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被迫和亲之后 > 第3章 第 3 章

被迫和亲之后 第3章 第 3 章

作者:小菜清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15 00:21:59 来源:文学城

北魏有祖训,除了太子住在东宫,其余皇子若无敕令,一律住在宫城东南的皇子所,成亲之后再另行开府。

现任魏帝有六个儿子,太子与二皇子已婚,所以目前皇子所还住着四个皇子。

崇明殿暖阁灯火通明。

拓跋纮坐在桌案前,正专心处理着军务,两国和谈了,战场上退下来的伤兵亟待安抚。

阿史那浑与邱穆陵河守在殿外,随时等待差遣。

邱穆陵河向来性子跳脱,早就被矮炕上巴掌大的锦盒吸引了目光。

红色锦盒里铺着细密的玉色绒布,而绒布正中躺着一只黑章扳指,在烛火的映衬下闪着幽暗的光泽,一看便价值不菲。

他好奇的朝阿史那浑使了个眼色:“是方才昭阳宫那边送过来的?”

阿史那浑瞥了一眼,没有做声,算是默认。

邱穆陵河诧异,“皇后娘娘倒是大方,这没办成也有谢礼?”

说罢,朝着帘后正专心处理军务的主子努了努嘴,“只是殿下当真是为了皇后娘娘才那般向陛下进言的么?细细想来,那瑶华公主也怪可怜的呢。”

他的话真的很多,阿史那浑没好气瞪了他一眼,张嘴堵他,“要不你亲自进去问殿下?”

邱穆陵河缩了缩脖子,虽然心中着实好奇,但给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啊!想起宴上见到的公主,虽则面纱半遮,但不难想象确实是个国色天香的美人,今晚上没少被惊吓到,也不知魏帝到底是如何打算的?

看他这样子,保不准想到哪里去了,阿史那浑提点道:“你看她可怜,她好歹是金枝玉叶的公主,比起战场上流离失所的孤儿寡母,已经好了不知百倍千倍,你可知那时候陛下已然动了杀机?若非殿下想要她死,陛下也不会给她开口的机会,那句话若当真从陛下口中说出来,才是毫无转圜的余地,所以她已然是幸运了。”

邱穆陵河只是性子跳脱,不代表他傻,只要一提点人就反应了过来,感叹道:“也算她聪明,自己抓住了机会,唔,这还是咱殿下第一次失算呢,这阴差阳错的,好在皇后娘娘那边也没多想......”

阿史那浑用看傻子的目光看着他,却也没有再接话。

想着帘后那个岿然的身影,运筹帷幄的殿下怎么可能失算?只怕殿下压根就没想过要阻止这场和亲,只是有些事情他也不明白。

正当他想得入神,帘后突然传来“咚”的一声,是印章落地的声音。

两人对视一眼,赶紧走了进去,待看见桌案上摆放得整齐一致的虎符与印信,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

看人进了来,拓跋纮站了起身,吩咐道:“收起来,明日一早,阿史那浑随我去趟太极宫。”

邱穆陵河闻言,忍不住大惊失色,“殿下,您这是当真要将天策军交出去?”

自两国和谈,魏帝虽然未曾提过,但朝上已经有几次谏言,那都是群最会察言观色的,若是没有魏帝的默认,他们是万万不会提一个字,他一心给太子铺路,母族高贵的二皇子也是说扔就扔了,更何况他们殿下?过河拆桥甚至不需要有任何负累。

拓跋纮拨弄着腕间金刚菩提手串,定定“嗯”了一声,菩提子在灯下泛着红润明亮的光泽,而其中却有一截灰灰白白的东西,看着格外突兀,像是某种动物的骨头——或是人骨?

因得背对着,邱穆陵河看不清楚他的神情,只直觉殿下心头不痛快,他十分气愤:“战场刀枪无眼,殿下经营数年,多少次差点把命交出去,陛下倒好,说收就收,也不怕金尊玉贵的太子闪着腰。”

这一次阿史那浑没有阻止或者斥责,因为说的是实话,他们心里都憋着一口气,但偏偏也没办法。

“好了,这样的话在我面前说说就行了,”拓跋纮倒是淡定,回身叮嘱,“估摸着交了虎符他会象征性给我安排些差事,到时我会自请去南山围场,你俩什么都不管,嘱咐好人就先回家里待着。”

“殿下......”邱穆陵河还待再说,却被自家主子眼神给制止了,他只得将那句不愿意给硬生生吞了回去。

围场在邺城城郊南山,去了那里相当于暂时远离了北魏的政,治中心,殿下好不容易从那边回来,却又就这么回了去,一时间两人眼中都有些不甘与愤懑。

阿史那浑斟酌着,“殿下,是否需要属下去探探叔父的口风?”

他出自北边突厥贵族,魏帝的心腹侍卫统领阿史那尔是他的亲叔叔,说不得这事儿还有转圜的余地,听了这话,邱穆陵河也充满希望的看了过来。

拓跋纮却摇了摇头,神色从容,“先别打草惊蛇,父皇那里我自有应对。”他的口气像闲话家常一般,却带着说不出的从容与笃定。

也是,殿下想做的事情,何曾失败过?两人虽则忐忑,到底对自家殿下的信任占了上风,只是也并没有立刻下去。

看他俩这样子,拓跋纮眉梢微挑,“还有事?”

