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被流放后我在西北开医馆 > 第3章 第 3 章

被流放后我在西北开医馆 第3章 第 3 章

作者:嘻嘻99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7-16 01:20:01 来源:文学城

寮里的读书人们在那里高谈阔论,抨击朝政。

在茶寮的东南角,两个高大的男子坐在桌前喝茶。

那两个男子气质铁血,看着就不像是读书人,倒像那刚从战场上厮杀回来的将领。

他们来了茶寮之后,也不说话,只坐在那里一边喝茶一边吃着点心。

待到听到一个中年男子说到王珩大人的时候,其中一个气质更为出众的男子就动了动眉毛。

他假意在喝茶,其实在竖起耳朵仔细听那一群读书人说话。

“王珩大人怎能和那天生软骨的韩首辅放在一起,那韩首辅被逆王拿着刀一吓就立马答应要为逆王写即位诏书,咱们王珩大人可是宁死不屈的。”中年男子说完话后,另一个像是知道些内幕的男子抱了抱拳道。

王韶光在听到这男子说父亲宁死不屈的时候,心中一紧。

“王珩大人实乃天下读书人的楷模,咱们一定要为他声张正义才是呀。”一个明显年轻一点的声音,慷慨激昂的道。

或许是这年轻人的话说到了在场读书人的心里吧,他们竟然商量着要联合这城里的学子们一起去街上游行,为王珩助威。

王韶光听后,险些急出了一身冷汗。

若是那些士子们真的这么做了之后,反而惹恼了逆王可怎么是好?

就在她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她身后的一个年轻男子低声道:“这些读书人还真有意思,竟能想到游行示威,不过那位虽然之前有不轨之心,但他也怕被骂的太狠。这些读书人们一游行,他身边的姚先生再一劝,王珩说不定能活下来。”

这男子的声音其实压的很低,奈何两人坐的近,王韶光的听力又好,所以她竟是听清楚了这男子说的全部内容。

王韶光觉得这年轻男子定是认得逆王的,她很想扭头和这年轻男子搭一搭话,问问他是不是知道一些她不知道的事情。

可这年轻男子已经在王韶光低头纠结的时候,和随从一道离开了。

王韶光是坐在二楼角落里的,她轻轻探身,透过那窗户往外看。

正好,就看到两个身形高大的男子从茶寮里走出来。

他们径直去了停在茶寮对面巷口的一处马车旁。

那个身着玄衣的男子一掀帘子上了马车,另外一个男子则坐在车前室,同一个车夫打扮的人坐在一起。

眼看着这两个人离开自己的视线后,王韶光收回了目光。

她幼弟王言瑾自听到那些读书人说要为父亲情愿后,目光中就带了些虑色,只是她们现在毕竟在外面,有些话也不太好说。

等离开茶寮,走到那偏僻无人的小道上的时候,王韶光把刚刚那年轻男子说的一番话告诉了王言瑾。

王言瑾虽然年仅十一岁,可他自幼早熟,生性聪慧,不过略一思衬,他就听懂那男子话里的意思了。

虽说父亲拒不写传位诏书,可自古以来政权都是从兵权里出来的。

逆王已经控制了京城和京畿周边地方,登基不过是迟早的事罢了。

此乃其一。

其二就是,他这几日在外打听消息时听说,逆王攻打下京城后,就已经派了兵士去各地藩王处,让他们把各自世子送到京中为质,就连那已经被先帝罢黜的武王家的世子都没有放过。

他这么做为的是什么,不就是担心各地藩王会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进京嘛。

逆王虽然做了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可他之前一无所有,做事自然有种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意味。现在就不一样了,他视自己如珍宝,做事自然就有了顾忌。

对于他来说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坐稳屁股下的那把龙椅,压住那些想要趁机冒头的藩王。

所以他必不会在此时得罪这全天下的读书人的,不然他就是四面受敌了。

王言瑾把自己的猜测告诉了王韶光,王韶光听他说的有理,便也觉得若是那些读书人真的愿意为父亲请愿,父亲或许可能会被平安放出来。

姐弟两人想通了其中关窍后,便一直注意着外面的动静。

约莫过了两日后,她们就听人说,一群士子们在顺天府尹外请愿,要求逆王放了王珩。

......

