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北齐秘史 > 第4章 第四章 我了不起的母亲娄昭君(三)

北齐秘史 第4章 第四章 我了不起的母亲娄昭君(三)

作者:六镇民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12-23 21:01:19 来源:文学城

后来我们才知道,故事到这里其实只讲了一半,这个故事中出场比较晚的另一位亲历者——我们的小舅——给我们讲述了那后半段更加劲爆的内容:

我们的小舅,娄昭娄司徒,是母亲最亲爱的弟弟,也是父亲最为倚重的帮手之一。他的职务最高当到了司徒兼定州刺史,爵位是濮阳郡公,可以说是官高位重。

他为人很大气,而且算得上是勤政爱民,比如有一次,他去某地平定叛乱,在诛杀了叛乱头目后,他手下的将领们可能是想借机多立军功,再顺便籍没俘虏的财产发一笔横财,于是都劝小舅要除恶务尽,索性把那些被迫参与的从犯也全都抓了完事。小舅听了这话,摇了摇头,慨然回答到:

“这个地方的人有什么罪过,却被卷进这种事情里来,平白无故吃了多少苦头?如今咱们吊民伐罪,杀了带头作乱的也就够了,为什么还要牵连这些无辜之人呢?”

于是小舅对这次叛乱的余党坚决没有再做追究,保全了很多人的身家性命,他也因此被这个地方的人感激了很久。

除此之外,小舅还很有军事方面的本领,骑马射箭样样在行,我二哥这方面的本事就是他启蒙的。而且他也很疼我们这些外甥外甥女,所以我们都和他很亲。

但他有一个不良嗜好,就是特别爱喝酒,喝完酒又爱骑马兜风,骑马兜风还不戴帽子,结果果不其然,晚年得了中风。

小舅得了中风后,行动就不是很方便了,工作大部分都交给下属去做,自己掌握个大纲就行了,大部分时间就跟床上躺着,回忆自己辉煌的过往:对他这样一位当年驰骋沙场奔驰如飞的少年英雄来说,这其实是件挺残酷的事。

于是我们这些还在世的外甥外甥女们,在母亲的嘱托下,就经常轮班儿去他的官署看他。小舅本来就是我们这个大家庭里第三能说的人,见我们大老远去看他,特别高兴,加上中风以后也不敢喝酒了,嘴里没东西填着,话就更多了。有一次,他很神秘地跟我们透露了当年他和父亲母亲回到平城后,在娄府里发生的真实情况:

小舅说,我们父母是在怀朔大姑家里的饭桌上确定的关系不假,他当时也在场,可以作证,但这是在父亲这边家里确定了,母亲那边家里可什么都不知道。过了几天,父亲就和母亲还有小舅一起回了平城,在平城北门,也就是父亲的工作单位门口,第一次碰见了来迎候母亲和小舅回家的姥爷。

据小舅讲,姥爷见到父亲的第一眼,就看他不顺眼,实际上,一直到姐姐出生前,姥爷就没正眼瞧过父亲。在平城北门下面,姥爷阴阳怪气地把父亲从民族成分,工作单位到经济条件问了个底儿掉,基本上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给了父亲好一顿奚落。

更过分的是,姥爷把母亲送给父亲的那匹好马,也就是霜风,当众给要了回来,并且直截了当地说这匹马是他给母亲预备的嫁妆,父亲骑了不合适,言外之意就是父亲不配当他的女婿。

父亲被姥爷训的一点儿脾气没有,悻悻然还了马就回单位去了。母亲见姥爷反正也见到父亲了,回家后干脆就把他俩谈朋友这事儿说了。我姥爷脾气大,本来就有高血压,一听自己最疼的小女儿居然爱上了父亲这么个穷光蛋,当场血管就差点崩了,反手就把母亲关在了家里,接着就出门到平城的各个大户给母亲找婆家,誓要彻底断了她的念想。

母亲一看姥爷来真的了,也玩儿了一个绝的:她悄悄指使小舅去告诉父亲,让他半夜翻墙进来跟她私会,一起商量这事儿该怎么办。姥爷五个子女里面,小舅和母亲是两个老小,关系最亲,加上之前在怀朔,父亲把小舅维的也不错,于是他就急匆匆地帮着去找父亲说这事儿了。