邱穆陵河看了眼阿史那浑,不想顾及他的眼神警告了,有些话他不吐不快:“殿下,您在宴上说那番话是故意的吧?您为什么不阻止和亲?这样就不用将虎符交出来了,陛下又敢拿您怎么样?现在这样对您有什么好处?”

其实问完他就有些后悔了,殿下向来是个狠人,哪一次不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偏偏也从未失手过,当初不正是看中这一点才背着家里死心塌地的追随的么?

几人这些年出生入死,殿下不摆主子的谱,但是不代表他们可以不把自己当下属,阿史那浑朝着拓跋纮抱歉行礼之后,赶紧推搡着邱穆陵河退下。

指腹传来粗粝的触感,拨弄菩提子的手一顿,为什么?有何好处?

正面跟皇帝叫板,那是傻子的才选的路,得流多少血?南唐虽软弱,到底古话说得不错,比如“以退为进”,“四两拨千斤”。

这个四两......杀不得,留不得,父皇会将她安置在哪儿呢?

想起太子这些日子没少在南唐使臣们下榻的驿馆转悠,拓跋纮薄唇起了一个浅浅的弧度。

不知为何他十分看好那个女人,她确实有狐媚惑主的资本。

且看看到底是父子情深,还是红颜祸水。

*

夜渐渐深了,宫宴散去,皇城也慢慢安静了下来。

魏帝却并没有休息,他站在高高的丹陛之上,凝神眺望这片陷入沉寂的红墙碧瓦,十二白玉珠串的冕梳微动,袍角蔽膝在夜风下翻飞。

半晌,他叹息一声,半侧向身后,“阿史那尔,你说朕该如何对他?”

在这个天色将明未明的时刻,年逾不惑的帝王须发泛着灰白的色泽,他早已不再是那个驰骋疆场的雄主,松弛的面皮与凸起的腹部昭示着这具身体已养尊处优多年。

但余威仍在,阿史那尔不敢小觑,他深知帝王阴翳的双眼下那寒光毕露的时刻。

两人之间的默契已经近二十多年,不需要任何暗示,他知道他口中的“他”说的是谁。

“四殿下是陛下的刀,受陛下所指。”

答非所问,魏帝抬起了粗粝的大掌,厚茧正褪着一层层的死皮,他说得更直白了,“朕老了挥不动了,这把刀如今也不听使唤了。”

阿史那尔心中一震,斟酌道:“陛下说笑了,刀不听使唤,比破铜烂铁不如,不见天日是它永远的宿命,四殿下的一切都是您赋予的,他又怎会怎敢违背您的意志?”

听了这话,魏帝却并没有真正痛快起来,整个人透着一股难以言说的狠厉肃杀,“朕今日是当真动了杀心,太子若是能有他一半,朕也不会选择跟南唐和谈了。”

这话没头没脑,若是常人定然听得一头雾水,但阿史那尔却明白得紧。

按照魏帝的性子,在太子跟三殿下妄图抢夺那个女人的时候,那瑶华公主就已经是个死人了。

和谈算什么?十三个州府的嫁妆已经到手,南唐那群软蛋还敢为了个公主跟北魏翻脸?甚至最好是翻脸,魏帝老骥伏枥,要不是不想四殿下在军中的威望更高,只怕打到东都也绝不手软。

可惜他钦定花大心思培养的太子并非是个能开疆扩土的明君,打过去也守不住,不若趁着联姻再磨砺两年,再扶植一下羽翼。

铁血帝王也有慈父心肠,阿史那尔是明白这些心思的,宽慰道:“太子殿下会明白您的苦心的。”

听了这句,魏帝忍不住冷哼出声,“呵,他现在只怕正生气朕出尔反尔没有让他纳了那女人呢,看看他,堂堂太子竟然跟胞弟抢女人,帝王权术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有哪一点像朕?!”

他年少御极,一心大业,女人对他而言不过是华服点缀,可有可无,偏偏他寄予厚望的太子一点不像他,倒是那个狼崽子,有几分他年轻时的狠辣。

尽管已经跟了魏帝多年,太子如何也不是他一个臣子可以评价的,阿史那尔转移话题道:“那陛下打算如何处置......瑶华公主?”

魏帝指尖敲击着腰间的金玉大带,发出“叮叮”的声响:那罗延说得没错,那女子确实娇媚,他倒不惧自己心性不坚,只是前朝不是没有例子,留在宫里多少是个祸事,没有必要。

杀又杀不得,留也留不得,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了。

*

宫宴之后,使臣们回到驿馆才发现公主的一应用具被搬到了宫中,瑶华公主被请留于棠梨宫,魏帝虽未明确册封,但棠梨宫乃宫妃之所,这意思颇值得玩味。

总不能一直不给个准话,相信差不多就是这两日了,不管是魏帝还是太子拓跋赫,使臣们均盼着公主能用尽一切法子,成功上位,将盟约踩实。

宫人侍婢们步履轻快的收拾着装饰着,以期以最美的姿态迎接帝王,沉寂已久的宫殿忽然变得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阮阮任她们拆卸着发髻,默默看着铜镜里的云鬓花颜,心里说不上是什么情绪多一点。

榻还未坐暖,外间倏地传来一阵喧哗,殿门被轰然推开,来的不是魏帝,而是宫廷禁卫与传旨大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