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白云净 > 第24章 奇谋退敌

白云净 第24章 奇谋退敌

作者:丽莎坚尼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29 02:13:09 来源:文学城

自李渊建唐以来,虽然屡次遭到突厥的攻击,但此次规模之大,实属罕见。

□□铁骑一向强悍,尤其是近两年在驸马白云无边的编排训练下,更是战术精进、军容严整,呈虎狼之势。

唐朝对突厥一直以来均是采取妥协的办法,从来不敢对突厥进行大规模用兵。

因此,听说突厥进犯的消息后,大臣们并不敢战,纷纷主张迁都江南。李渊本想派兵迎战突厥,但也没有胜利的把握,犹豫不决,只得开始着手准备迁都。

李世民得知迁都之事后,马上面见李渊,说:“父皇,从古至今,中原就有戎狄之患。中原打败戎狄的先例也曾经有过。这次突厥进犯,我们肯定也能战败突厥,怎么能轻言迁都呢?!如果大唐迁都,不但会动摇国本,而且还会被天下人耻笑!汉朝的霍去病不过是一名将军,尚且立志灭了匈奴,我作为皇子,更该领兵拼死一搏!假如父皇给我几年时间,我必能平定漠北!”

李渊听后信心大增,于是下诏派李世民出豳州,抵抗突厥。

李世民虽然有迎战的决心与勇气,但此时尚没有打赢如此大规模的□□铁骑的具体对策。回府以后,他迫不及待地叫随从传白云净来彪名厅里面的套间——东书房问话。

已经近半年没有认真见过面的二人,今日一见,略觉拘谨。但战事紧迫,关系国本,没有时间扯太多旁的。简短寒暄之后,李世民直入正题。

“白云净,□□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率部众举国入侵,边关告急,此事你可已知晓?”

“昨日已听沁沁告知。”

“你毕竟自幼生长在□□,关于他二人以及铁骑,或许有什么是你知道而本王不知道的。你把你所知道的,关于他们的事情全部说给本王听听,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利用的突破口。”

“不瞒殿下,昨日我一知晓□□大举来犯,就彻夜未眠,想了一夜对策。无奈我生活在彼的时间不长,且生活圈子太过封闭,兼从前年纪又小,所以并没有了解他二人太多。唯有一件事,我觉得倒是可以利用一下,设计个对策出来。”

“什么事,你快讲!”

“颉利、突利二人虽为叔侄,但素有矛盾,勾心斗角之事常有。此次可否利用他二人的相互猜忌做做文章,行个离间计比如:您可以给他二人各准备一份金逸财帛,派个使者送过去,向颉利假意献媚求和。但是两份礼物的外面要写好哪一份是给颉利的,哪一份是给突利的。给突利的那份,要多出一封信。这封信 ‘恰巧不小心’ 漏出一部分信封在外面,这漏出的部分又‘恰巧’可以被颉利发现。使者在送东西的时候,如果突利不在,便两份金逸财帛一齐呈献颉利,并烦他转交突利的那份。如果突利在场,突利的那份可以亲自交到他手上,在递给他的时候,最好向他露出一个 ‘意味深长’ 的眼神,而这个眼神,也 ‘恰巧’ 能被颉利捕捉到。至于信的内容,可以写诸如大唐一向看中突利,请他不要忘记他与大唐在神前的盟誓之类。”

“好计!”李世民拍案而起,不禁叫绝。他兴奋地在东书房里来回踱步,“一样的包裹、一封信、一个眼神,足以分化他二人的思想,进而瓦解他们统一进军的斗志。到那时咱们再见机行事,岂不事半功倍、手到擒来?白云净,你真是天才。你是怎么想到如此妙计的?”

“我去年看过一本汉人写的书,上面有长孙王妃的父亲——长孙晟将军使离间计分化突厥,为隋朝兵不血刃开疆拓土的记载。因此有感。”

“对,对对!确有此事。白云净,此计若成,本王定重重赏你!”

“谢殿下。身为府上人,本就该为殿下、为大唐排忧解难、献计献策,不敢言赏。还望此计可行。”

“好,你先下去吧,容我再细细斟酌。啊,对了,这次出征,本王不打算带你同行了。此仗凶险难测,你刚养好身子,我怕你吃不消。而且突厥好歹是你的出生地,有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本王不想你左右为难。”

李世民的担当体恤,处处替她思虑周祥,使净儿心头一热,红了眼眶。她没有再说话,低头行礼退下了。

刚走几米,净儿又想起了什么,急急走回来。“殿下,如果您真想行使此计,这位使者的人选是个关键。他既不能在军中位置太高,显得喧宾夺主、本末倒置,令人生疑;又不能是一举一动没有说服力的无名小卒;还要善于伪装,表现逼真,您要定夺一下,到底派谁去合适啊。”

“你心中有略觉合适的人选吗?”

