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匀影心跳得很快。
她离开洗髓池后,便极力地劝说自己忘掉刚才所见,当作什么也不知道,继续做她的事情。
但她思绪纷乱,满心满脑子都被刚才的场景填满。
洗髓池池水划过神尊有些透明的里衫,透出里面匀称有力的身形,神尊微仰着头,瀑布如同吻过神明的脸,散发出灿金光泽。
明明那么疼,神尊没有情绪的表情看起来,却好像只是在简单地沐浴。
恐怖如斯。
巫匀影转念一想,她掌握了神尊的秘密不就是有他把柄了么?
不对,有他的把柄有何用?让自己死得更快些吗?
现在的旻焰只消动动手指头,她就再也不能说话了。
巫匀影警惕地看看身后和头顶,没有人追上来,她咳了一声,还能说话。
她松了口气,看来神尊没发现。
不然肯定第一时间,灭了她。
巫匀影奇怪,前世她每逢十六都去洗髓池,明明从不曾在洗髓池遇到神尊。
她和凤尘年的约定,也没告诉旁人,要碰到早碰到了。
难道这一世有变数?最大的变数应该就是她了。
因为她,导致一些事情发生改变也理所应当。
此事总归与她无关,如今她当作不知道才是最好的。
巫匀影不再想了,尽力排除杂念,来到神山最薄弱的结界之处,她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凤尘年虽同从前一样和她定下规矩,但眼下的她熟稔神山结界,这一点凤尘年并不知道。
他还以为她根本不懂如何出去。
前世凤尘年见她听话,倒是带她出去过几次,她看了对方如何破结界,自然也就学会了。
选结界最薄弱之处出去,只不过因为怕被人发现,招惹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巫匀影神不知鬼不觉地出了结界,选了一条绕过仙界、直达鬼界的路。
将近子时,此刻阴气最重。
鬼界忘川,千万残魂凄厉鬼哭,互相撕咬残杀,血腥气冲天。
巫匀影头戴嫣红色斗篷,身着玄色衣衫,敛去一身气息,分不清是魔是鬼。
她凌空于忘川之上,俯瞰世间丑态。
片刻,她轻轻一笑。
十三位鬼将果然是她选的,没有一个辜负她的期待。
他们在忘川之中数日,魂魄俱在,愈战愈勇,身姿早已没有之前笨拙之态,灵活许多,头脑亦然。
轻易便被她尽数认出。
“那今后便都跟着我吧。”巫匀影眼尾红妆明艳,足尖虚空一点,便飘然落坐在那奈何桥上。
子时既到,一个个魂魄饮了孟婆汤,过奈何桥,低着头魂不守舍。
有的人上桥时还念叨着爱人名字,走到桥中早已没了声音,眼里是初生稚子的迷茫,眼角是不知何故挂着的泪。
遗忘对于部分人来说是解脱,而对于一些人来说又是最痛苦的。
难怪凡人出生时,总是嚎啕大哭的。
他们还记得转世前残留余念里的难过,出生的第一啼哭便是与前世彻底作别,此后只记得今生。
如此反复,倒也可悲。
今日忘川河畔下了小雨,雨色涳濛,沾湿衣裳。
邪神身边走过成百上千的魂,内心虽有感慨,并不共情难过。
她只是想到,自己前世被凤尘年救下后,也是饮过孟婆汤的。
彼时她周身戾气甚重,凤尘年问她恨么?
她当然恨。
人界十八载,她最终为什么落得个下地狱的命运,还不是因为世人皆负她!
当年巫匀影将孟婆汤一饮而尽,自然没有过那奈何桥,便和凤尘年回了玄天界。
人世之事,她很快便忘得一干二净,凤尘年叹息:“忘了也好,以后便能更好地活着。”
谁知后来她有了心魔,她慢慢想起了前世所有辜负过她的人,那些痛苦的回忆再次袭来,成为更可怕的噩梦。
巫匀影今世并未喝过孟婆汤,自然那些苦痛的记忆便更加深刻。
巫匀影将饮过孟婆汤的十三个鬼将,一一送到她想让它们去的地方。
做好这些,邪神大人忽然起了些兴致,想找几个故人。
此时人界早已是又一轮春秋明月,又一番新朝景象。
已经投胎转世的,便是另一灵魂,她无心干涉。
其余的,便在鬼界。
巫匀影轻轻一动手指,鬼界彼岸花根便蔓生到各处,替她寻人。
一盏茶的工夫后,巫匀影从桥上起身,俯视忘川,轻嗤:“竟然无一人入轮回么?
