的呼吸声和偶尔传来的呻吟,打破了这份沉寂。

在这漫长而煎熬的夜晚,他像是被病痛圈禁的囚徒,无力挣扎,只能默默忍受这场突如其来的高烧带来的折磨。

一名清俊的年轻男子坐在他的床边,目光紧锁在萧峣身上。

萧峣的脸色苍白得如同一张薄纸,原本的红润已然消退得无影无踪,英俊的面庞此刻显得无比憔悴。额头上,一层薄薄的汗珠密布,渐渐汇聚成片后便悄悄地滑落,浸湿了枕巾。他无意识地摸索着自己的额头,试图用这种方式来缓解那份难耐的热度。

年轻男子见状,伸出手轻轻地触碰萧峣的额头,那里滚烫得惊人,仿佛有火焰在燃烧。他眉头微蹙,眼中浮起一丝担忧和焦虑。

男子用手帕蘸了些温水,轻轻地擦拭着萧峣的额头和脸颊,试图为他减轻一些痛苦。他的动作温柔而细心,生怕弄醒了沉睡中的萧峣。

萧峣的眼睛紧闭着,但眼皮下,眼球在快速地转动,仿佛在梦境中追逐着什么。他的呼吸变得急促而不规律,每一次吸气都带着颤音,仿佛是从遥远的梦境深处传来的呼喊。

忽然,他的身体开始微微颤抖,双手紧握成拳,像是在抵抗着某种无形的力量。他的眉头紧锁,脸上流露出痛苦和挣扎的神情。

萧峣感觉自己置身于一片茫茫的火海之中。火焰在他四周熊熊燃烧,将一切都吞噬在炽热的火光之中。他试图逃跑,但火焰似乎无处不在,将他紧紧地包围着。

他拼命想要看清周围的情形,但眼睑却沉重得如同铅块一般,难以抬起。每一次努力睁开,都像是在与无形的力量进行较量,最终只能勉强睁开一条细缝。

透过那微小的缝隙,他看见的世界仿佛被扭曲了。光影斑驳,色彩模糊,一切都显得那么不真实。他试图聚焦,但视线总是不受控制地游移,无法稳定在一个点上。

他的耳边传来阵阵嘈杂的声音,时而像是战场上的呐喊与厮杀,时而像是亲人的呼唤与低语。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片混乱的噪音,让他无法分辨出任何有意义的信息。

他的身体也仿佛不属于自己一般,四肢沉重而无力,无法动弹。他感觉自己被一种无形的束缚紧紧缠绕着,无法挣脱。

在这混沌而痛苦的状态中,他的意识开始模糊起来。他努力地想要保持清醒,但每一次挣扎都像是消耗着他最后的力气。

就在这时,一只温柔而坚定的手轻轻握住了他的手。他感受到了来自那只手的温暖和力量,仿佛有一股清流涌入他的心中,让他暂时忘却了痛苦和恐惧。

他努力地将视线转向那只手的主人,模模糊糊中,他似乎看见了一个面如冠玉的男子。那一刻,他知道他并不孤单,有人正在陪着他一起渡过这个难关。

随后,萧峣再次陷入昏睡。

萧峣真正恢复神智,已是七日以后。

他缓缓睁开眼睛,眼前的一切逐渐变得清晰。他微微侧过头,目光在房间内四处游移,试图寻找那个曾经出现在他视线中的男子。然而,房间内空无一人,只有静谧的空气和淡淡的阳光洒落在窗下的桌案上。

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失落感,萧峣不禁皱起了眉头。他记得自己昏迷其间曾见到过一名男子,那个男子的面容虽然不是特别清晰,但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现在,那人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只是一个短暂的幻影。

萧峣试着动了动身体,感觉有些僵硬,但已经比之前的虚弱要好上许多。他支撑着坐起身来,目光再次在房间内扫视了一圈,确定真的没有人之后,才缓缓叹了口气。

“或许,那只是一个梦吧。”萧峣自言自语道,声音有些沙哑。他摇了摇头,试图将那个男子的身影从脑海中甩出去。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轻微的脚步声。萧峣抬起头,看向门口,只见程莳端着药碗走了进来。