皇城内

顺王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看着下首那几个动也不动坐在那里的老臣,心中极为的厌恶。

“你们还是不写吗?”顺王脸色阴寒的问道。

王珩等几个内阁臣子全都闭着眼睛,动也不动的坐在那里,似是没有听到顺王的这一番话。

顺王面色一窒,他刚要说话,就见自己的幕僚姚先生从殿外快步走了进来。

对这位辅佐自己成事的幕僚,顺王还是很尊重的。

他站起来和姚先生一起走到了殿外。

姚先生和顺王说了学子们游行请愿的事情。

顺王气的脸色胀红,他刚要发作,就听姚先生道:“陛下,如今藩王世子们虽依次入京了,可那些藩王还在封地。若是再拖下去,只怕会变生不测呀。”

他说起这个,顺王就顾不得旁的事情了。

他又何尝不知道此时应该尽快登基才是正理,可他做的是亏心事,就总想得个正名。

只有内阁几位阁老联名写下即位诏书,他的声名才能好上一些。

偏偏内阁那几个老臣,特别是那个王珩,倔的跟头驴似的。

他为了显示自己的诚意,单把王家人从内狱里放了出来,想要借此打动王珩。

哪成想王珩竟不为所动。

要不是姚先生说,他要是再把王家人关进去,王珩就更不愿意写诏书了的话,他早就把王家人再关进内狱了。

姚先生看顺王面色纠结,哪里能不知道他的想法。

可他之前不是没劝过顺王,只是顺王不停罢了。

他觉得顺王此事的紧迫感还不是那么强烈,便不再劝他了。

等火候到了,顺王知道着急了,他再劝就有用了。

姚先生评估了一下局势,觉得火候已经到了,就对顺王道:“王爷留给我们的时间确实不多了。草民私以为此时不是讲究名声的时候,及时登基方是正道。再有草民还要说句大逆不道的话,陈王殿下虽是您的亲弟弟,可这皇位的诱惑比天还要大。况且殿下手上还有那么多兵马驻扎在京里,若是他被人撺掇着起了异心,到时这事情就难以收场了。”

姚先生说完这话后,顺王的心中就是一紧。

他忙道:“先生说的对,之前是本王着相了。本王确实不应该再为了这些虚名和那几个老臣较真了。让韩首辅拟诏书吧。”

说到最后的时候,顺王的眼神坚定了起来。

“至于那几个老臣,就杀了吧。”顺王愤愤的道。

姚先生闻言欲言又止。

顺王是知道姚先生想保住那几个老臣的,可他实在不忿那几个老臣不将他放在眼里。

他想假装没看到姚先生的表情,却也担心自己会因此做出什么覆水难收的事。

“先生为何不肯要我杀那几个老臣?”顺王终于愿意虚心请教姚先生了。

姚先生见他态度对了,也对他吐露了实情:“草民不让陛下斩杀那几个老臣,是因为他们,特别是王珩大人,是天下读书人的楷模。若是您杀了他们的话,只怕那些读书人就不愿为朝廷效力了。到那时,陛下又靠谁来处理朝政,惠及地方呢。”

姚先生这一番话是完全站在顺王的立场来说的。

顺王之前还不信那些读书人会如此有风骨,可他入京这段时间,已是眼看着五六个御史都碰棺撞死在宫门口了。

他想了想姚先生的话,觉得自己是即将坐拥天下的人了,为了几个老臣得罪全天下的读书人也不值得。

顺王点了点头,于登基后放王珩等人出了宫。

只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当时的顺王,现在的皇帝,下旨将王珩在内的几位老臣分别流放西北、海南等地。

此时,王家老夫人的身子已经差不多恢复,可以下床走动了。

她听自家儿子说,她们全家要被流放西北了,就老泪纵横的道:“好,好,流放西北好,只要一家人完完整整的在一起,到哪里都成。”

已被剥去了诰命头衔的王太太也边擦眼泪,边点头附和婆母的话。

因为宫变一事显得略有些沧桑的王珩,看着自己的母亲妻子儿女们,心中五味杂成。

不过等等......

“丽娘怎么回来了?“王珩看到自己已经出嫁的侄女王丽娘后,心中就是一惊,一个猜测在他心头浮现。

王丽娘起先还忍着泪意,见叔父问她,就拿着帕子擦眼泪道:“徐家把我给休了。”

什么?

饶是王珩养气功夫不错,听到这一番话,也是心神震荡。

他看王韶关等人一副毫不意外的模样,就问王太太:“这是怎么回事?”

王太太红着眼眶把王丽娘被休的经过告诉了王珩。

那是王韶光姐弟从茶寮回来等消息的第四天,彼时士子们已经堵住了顺天府衙门在的那条街。

王韶光姐弟外出打探了一下街上的情况后,回来时已是过了午饭时间。

两姐弟为了省钱没在外面买吃食,肚子饿的咕咕直叫。

好在张妈妈给她们留了饭,虽然只是最简单的馒头咸菜和稀粥,可对此时的王韶光姐弟来说,这些东西比山珍海味还要珍贵。

两姐弟刚吃完饭,就见王丽娘左手牵着大女儿,右手牵着小女儿哭哭啼啼的走了进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 3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