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北齐帝业 > 第四章落子!

北齐帝业 第四章落子!

作者:拙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6-18 19:41:21 来源:转码展示1

天地昏暗,一灯如豆。jiujiuzuowen昭阳殿内,高纬跪坐在一张乌沉沉的矮桌之后,一边扶额,一边翻看批阅这半个月原主留下的没有批阅的奏折和军报。堆积的如同小山一般高。半个月不上朝,北齐就已经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地方官吏不敢自专的,发上来,希望朝廷决断,朝廷内部也有许许多多的事要等皇帝点头,什么国库亏损了,什么官员调动了,弹劾那个官吏贪赃枉法啦,请求皇帝将其斩首啦等等等……统统都要上报给皇帝知道,要知道小学生半个多月不做作业,等着要补的时候也是欲哭无泪呢,更何况是每日都源源不断往皇宫里大车小车运送的奏折……

高纬终于明白为什么古代这么多的帝王都热衷于当个昏君了,这么多的奏折山一样倒腾在你的面前,你就是个传说中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铁人也会惊呼一声“卧槽”的吧?

事实上高纬也真的生无可恋的吐槽了一句“卧槽”,而后听到那个脸上的褶子可以把眼睛给埋起来的老太监淡淡的回了一句:“这些是这个月下旬的奏报,最近几天的奏章还没有呈上来。”之后,他简直都开始怀疑人生了……如果现在是一个太平盛世,他觉得自己当一两年的昏君应该也没有什么关系……

然而他不能,北齐没有几年了,现在的高纬要抓紧一切机会逆天改命!

他短暂的烦躁之后马上就投入到了这无聊的奏章之中。高纬的国文水平还是相当不错的,文言文是小意思,当初高考的时候用文言文写作还拿了满分作文,而且特别擅长文言文的翻译,也掌握了大量的典故,对一些特殊的语法问题也很熟悉,所以这通篇通读下来也不觉得很吃力。

就是有一点很郁闷,这个年代的官员写奏章的时候——尤其是在给皇帝写奏章的时候,老喜欢先拍一大段的马屁,用的还是战国到两汉时那种歌赋之类的形式,用了许许多多的典故,看得高纬顿时觉得“书到用时方恨少”。而且这些文章他居然看不太懂,罕见的对自己的古文水平变得不自信起来……“这都什么花里胡哨的?”高纬嘴里嘟囔两声就直接跳过看正文内容了。老实说他对这个时代的古诗赋没有什么研究,也不会欣赏,虽然都是在拍马屁,可他却看得眼晕,没有一丝舒爽的感觉。

还好正文内容让高纬再次找到了感觉,马上正襟危坐,提起毛笔,聚集全部的精神高速批阅起来。高纬前世就在国家部门工作,短短四年被提拔到处级干部,其工作能力也是受到赞赏的,处理起这些奏章来倒也没有花费多大的功夫,结合原主的记忆常识还有前世积累的见识他很快就对下面呈上来的这些“难以判断”的事情做出决断,其实批阅奏章也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难,上奏要钱的,先考虑一下他的这个“项目”值不值得搞,确认之后,查看一些府库的账目,斟酌拨付下去,伸手要人的,也简单,原主虽然是一个昏君,但是所有新老官员的任命还是要经过他的诏书的,因此有些印象,只要绕开那些官声不好的,把一些考评好的官员安插在合适的岗位上即可。至于断案……那就更加简单了,证据确凿的可以直接判,虽然还要考虑背后的政治影响,可是也是很简单的一件事。至于证据不足,有捕风捉影嫌疑的,则驳回,勒令查清原委。至于一些媚上的官员,言所辖之地有祥瑞现时的,高纬则哭笑不得的写上几个大字“朕知道了”……

文案上的奏折流水一般撤换下去,又流水一般的送上来,高纬这一天忙的脚不沾地,连水都顾不得喝上几口,饭都是在批奏折的时候吃的,不仅是他的随身小太监,连那个从来都僵尸脸的老太监眼中也闪过惊诧之色。

这个主儿以往和他的父亲一样,都是看到奏折就头疼的,现在怎么忽然转了性子,变得如此勤政?他瞥了一眼小太监,见小太监并没有察觉到主上如此的转变有什么不对,反而傻呵呵的帮着搬运奏折,累得气喘吁吁……老太监默默的扭过头去,浑浊的老眼中闪过一抹自嘲之色,觉得自己真是关心太多了,主上变得勤政不好吗?半截身子都要入土的人了,还关心这些跟自己没有关系的事……

直到深夜,高纬才把奏折给全部批完,此时已经是月上中天了,皎皎的月影撒在皇城中,铺下一地辉光。高纬嫌弃大殿里的地龙热,憋闷,于是命人打开大殿的门,此时一幅银装素裹的景色正好映入高纬的眼帘。