小舅说父亲一听这事儿就急了,当夜就急不可耐地过来爬墙。据小时候去过姥爷家的姐姐和大哥说,姥爷家的院墙是由我们当年担任禁军卫队副队长的太姥爷参考皇宫的防卫标准亲自监修的,足有两丈多高,是平城永业巷的著名景观,他们小时候看那墙简直就跟山一样。

父亲为了攀高枝儿,真是做得出来,也不管墙有多高,嗖嗖地就爬过来了,也不怕摔死。然后小舅就把父亲领到了母亲屋里,想着三个人一起商量一下,没想到母亲连句谢谢都不说,直接把小舅往门外一推,接着俩人儿从里面把门儿一关,然后就不知道一块儿干什么去了。

此后好几天,父亲夜夜过来找母亲,小舅为了帮他把风,天天都得候着,导致睡眠不足了好久,那段时间天天昏昏沉沉的,他自己说现在得中风搞不好就是那时候为他们熬夜落下的病根。

小舅还说,母亲那时侯把自己存的私房钱都拿出来给父亲了,让他拿着置办些彩礼早点儿过来提亲,不要老这么偷偷摸摸的。没想到父亲之前在平城北门被姥爷损怕了,一想到要见姥爷就腿软,支支吾吾不肯去,母亲气的差点儿就要跟他掰了。

结果就在这时,姥爷也不知道是怎么发现的,知道父亲进来了,就带着一大群家丁把父亲堵在了母亲屋里。然后姥爷一脚把门踹开,冲进来就把父亲从窗户给扔了出去,紧接着就把他在院子里给控制住了。

据说当时姥爷是准备把我父亲当成入室盗窃的毛贼就地打杀的,而且他已经亲自动手打了父亲一拳。那一拳估计很重,因为据姐姐回忆,反正从她记事起,每次姥爷只要在父亲面前一抬手,甭管有意无意的,父亲都要哆嗦半天。

以我姥爷的财力势力和家族背景,当时弄死父亲跟碾死一只蚂蚁没什么区别,母亲一看急了,衣服都没穿好,就不管不顾地冲了出来保护父亲,但姥爷命令下人把她拉走,然后再打死父亲。

父亲一看打也打不过,跑也跑不了,就绝望了,于是把母亲挡在身后,准备装完最后一把男子气概给这个小女朋友留个好印象,然后就乖乖领死。

没想到这时候小舅闻声赶了过来,他见大事不妙,急中生智,先是大喊一声把街坊四邻都吵醒了,然后又果断把水搅浑,把父亲半夜翻墙的定性从入室盗窃犯降格为上门私会的穷汉,继而再自作主张地说要和父亲以射箭为比试项目,来一场比武定亲,并扬言让父亲输了以后就老实滚蛋,别再来纠缠母亲,实际上却是准备在比试过程中放水,让父亲获胜,逼姥爷就范。

姥爷本来不想答应,但没想到他们这一对姐夫和小舅子还挺有默契,仅凭眼神交流就互相弄懂了意思,然后一唱一和地弄得姥爷想不同意但说不出口。加上我小舅的射箭水平在平城也是很有名气的,据称十几岁的时候就蝉联过好几次全市冠军,所以姥爷觉得小舅赢过父亲也没什么问题,于是就答应了,结果就着了他们的道:

第二天中午,小舅在城外的靶场,当着一千多个围观的人的面,输给了父亲,还是被反超那种,整个平城都被轰动了。有这么多人作证,姥爷无法食言,最后气的打了小舅一巴掌,然后含恨把母亲嫁给了父亲,还赔了一大笔嫁妆,也就是后来父亲起家的那笔本钱。

在故事的结尾,小舅很得意地说姥爷的那一巴掌奠定了他现在的官位和爵位,所以挨得不亏,不过我们都知道小舅是个有真本事的人,就算没这事也会混得不错。

我们在回去的路上经过仔细讨论,认为父亲翻墙这事儿应该是真的,因为有一次我们家扩建府邸,要拓展外墙,负责监工的大哥一贯好大喜功,竟仿效太姥爷,让人把墙也砌到了两丈多高。墙砌得差不多的时候,父亲正好从旁边路过,看着这么高的墙,面露不悦,停下来对大哥呵斥到:

“X,你把墙砌这么高干什么?弄得跟你姥爷家似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