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半糖微醺 > 第15章 第15勺糖

半糖微醺 第15章 第15勺糖

作者:喻言时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0-05-21 05:27:08 来源:转码展示1

第15勺糖

沈书鱼眼眶泛湿,内心无比感动。zuowenbolan十年了, 整整十年了, 想不到老板娘竟然还记得她, 也还记得她喜欢喝珍珠奶茶。

高中三年, 沈书鱼是这家店奶茶店的常客, 喝了三年的珍珠奶茶, 和老板娘混得很熟。

十年过去,沈书鱼早已不复当年的模样, 可是老板娘却分毫不差。岁月善待她,她还是那么年轻, 一如当年。

“姐姐,好久不见!”沈书鱼心中感慨万千, 千言万语却只化作这么一句简单的问候。

老板娘笑容温婉,“是啊,好久不见!”

当年她出国的时候,走得很突然。除了余梦溪, 她谁都没有告知。自然也就没能和老板娘好好道别。

最后一次见老板娘还是在高考那两天。理科生在一中考试, 文科生则去二中考。沈书鱼留在本校考试。

高考那两天, 老板娘每天都给她做一杯珍珠奶茶, 免费请她喝,给她加油鼓劲。

离开的时候,她就总想着能再回来看看。可惜每次回国她都被自己的胆怯所击败了。她不愿意去触碰那段惨痛的回忆。所以也就不愿意回一中故地重游。

十年没见,两人全然没有任何陌生感。只不过两人都格外感慨。

她们随意攀谈起来,说了说各自的人生。

“我听说你出国了, 什么时候回来的?”

“前不久刚回来的。”

“这么多年没见,越来越漂亮了。”

“姐姐你也没变啊,还是那么漂亮。”

老板娘摸摸自己的脸,“我是被生活拖累的女人,不行了,都老了。”

沈书鱼甜甜地笑,“在我眼里姐姐永远十八岁。”

老板娘被她逗笑,“你这丫头嘴甜,专会哄人开心。”

“我都没想到你这店还开着,都这么多年了。”

“一届一届的学生从一中走出去,而我的店却始终开在这里。我和一中有感情,不走了,一直开下去。”

老板娘说完就招呼她:“你先坐会儿,我给你做奶茶。”

沈书鱼点头说好。

老板娘转身去做奶茶,她就在店里随意转了转。

奶茶店里有一面留言墙,上面贴满了客人的留言。她读书那会儿店里还没有这个的,应该是最近几年刚搞起来的。

某某某爱某某某,某某某和某某某要永远在一起……

年少轻狂的年纪,谈个恋爱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知道。

沈书鱼随意浏览了两眼,在最角落里看到一张留言条,寥寥数字,格外简短——

「我错了!」

她猛地心口一疼。

因为她认得这个字迹,这是温言回的字,她这辈子都不可能会认错。

***

秋夜的雨淅沥沥的,还透着那么一股绵长的劲儿,像极了京剧里长长的腔调,总也断不了似的。

沈书鱼的心情原本就不好,被外头的澜澜雨声搅得更是心烦气躁。

雨水敲打着窗户,玻璃上映出一帧帧斑驳的水渍,外头的树影影影曈曈。远处霓虹灯绚烂,光束强烈,似乎要刺破无垠的长夜。

大城市的灯火似乎飘得很远,又似乎离得很近。

十二点过后,沈书鱼躺在床上毫无睡意。

夜深人静最适合发酵孤独。白日里的喧闹悉数褪去,四下空无一人,独处的空间会被无限放大,某些尘封的记忆片段紧接着就会扑面而来。

沈书鱼逃得过欢声笑语的朗朗白日,却逃不过四下无人的空荡小屋。

一个人的时候,往往也是最难熬的时候。

她在温哥华飘了整整八年。很多时候,白天像个人,夜晚却是孤独的鬼。

她挨过了很多个这样沉寂无声的夜晚,却扛不过今夜。

她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始终都无法入眠。哪怕睡之前特意吞了两颗安眠药也不顶用。

