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北顾 > 第十六章 既见君子,我心则喜

北顾 第十六章 既见君子,我心则喜

作者:嘉棠七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11-22 12:50:52 来源:转码展示1

玉符河边与桥上都挤满了游人,众人都点上了花灯,灯上附上心愿,让自己的心意随着花灯直达上天。子晦也拿着一盏灯,背过身子悄悄在写字。

“子晦所求何愿?让我瞧瞧。”辛绩问道。

“这心志是上达天听,神明所见。”子晦急忙藏起花灯于身后,“凡人瞧见怕是不灵了。”

“行,行,不看就不看。”辛绩气呼呼地拽着竹青去放花灯了。

党怀英与辛弃疾各自很有默契地点上了花灯,也不去探究对方的心意。夜空因上元的花灯而灿烂透亮,一眼望去,火树银花,斑驳相交。辛弃疾立于玉符河的桥上,眼见着花灯鎏光飞舞,听着玉箫声悠远回荡。

“咻···”带着尖锐的破空声,呼啸着划过夜空,一连串烟火“嘭嘭嘭”地响彻云霄,七彩烟火华丽炫目,从空中散落,如坠入凡尘的流星。游逛的行人皆驻足观望,不胜欢欣。

烟火过后,夜空中的花灯却犹为夺眼。东风吹得花灯飘曳着,在空中如舞蹈般。一盏花灯随着东风飘过辛弃疾的前方,灯上面只有两句话“菁菁者莪,在彼中沚,既见君子,我心则喜”。辛弃疾瞳孔放大,脑海中万般丝绪乱涌作一团,三步作两步跑下桥,叫住辛绩:“世杰兄、十二哥,看好子晦同竹青。你们先回,不必等我。”说完,顺着花灯飘来的方向追回去。

迎来过往的马车人群里,嬉笑打闹声不绝于耳。辛弃疾走慢了,怕追不到那小娘子,走快一点,又怕错过了她。想来,寻觅简直如猫爪挠人心窝,不论是寻物还是寻人。

辛弃疾寻着寻着,渐渐地走到玉符河上游,来往人流不似玉符桥一带众多,灯火也是稀疏阑珊。此时,前方的一个浅杏色衣衫背影,跟枯塘边的那小娘子重叠了。辛弃疾思定后,以极快的速度飞奔向前,行至浅杏色衣衫女子前面约莫一丈远。他压住心中的狂喜,闭上眼,转过身,杏色身影越走近越清晰,辛弃疾的嘴角也慢慢上扬,眼中犹如繁星点点。他缓缓开口道:“又见面了,真是有缘。”

许陵苕呆在原地,她心知既来这历城总归会遇见那人,却不曾料想,刚刚才放的花灯,神明马上就实现她的祈愿。许陵苕掉转头,右手摸摸脸颊,心中甚是懊恼:早知如此,真该穿那身鹅黄的衣衫,好歹也明艳动人些。

辛弃疾万不知许陵苕此刻内心波涛起伏,眼角的光有些散落。“难道我面目粗鄙,吓着你了。”

闻此,许陵苕扑哧笑出声来,他还是那样可爱,如同第一次遇见般。她便往前走,离辛弃疾更近一些,说道:“你如若是面目粗鄙,那全天下便没有好看的男子了。”

辛弃疾脸微微一红,“你贯会哄人。”两人一齐跺步,走到玉符河畔,眼睛虽是望着空中的花灯,心中却是各有各的思绪。

“你为何会来历城?”辛弃疾侧过头问道。

“来投奔亲戚的。”

“你那位亲戚姓甚名甚,住哪?我帮你打探打探。”

“此等小事无须劳烦辛公子,”许陵苕回道,然后从怀中拿出一方手帕,递至辛弃疾跟前,“你的手帕,我已清理干净,物归原主。”

辛弃疾伸手接住手帕,原本他的手帕是素色的,现在角落却多了显眼的黄赤色线。辛弃疾打开手帕,瞧见角落里有一朵凌霄花。

“手帕此处有破损,我才缝了几针,你别误会。”

辛弃疾把手帕叠得整整齐齐,放入怀中,低头的一瞬,嘴角竟扯出一个好看的弧度。辛弃疾的手摆弄着衣边,良久,才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原是元旦那日在街巷中扑得的那支叶形簪。

“这个送你。”辛弃疾最终还是把簪子递至许陵苕跟前,眼神却不敢看着她。

许陵苕没想就接过了簪子,低着头细细摆弄着:“为何要送我?”

“就是想送,哪还有什么缘由。”

“那你怎知今天会遇到我?”

“我每日都随身带着。”话一出口,便觉太唐突。“你别多心···”

本来听着前一句话倒让人挺开心的,后面那句简直是狗尾续貂,许陵苕有些恼怒,使劲拽着那簪子,捏得骨节发白,“你原是想着送其他女子?这簪子还给你,我不要了。”

“除了你、娘亲,那些个同宗姐妹,我哪还识得其他女子。”辛弃疾急急否认,“自元日起,我便天天携着它,思忖着如若哪天再见着你···定要送给你。”

“那我便收下了。”许陵苕把发簪插入发髻中,“这类女子饰物,你以后可别随便买,随便送人。”

“那送什么物件好?”

一声冷哼传出来,许陵苕气鼓鼓地回道:“送刀、送枪最妙。”

栖风楼二楼,吕雍之倚在栏杆处远眺北方。“主上,早些歇息吧,明日便要起程赶回中都了。”

“乌延谟,我刚刚放一盏花灯,也不知神明能否看见。”吕雍之收紧了外披的大氅,“宋人的花样还真是繁多。”

转眼上元节已过去数日,党怀英已同辛弃疾约定正月二十起程赶往中都赴考。这几日便都没有联络,只是各自在家收集衣物,温习书卷。

上元节翌日,子晦就借口送还竹青的花灯去往许陵苕家里,许是要离开历城了,心里头颇为不舍。

黄昏了,辛弃疾的书房内也燃上了烛火,辛赞进来屋内。

“祖父。”辛弃疾起身,迎上去。

辛赞摆摆手,拉过辛弃疾坐到书案前的椅子,“疾儿,此去中都不可忘却初衷,行事更要处处谨慎当心。”

“祖父不必过于忧虑,孙儿自是比三年前更沉稳老练。”

这么多年,有多少北方人士同辛家一样,背负着屈身事敌的恶名,心怀“鬼胎”,做着金朝的官儿,却总在搜集消息,寻找时机,盘算着能够反戈一击,给金朝以最狠的打击。风险偌大的谋略,还要承受骂名,辛弃疾如此年纪便担起这般沉重的使命,想来也是叫人敬慕与心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