“可笑,可笑至极,本皇最得力的四位臣子,除了设计杀害朕外,又做了什么‘好事’,居然也要下地狱,落得个残魂碎魄入忘川的下场。”
巫匀影实在好奇极了,便勾勾彼岸花,捞了他们四人残魂,于忘川彼岸闲聊。
这四缕残魂已经在忘川中受尽折磨,意识不清,巫匀影便好心地给他们一人注入了些魔力,让他们醒醒脑子。
强硬的魔力灌入,如登头浇下一盆极寒冰水。
四人霎时间清醒,不知身在何处,只见面前之人,嫣红斗篷随风翻飞,露出一张他们熟悉无比的脸。
巫匀影为用鬼息掩住气息,此时眼尾有彼岸花的猩红印记,如同鬼魅。
四位大臣受尽折磨时,便时常看见这张脸,被妖兽撕毁后,又恢复如初,变得更加绝艳,摄人心魄。
“妖怪!妖怪啊!”
几人惊叫着倒下,不断地往后爬。
巫匀影步步逼近,蹲下.身,一笑:“多年未见,宰相大人还是如此失礼。骠骑将军,你说是也不是?”
这四人,一个宰相,一个将军,一个国公,还有一个是人间巫匀影的弟弟,被封了晟王府王爷。
当初他们有多么风光,地位有多显赫,现在就有多么不堪,多么卑贱。
华国公全无当年要谋反的气势,一个劲地喊着:“鬼,她是鬼,她化作厉鬼来寻我们了!”
而晟王爷本是个外强中干的窝囊废物,闻言更是慌张,立刻匍匐于她脚下:“皇姐,是他们,当年都是他们三人谋划,从南蛮之地找来噬人妖兽将你......”
撕碎,饮血啖肉。
“都与臣弟无关啊,臣弟可是与你有血缘关系的亲弟弟!”
“哦?”巫匀影化出一面水镜,勾起他残损的破脸,“你不如看看你和朕,有何相像?”
他们本是异域贵族,晟王和巫匀影同父异母,他长得并不差,但和巫匀影比起来,属实相貌平平,且毫不相像。
甚至,巫匀影和她的父王也没有半分相似。
巫匀影慢悠悠道:“你说你我有血缘关系,可朕似乎记得,你从前说过,朕是野.种,是怪物,血脉不纯,绝不可能是你的姐姐,不可继承大统,当诛。”
“当诛”二字飘然落下时,晟王的恐惧已经爬了满脸,声音破碎:“皇姐,你是我亲姐!是最适合为皇......”
“滚。”
巫匀影将他一脚踢开,水镜碎了一地,滴水成冰,化作百把冰刃,刺入晟王残魂。
晟王发出歇斯底里的叫喊声,这种痛苦居然比在忘川河下,还让人无法忍受,却又死不了。
“朕不会轻易让你死的,”巫匀影重新把他踢回忘川,“你就带着这周身冰刃和朕的不死之力,在这忘川之中,反省千年万年吧。”
“至于你们三位,”巫匀影俯视地上浑身颤抖的三人,冷笑,“谁和朕说说,那日之后你们干了什么好事,下了地狱。”
原是罄竹难书、难以启齿的罪行,三人此刻却争抢着说。
你一言我一语间,巫匀影听明白了。
她在人界身死后,晟王当了天下之主,却是昏庸无道,设苛捐杂税,而这三人则从中获利最多。
一年之间,民不聊生,百姓闹事者众多,大臣纷纷上议。
于是,晟王又在三人撺掇之下,加重刑罚,重启旧五刑,并设置车裂、烹刑、腰斩等诸多惨无人道的刑罚。
压制百姓,残害忠良。
晟王在位三年,人间冤魂无数,甚至在鬼界大闹一场。
无辜之人以头抢地,称“宁愿永不入轮回,只求昏君下地狱、受永世折磨”。
晟王死前,起义百姓推翻皇朝,将其抓了剥皮抽骨,再将他们三人处以极刑。
巫匀影听罢,长叹口气:“鬼王在这种时候倒是心软,我见晟王在忘川之中半点也不惨,没有一点受尽折磨的样子,还好朕为他补了百刀。”
三人残魂俱是一抖,他们在忘川之中,日日受万鬼撕咬,刚寻来残魂补上,瞬间又被撕得粉碎。
这还不惨,这还没有受尽折磨的样子。
世上怎么会有如此狠心的女子啊。
巫匀影淡淡瞥了他们一眼:“区区残魂,以为我听不到你们在想什么?