她不想强迫自己,旋即翻身而起。

她靠在床头,抬手摁亮床头灯。暖橘色的光束瞬间倾泻而下,照亮了卧室的一小块空间。

光影朦胧,女人的发丝黑亮而柔软,漾着微光。

她从床头柜的抽屉了取出一张小小的纸条,死死盯住纸条上的字迹,喃喃道:“他没有错。”

下午在奶茶店的时候,老板娘告诉沈书鱼:“你那个小男朋友几年前来过一次,一个人坐在你们当年常坐的那个位置,一坐就是一下午。这张纸条应该是他那天留的。”

温言回能写一手漂亮的小楷,字迹一贯工整好看。

“我错了。”

寥寥数字,笔笔用力,笔尖都戳破了薄薄的纸张,留下了细小的窟窿。

书写之人当时定然倾尽了全力在写这三个字。

他是在后悔吗?

可他又后悔什么?

后悔跟她分开?

温言回的这三个字仿佛一道沉重的魔咒压在她心间。

他何错之有?

他那么骄傲的一个人,他怎么可能会错?

他没有错,他只是为她编织了一个美好的未来,最后又亲手将它打碎,仅此而已。

那段路他们原本说好了要一起走的。他只是徒然转身,将她留在了梦里。

沈书鱼花了十年,拼尽全力,也没能从那个梦里走出来。

她泄愤一般将这张纸条给塞进了抽屉里,心里暗自后悔,她就不该找老板娘把它拿回来。

她就是鬼迷心窍,就是不长记性。

此时此刻,只要沈书鱼往窗户外看一眼,她就能看到她家楼下停了一辆黑色的奥迪,车身包裹在迷离扑朔的雨雾之中,低调地几乎让人无法察觉到它的存在。

这座光怪陆离的城市从来就不缺孤独的人。人来人往,来去匆匆。他们每一个人都不尽相同,却又默契地拥有同一份孤独。

车里坐着一个年轻的男人,面容清俊而沉寂。他的一双眼睛里似乎藏着一种很深很深的情绪,呼之欲出,又被他死死克制住。

他的指尖燃着烟,猩红的一抹火星子,夹带着清淡的烟雾。烟草味儿一点一点铺散开,最终浸满车厢。

夜雨模糊了车窗玻璃,外头的世界阴冷潮湿,仿佛是上个世纪古旧的默片。

那几棵四季桂被灌了无数雨水,枝叶湿哒哒的,不断往下滴水。黄白色的小花儿散落一地。

温言回隔着玻璃远远看了两眼。

他竟然觉得自己此刻跟这几棵桂花树一样可怜。

男人默默地抽烟了半包烟。

烟灰落满衣裳,而他却浑然未觉。

温言回觉得深夜被烟熏到眼睛的感觉真特么糟糕!

***

秋雨连绵下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天放晴,但空气里的潮气却没散去。

沈书鱼开车去上班。

车子开出车库,路过那几棵四季桂时,她注意到地上落满了黄白色的小花。

夜雨败花,这几棵桂花树也没能逃过。

昨晚没睡好她一整天都心情不好,特烦躁。

社里的编辑们都很有眼力劲儿,看出她心情不好,也都默契的不去招惹她。

这种坏情绪一直持续了一周。

横桑近来降温,气温一下子下降了好几度。细雨绵绵,下起来没完没了,一下就是一整天。不仅泡湿了大地,也泡湿了沈书鱼的心。

周五傍晚,沈书鱼开车离开出版社,整个人都心烦意乱的。

好像和温言回重逢以来,她的心情就很容易受到影响,隔三差五就糟糕。

白色小车穿梭在细雨中,路旁的行人撑伞走过,三三两两。

她漫无目的地开着车,也不知道究竟该去哪里。

她不想回家,家里冷冰冰的,没半点人气。

她也不想回父母家,老母亲催婚催得她想死。

车子停在路口等红灯。

她的车旁停了一辆45路公交车,车厢里载了一车人,几个身穿一中校服的学生混在人群里,尤其显眼。

沈书鱼往窗外瞟了两眼。

看着公交车上那几张稚嫩青涩的面孔,有些记忆自发爬上了脑海,压根儿就不受控制。

45路公交车开往南郊,终点站是白糖镇。也是温言回的老家,他学生时代生活的地方。

他的父母是白糖镇轴承厂的职工。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因为厂里事故而离开了人世。他是年迈的外婆拉扯大的。