凉风吹着高纬的脸,并不冷,反而有一种很清爽的感觉,让高纬因为高强度工作充血的大脑还有被地龙被熏热的发胀的脸顿时舒服了很多。

高纬慢慢喝着一杯温热的水,片刻的休憩之后,脑子里快速的计算着今天的心得。

总的来说,今天很累,这是不争的事实,足足一车的奏折批完他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但是收获同样是十分巨大的,就片面而言,他已经充分了解了这个帝国的运行方式还有基本构架,主要统治阶层,那些具有影响力的人物等等等等,结合上一世的经验,他毫不费力的就迅速的对这个帝国有了一个初步的判断,综合国力呀,武备呀,还有钱粮财帛呀等等这些都可以从这些奏折里的内容中初步反应和整理出来。

这些都是高纬必须要了解的,想要挽救北齐这个正在走向崩溃的马车,首先他得要了解这个帝国,才能够找出其中隐藏的弊病,然后彻底根治,就算有些举措已经来不及,但至少也可以给这个已经虚弱至极的帝国注入新的活力。时不我待呀!

作为一个理性的人,高纬自然不会太过于盲目自信,以为自己穿越户就是来救世的,这不是自信,而是自我催眠。一旦他真的那么想,那么他也就完蛋了。

要知道,“历史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句话在数千年的历史中被验证是至理。所谓天下大势,之所以要在前面冠以一个“天下”二字,并不是为了吸引眼球,而是为了说明这种随着时间发展而不断改变的“势”会对整个天下产生难以估计的影响。这种“势”是可以变化的,也许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就会使历史的马车偏向一个未知的角度。

比方说,现如今,自从司马氏式微,五胡荼毒中原,天下已经分裂了很久,经过几代更迭,已经变成了以北周、北齐、还有南陈为主旋律的天下之争,南梁只剩下一隅之地,不足为虑。南陈虽然富足,可是军力远远不如北方二朝,所以自保有余,却无力争夺天下,因此,最终整个天下的有力角逐者依然是北齐和北周,二者之间一定要分出胜负不可。

那么问题来了,建国时期北周的国力是不如北齐的,而不过短短几十年,情况却倒了过来,变成了北周压着北齐打。虽然北周成势时间尚短,可也足够对付北齐了。这种“势”的差距并不是北齐多打几场胜仗、多杀几个奸臣就可以挽回的,那也实在太天真了,崇祯皇帝不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吗?要想对抗北周,甚至反超,就一定要在中枢——在北齐本身——完成彻彻底底的变革!来让这个虚弱的国家机器重新焕发生机,脱胎换骨!

北周积累了“势”,那么北齐也可以积累“势”,只要北齐的“势”可以迅速壮大,那么这历史格局未必就不会改变……

高纬眯起眸子,将杯中温水一饮而尽。

那么,现在他就要好好考虑怎么救北齐,如何救北齐了。高纬思来想去,觉得当务之急,是要迅速树立自己的政治威望,建立起一个完全听命于自己的幕后势力!而他要砍下的第一刀也已经选择好了目标,正是身为尚书左仆射、侍中的和士开!

和士开和原主想来关系密切,原主之所以可以继承大统和和士开的帮忙有莫大关系,自己的这第一刀砍在和士开身上,他绝对想不到!

既可以除去在朝堂上权柄很重的奸臣,又可以拿和士开的人头立威,让一些忠义的朝臣归心,不管从那个角度来说,这都是一笔很合算的买卖。不过,原主终究是荒唐惯了,只依靠他自己的话到时候恐怕孤掌难鸣,他还需要一个盟友,或者说,打手……

高纬将压在镇纸下的一本奏章拿出来看了一眼,落笔的最下面赫然写着“臣高睿拜上”。

“赵郡王高睿……”高纬嘴里慢慢的咀嚼着这个人名,高睿这个人高纬自然是知道的,这是北齐皇族宗室,神武帝高欢之侄,说起来算是与高纬血脉颇近的皇族了,高纬得叫他一声皇叔。这样的身份在北齐朝堂上自然是很有分量的……高睿是尚书令兼太尉,这样的分量职权去抵挡和士开和胡太后也勉强够格了。

这本奏折是高睿弹劾和士开的,要知道和士开可是两朝帝王的宠臣,平常人只能巴结,绝不敢得罪,可这封奏折却对和士开毫不客气,直指他是一个奸佞小人,就差捅出他还是胡太后的奸夫那层窗户纸了,字里行间颇有愤慨之色。

高纬知道高睿这个人向来和和士开不对付,水火不相容,用这个人来扮倒和士开或许可行……那要不要再拉上几个人更保险呢?高纬想想,很快否定了这个方案,这是他的第一仗,许胜不许败!少一个人知道,那便多一份保险……

刚刚考量完,小太监就踩着小碎步上前,躬身道:“陛下,刘桃枝觐见……”

高纬眼睛马上亮了,“传!”刘桃枝迈步上前,走路的时候一点声音也没有,在烛火映照下更添了几分阴冷的气息,他也不言语,单膝跪地,把一本厚厚的卷宗呈上。高纬拿过扫了一眼,合上,丢还给他,笑道:“干得好,把这些东西给赵郡王高睿送过去,把这个奏折也还给他,他会明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