“萧郎,你醒了!”程莳惊喜地叫道,连忙将药碗放在床边的桌子上,“这是刚熬好的药,你快趁热喝了吧。”

萧峣点了点头,接过药碗一饮而尽。苦涩的药汁在口中蔓延开来,让他不禁皱起了眉头。

“我昏迷了多久?”萧峣问道,目光看向窗外的天空。

“萧郎已经昏迷了七日了。”程莳回答道,“这七日里,将军时常过来看望,连皇后娘娘都亲自来了一趟,还专门找边御医询问了你的病情,生怕你有个什么闪失。”

萧峣微微一愣,没想到自己竟然昏迷了这么久。

“那,还有其他人来过吗?”萧峣并不确定病中所见的男子是真的来过,还是那仅仅是自己昏迷中的幻觉或梦境,不太确定地问道。

程莳低声道:“其间,皇上身边的骑郎来过,”停顿了片刻,他小心地抬眼看了看萧峣的神情,继续道,“陈夫人近日身体不适,恐将病气过给你,也潜人来慰问了,还送了很多珍贵药材。”

萧峣听完,知道程莳会错了意,以为他问的是母亲。他不想多做解释,也不欲再问。

他看向程莳,心中涌起一股感激之情:“谢谢你们这七日里的照顾。”

程莳笑了笑,摇了摇头:“萧郎不必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萧峣没有再说话,他静静地坐在床上,思绪却飘向了远方。

那个男子究竟是谁?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自己的房间里?又为什么在自己醒来后就不见了踪影?

这些问题一直在他的脑海中盘旋,让他无法释怀。

或许,这一切都是个谜吧。

萧峣轻轻叹了口气,将心中的疑惑暂时压下。他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养好身体,只有身体恢复了,他才有能力去解开那些谜团。

秋去冬来,长安的冬天漫长而寒冷。大病初愈的萧峣被柳枫严令不得跨出院门半步,天气晴好的时候可以在院中舒展胫骨,其他时间只能在房中看书。

舅父的严令让萧峣差点儿憋出新的毛病,但这也似乎给萧峣提供了更多深入研读兵书的时间。

虽然冬天的长安寒冷而漫长,但对于萧峣来说,这却是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季节。他在建章宫的训练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武艺和战术素养,同时也通过研读兵书和对经典战役的深入思考,不断丰富自己的军事知识和战略眼光。

元初三年,风云突变,匈奴单于因病离世,这本是权力交接的寻常时刻,然而匈奴内部却因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

单于的太子,自幼便被寄予厚望,作为王位的合法继承人,他本该顺利登基,执掌大权。

然而,单于的弟弟左谷蠡王呼揭,却一直对单于之位怀有觊觎之心。呼揭多年来一直在暗中积蓄力量,收买人心,终于在单于去世的关键时刻,倚仗自身强大的军事力量,公然自立为单于。他的野心和行径,震惊了整个匈奴部落,也引发了太子和呼揭之间不可避免的权力斗争。

单于太子虽然继承了父亲的正统血脉,但在权谋和军事力量上,他显然不是呼揭的对手。面对呼揭的咄咄逼人,太子试图团结各部族,共同反抗呼揭的篡位行为。然而,他势单力薄,人心不齐,最终被呼揭打得大败。这场斗争以呼揭的胜利告终,他正式成为了匈奴的新单于。

就在匈奴内部陷入混乱的同时,大绥朝的皇宫也传来了噩耗。武帝的母亲,周太后因病去世。周太后是武帝非常敬重的人,她的去世让武帝悲痛欲绝。为了尽孝,武帝决定在两年之内不动兵戈,以示对母亲的哀悼和敬重。

这样一来,绥王朝与匈奴之间的战争暂时停了下来,进入短暂的和平时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