他高中住校,周末回白糖镇,每次都坐这趟45路公交车,全程要开两个多小时,票价两元。

他带沈书鱼坐过这趟公交车。

泛黄久远的旧时光里,公交车晃晃悠悠地往前开,傍晚的太阳温柔而缱绻。

少男少女坐在最后一排座位,耳朵里一人塞一只耳机,听着许嵩早年的歌。

那会儿流行许嵩的歌,街头巷尾总能听到他的歌。

她手里捧着一杯奶茶,她喝半杯,余下的半杯就给温言回喝。并强势的要求他必须要喝完,一滴不剩。

他不喜甜食,忍不住皱眉,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她看了都忍不住想笑。

她会枕着他的肩膀睡觉。经常一睡就是一路。到站了他才把她叫醒。

她会偷偷亲他的脸颊。看到他闹红了脸,她才觉得过瘾。

那个时候的时间总是很慢很慢,他们从来不赶时间。为了喜欢的人,沈书鱼愿意跟着温言回一起挤公交,在她看来那是最甜蜜的事情。

想到这里,沈书鱼仿佛吞了一整颗柠檬,一颗心酸涩得厉害。

她快速从包里翻出一颗椰子糖,拆掉糖纸,送进嘴里。

甜蜜绵长的奶香能让她获得短暂的愉悦。

对面路口很快跳出路灯。车流争相穿过十字路口。

沈书鱼握住方向盘,踩下油门,鬼使神差地跟上了那辆45路公交车。

一路大站小站不断。公交车停下,沈书鱼就停下。公交车走,她就走。

就这样耗了两个多小时。

还是和以前一样,45路公交车的终点站还是白糖镇小学。

政府规划,这一带早已翻天覆地,高楼拔地而起,柏油路穿梭,丝毫不见往日的痕迹。

十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小镇。一栋栋低矮的楼房和厂房,蜿蜒曲折的水泥路,路旁全是几十年的老树,枝桠肆意生长,横亘在人头顶。

沈书鱼找了个空位置停好车。

夜色拉下帷幕,路灯昏黄古旧。

细雨蒙蒙,深秋的清寒千丝万缕,无孔不入。

她从车里拿出一把自动折叠伞撑开,循着记忆慢慢找。

物是人非,找寻过去谈何容易。

四处乱窜,毫无章法。

她突然有点后悔自己意气用事了。

有些事情过去了就是过去了,找不回来了。

不过既然来了一趟,她也不想失望而归,她想碰碰运气。

她找了个路人问路。

大爷是本地人,手里牵着一条体格威猛的萨摩耶。那狗毛色雪白,圆润可爱,冲沈书鱼吐了吐舌头。

他热情地告诉她:“原来轴承厂的家属楼早就已经被房地产开发掉了。”

他抬手往马路尽头指了指,“喏,看见没?就是前面的端明小区。”

沈书鱼道了谢,走路到了端明小区。

小区设置了岗亭,两个值班的保安正在聊天。

这是近两年刚开发的小区,房子很新,有些户型都还没有卖完。

当年老旧的家属楼变成了如今设施齐全的新小区。她不用问都知道那棵丹桂早就不在了。无情的开发商不会放过那么一棵孱弱的老树的。

沈书鱼眼角酸涩,突然之间有点想哭。

之前听温言回提过白塘镇这边政府规划,老房子早就被拆掉了。当时她还没想到那棵丹桂。

如今真切地意识到它不在了,她还真的有点想哭。

如果那棵丹桂还在的话,现在应该有二十多年的树龄了。它是温言回的父母生前种的。每年一到秋天,丹桂开花,花香浓厚,连空气都是清甜的。

那棵丹桂一直长在沈书鱼的记忆里。

故地重游,一肚子的酸涩。

她站了一会儿,默默转身,打算离开。

刚一转身却见朦胧的雨雾里迎面走来一个人,他撑一把黑色的长柄伞,黑衣黑裤,携风裹雨,满身清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