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皇室勋贵人家就是这样就算是两人在一起再不愉快也要把笑容表露在脸上, 广平郡王妃上门秦王妃自然是要设宴款待她的,“广平郡王妃平时可有什么忌口吃不得的东西,等会儿我也可以让膳房注意一下。maixi9”
“回秦王妃的话, 我们王妃的膳食一直都是由奴婢来打理的,我们王妃吃不得鱼腥,喜欢辣椒做辅料烹饪的佳肴。”小丫鬟大致的说了几个, 毕竟是在旁人家做客还是要收敛一些。
秦王妃没什么反应, 反倒是顾雅芙皱了皱眉头,月兰看见自家主子皱眉不由得摇了摇头, 极其小声的说道:“主子算了,广平郡王妃毕竟是客,您要是实在不喜欢的话, 可以吃别的菜或者少吃一些。”顾雅芙的口味是很清淡的,辣椒这样的食材她是从来不入口的。
“咱们大庆那是物产丰饶, 不少的国家都对我们大庆的国土十分垂涎和羡慕,前些日子我听我们王爷说南罗国的国主大限将至, 只是一时选不出优秀的儿子作为继承人, 不过那些都是南罗国国主的事情, 不过有一件事倒是和秦王殿下有些关系,不知道秦王妃知不知晓”广平郡王妃突然说道。
“南罗国也算是大国, 虽然近几年衰落, 但是也不可小觑, 这跟我们王爷又有什么关系?”大庆对女人的束缚虽不是太严苛,但是朝中的事情还是很少让女人知道的。
玉娇听广平郡王妃提起这件事情不由的皱起了眉头, 这事她倒是知道一点,南罗国现在内乱,国主最年幼的弟弟摄政王和小太子之间的皇位之争, 两方选出了两位公主送来大庆和亲,希望能得到大庆的支持,但是陛下肯定是不会收下两位公主的,这南罗国的公主能嫁给谁,谁就有可能是大庆的下一位帝王。
但是问题来了,大庆虽然是兵强马壮,但是却也不是没有对手的,南罗国虽然现在国力衰弱但是还是很有底蕴的,一位长公主和嫡公主来大庆和亲肯定得做正妻,但是大庆可没有让原配王妃下堂迎娶和亲公主的传统啊!
“陛下的万寿节马上就要到了,南罗国的使臣正好在这个时候带两位公主来大庆寻找如意郎君,这大庆最优秀的男子除了陛下也就只有几位王爷了,怎么跟王妃您没有关系了,要知道现在的边疆也很不稳定,晋朝对咱们大庆也是虎视眈眈,大庆现在也不好跟南罗国随意开战,公主总不能做妾吧?”广平郡王妃提醒道,要知道四位王爷可都已经娶了正妃。
也就是没赶上好时候,大庆和晋朝的大战也是一触即发,在这个关头南罗国自然可以给自己的公主争取一下好的机会了,能做正妻最好不过。
王妃也不是好做的,上面的盯着,下面的望着,偶尔时不时还要跳出几个拦路虎,南罗国的公主要是进王府就算不能成正妻,那也得是一人之下,大庆自然是不会怕南罗国的,但南罗国要是被晋朝给拉拢了那也是麻烦。
而且除了赵王妃的父亲是从一品驻防将军现在正是得用的时候,其余几个王妃的父亲都是文官,少不得要为现在的局面做一些退让。
“广平郡王妃说笑了,南罗国的公主为什么不能做妾,说的她们有多尊贵一样,南罗国现在的国力弱,但是其国土还是有很多资源的,难道我大庆和晋朝就不对这些资源虎视眈眈吗?这南罗国的公主最好能留在大庆朝,不然后果只有她们自己才知道了,不必对她们那么客气。”顾雅芙的祖上果然不愧都是将军,说这话还是很有道理和气势的。
广平郡王妃也只是笑笑不说话,只是这朝堂上总有那么几个贪生怕死的,只要牺牲女人就能换得一时的平静,没有什么不好的,再说现在养精蓄锐,打败晋朝大庆统一天下就有希望了,现在就已经有人争着上折子,请陛下留两位公主在大庆朝呢。
最后虽然说是没有不欢而散,但是广平郡王妃,秦王妃,王庶妃这些人都不怎么高兴,玉娇懒洋洋的坐在轿撵上,身子随着轿撵的起伏摇摇晃晃的,“都慢着些,晃得我头晕。”玉指轻柔太阳穴,玉娇皱眉不悦的说道。
“这什么南罗国的公主可真是会凑热闹,王妃也会觉得她们有威胁吗?”玉娇看着珍珠问道。
这时一旁的孙嬷嬷却说道:“老奴说句大不敬的话这皇后还有被废的时候呢,更何况这王妃了,先帝在时,有一位王妃就被贬为了侧妃,那位王爷最后不得不迎娶了晋朝的公主为王妃,那位被贬为侧妃的王妃最后的下场不算太好,晋朝的公主死了她也没有被恢复王妃的地位。”孙嬷嬷叹了口气,“咱们这些女子都不容易,就算那高高在上的公主也有不如意的时候。”
“不管怎么说,顾侧妃今日说的话倒是有几分道理。”玉娇点了点头表示肯定,“别说了,天塌了有个子高的顶着,对了嬷嬷,咱们万寿宴的贺礼准备的怎么样了?”