“既然如此怨怼,那便都滚去陪晟王吧。”
巫匀影落下一刀一刀冰刃,耳边哭天喊地声凄厉,她面无表情:“晟王虽恶,你们却是最初撺掇之人,千刀万剐也不过分。”
说着她果然赐了他们一人千刀刺魂冰刃。
骠骑将军是其中唯一还存点志气的,他咬牙冷笑:“吾皇如今为百姓报仇,可还记得您在位时,万民血书,称妖女不可做这天下之君。您一心为他们,他们可从没承认过您。此番行为,又有何意义!”
巫匀影眼里顿时蔓上紫色蛛纹,异常森冷可怖,竟一时失手,生生捏碎了他最后一缕残魂。
骠骑将军如释重负地笑了:“臣,谢吾皇赐死!”
他戎马半生,得陛下青眼,后来不知为何一步步堕落。
也许是因为世人皆道陛下不好,所以他也随波逐流,忘却前恩。
可在今日,巫匀影赐晟王百刃时,他才好像是大梦初醒。
陛下其实一直很好,失去陛下,是罪臣之过,是万民之失,是天下之大不幸。
可惜这些话,他已再没机会说出口了。
*
将另外两人踢回忘川后,巫匀影回了天外春山。
今夜的林下风阁有些冷,巫匀影回去的时候,木灵扎根在玲珑桥畔,睡得正香。
巫匀影没有打扰它,兀自在八角亭内坐了良久,直到沉沉入睡。
她梦到她兢兢业业试图做好一个皇帝时,收到的万民血书;
梦到皇座之下,所有人心怀鬼胎,人人嘴上称她为“吾皇”、“陛下”,心里都觉得她是“妖女”;
梦到她死在人界骊山那天,下了好大的山雨,她的尸骨和碎石泥浆一起坠入深渊......
巫匀影虽在梦中,却有意识,她意识到前世十年后才生出的心魔,今日便影响了她。
巫匀影半身魔髓叫嚣,催她入魔。
前世今生回忆混杂,她听到前世的自己在抗争:“我为何要入魔,我偏要成神,让世人跪拜,虔诚地向我祈愿。”
她会有自己的神像,无人再会称她为妖物,所有人都会爱戴她。
巫匀影意识朦朦胧胧,皱眉念道:“不,我要成魔,真正的魔。神有什么好的,欺我,骗我,杀我......”
周身似火焚烧之时,巫匀影听到一阵琴音,缥缈而沉静。
像一缕和煦春风,潜入梦里,涤荡尽恶念邪念。
不知不觉地,她的眉头便松展开来,心魔不在。
好熟悉的琴音。
似乎前世每每她难受之时,都有这样的琴音,似从浩瀚天际而来,醒来便无处找寻,像抓不住的梦。
不行,她这次一定要醒来,一定要找到琴音主人。
巫匀影强行聚神,让自己从梦境中醒来,她艰难地将眼睛眯开一条缝,并未完全睁开。
她怕她完全睁眼,那人便会不见。
果然,这次那人似乎就近在迟尺。
不过隔了一条流光河的距离,冷磐殿外,向来无人的院中,此刻清冷地坐着一人。
神尊殿下一袭清纱云白月袍,面前摆着通体冰蓝的流纹伏羲琴,低眉抚琴时,可见神颜。
冷白面容上,剑眉薄唇,黑瞳深邃,明明是无悲无喜的神情,却让人觉着有几分温柔。
神尊抚琴,周围千年昙花依次盛开,白若尘雪,满目芳菲,此人置身其中,周身神明之息熠熠。
此等景象,美得不可比拟。
巫匀影从未这样盯着他看过,这位神尊,在她心里向来如天上月,只可远远一观,不可亲近。
此时却像人间的第一捧雪,有一瞬间,似乎不再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