“侧妃放心,一切都准备的妥妥当当的。”
日子得向前看,就算有和亲公主空降秦王府她肯定也不是秦王妃的对手,想到这里玉娇觉得这湖泊里的锦鲤都漂亮了不少,“珍珠,今晚咱们吃鱼,一条清蒸,一条红烧,再炖一碗鱼汤。”
魏瑾对自己母亲的死一直都是有疑虑的,既然自己的母亲是病死的无药可治,那自己的父皇为什么这么些年来对自己的母亲那么愧疚?倒不是他怀疑自己的父亲,他怀疑任何人甚至是比自己母亲早死的皇后和贵妃还有贤妃,惠妃,德妃这些人都有可能。
他甚至在惠妃被囚禁的宫殿里安插了人手,监视着惠妃的一举一动,希望能查出蛛丝马迹,来找过惠妃的人有很多,不管是羞辱她的也好,还是安慰她的也好,自己的父皇也曾去看过惠妃,不过他们两个人的对话没有被任何人听见。
直到有一天她们说惠妃娘娘被关了这么久,终于疯了,也有人感叹说惠妃娘娘终于是要解脱了,这宫里也一直有人为惠妃娘娘抱不平,说惠妃娘娘平日那样善良,怎么可能会做下那样的恶事。
“广平郡王妃对,曾经离自己母亲最近的人还有一个人就是广平郡王妃,她要是不上门来的话,本王都要忘记她了。”魏瑾一个人喃喃自语的说道:“承恩公老夫人是广平郡王的亲妹妹,又是皇后和贵妃的生母,而且听说身体一直颇为健康,又怎么会在自己母亲去了以后隔了那么一段时间就死了,而且从那以后自己的父皇就再也不信任广平郡王了。”
“启禀王爷,刚刚赵王殿下叫赵王府的管家给您送了一封信,说请您务必看看。”
魏瑾接过信,打开信以后发现这明显不是赵王的笔迹,字迹娟秀有力,更像是一个女人写的信,赵王妃是武将世家出身,都没读过什么书,怎么会写出这么好的字来呢?
信上只有简简单单的一行字,“万寿宴戌时一刻御花园竹林旁见,皇贵妃之事相告,赵贵妃亲笔。”魏瑾死死的攥着信纸,控制住自己的怒火。
玉娇进秦王府这么久以来,第一次听见的好消息就是他哥哥中举了,还是听王爷亲口说道,“王爷这是真的吗,哥哥真的中举了”玉娇不是不相信自己的哥哥,只是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她听说有人考秀才考了好几次都考不上,更何况是中举人,而且自己的哥哥还这么的年轻。
魏瑾揉了揉玉娇的小脑袋,笑着说道:“本王会对你说谎吗?你二哥真的中举了,名次还挺靠前的,等陛下亲阅的时候说不定有望传胪之位。”
“那就只可能是第四名或者是第五名了。”玉娇有些失望。
“今年有好几名举人都是有名的大儒亲自教导的学生,这些大儒不仅仅只是在大庆朝十分有名,身为他们的学生,他们自然也能跟着自己的老师沾光。”魏瑾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对玉娇就是有耐心一点,他二哥在这个年纪有这样的成就那已经是十分的不得了。
“大儒”玉娇气呼呼的说道:“王爷瞧不起谁呢,教导我二哥的人也是十分有名的大儒,叫什么来着?鹤先生,对就是鹤先生,虽然我不知道这位先生为什么姓鹤,但是父亲说他是一位非常厉害的大儒,我二哥能跟着他学习,真是三生有幸。”
魏瑾愣了一下,不敢置信的说道:“鹤先生你确定这位鹤先生的确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大儒,但是他不姓鹤,之所以叫鹤先生,是因为他居无定所,喜欢过闲云野鹤的生活,这样的大儒又怎么会教授弟子呢?
哎,也是本王着相了你二哥没有上过官学,有这样的文采,肯定是有大儒教导,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