“白云净没有。只是觉得天策府长史唐俭可以考虑。”

“对呀!唐俭!他是秦王府僚属,虽然声誉高,却是文臣,不像武将,会让突厥心生忌惮。他的官职、禀性,皆适合出使。”

接下来的数天,李世民与属下细细商议、紧紧布置,终于初步议定了一套精彩缜密的离间计。

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八月,唐军刚刚到达豳州,就遇到连日阴雨,双方按兵不动。李世民按计遣唐俭作为使者出使突厥大营,假意求和。

求和的结果并不重要,也根本没有人在意,重要的是过程。

唐俭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对于唐军求和,颉利可汗并没有怀疑其动机。唐军驻扎在低洼之地,雨水汇集,虽然隐蔽的很好,颉利无法打探唐军虚实,但将士自然苦不堪言,士气必定大挫。真正令他心生疑窦的是唐俭来时,漏出的一些与突利之间的“不寻常”之事!

颉利留下了金银财帛,却并没有轻易答应退兵。“糖衣吃掉,炮弹打回去”倒向来是突厥政权的行事作风。

而李世民为了速战速决,效仿汉朝飞将军李广百骑退匈奴的故事,让尉迟敬德率100余骑到颉利帐前叫阵,自己则率亲信紧随其后。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率军走出大营,列成惊人阵势。

李世民大声叫到:“阿史那咄苾(颉利可汗的名字),我用这100多人与你的整个大军对抗,你可有胆量与我交战?”

颉利以为这是李世民的激将之法,满腹狐疑之下,并没敢轻易应战。

这时李世民转而对突利说道:“突利可汗,我对你有话说,请到这边单独交谈。”

二人在旁边的空旷处站定后,李世民故意凑到突利耳边窃窃私语,说了一些诸如 “你可与唐结盟,自立门户,颉利贪婪不仁,何必为他卖命” 等离间之语。而突利则万般困惑,显得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直在问李世民,昨日来的书信是什么意思,打就打,为何莫名其妙,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等等。

这边的情形,颉利听不见,却都看在眼里。兵法曰:攻心为上。联系起前日李世民使者唐俭来时,那封单独给突利的信和默契眼神,以及李世民区区100余人就敢阵前挑战,颉利担心突利与李世民早已暗中勾结,妄图通过这次战役,里应外合,推翻自己而上位,因此疑心重重,猜忌不断。

最终,他无法再前行入侵,只好又一次与李世民盟誓,率军返回草原。

李世民以先声夺人之势,没伤一兵一卒,巧妙运用离间计退去了突厥铁骑,获得了唐与突厥交手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真是精彩绝伦。

李世民回到长安的第二天,入宫面见李渊回来,便去了齐月堂,把给净儿的奖赏也一道带了过去。

李世民示意随从打开两只箱子,第一只照旧是金银珠宝、绫罗绸缎,闪闪发光,好不诱人。但净儿真正钟意的,是第二只箱子里的赏赐。那是一堆从并州与突厥的边境互市采购来的玩意儿和零食。有狐皮帽子、兔毛围脖、草地长靴、狼骨项链、风干羊头、奶皮干酪、漠北果酒、马油锅巴……甚至还有一个可安装的小帐篷!

净儿高兴坏了,睁大深潭般幽紫色的眸子,看看这个,摸摸那个,笑颜如花地喊道:“谢谢殿下!净儿喜欢!哈哈。您怎么知道我想这些东西的?!”

李世民从未见过净儿如此开心,虽然早就猜到她会喜欢,可没想到她这么高兴。李世民也笑起来:“这么长时间了,我当然了解你。我如果连这点聪明劲儿都没有,还打什么天下。你眼眶高,一般的世俗之物难打动你心,唯有能唤起你情感记忆和心灵共鸣的东西,才会入你小姐的青眼,让你爱不释手啊。所以我在回来之前特意去边境互市挑了这些东西。”

净儿没有否认,可爱地点点头,亲自倒了一杯沁沁新泡的红枣姜茶,端到李世民面前。“殿下请用,驱驱寒气。”李世民突然觉得有些受宠若惊,兴奋地接过杯子,一饮而尽。又叫净儿再倒一杯递给他。

“对了,净儿,那个小帐篷,你打算现在支起来吗?”

“好啊。立在院子里正合适。”

李世民听后,竟然亲自拿起帐篷和六根支柱,出来院子左边,靠近院墙的地方,帮她支上了。“这里面夏天不进阳光,可以乘凉、看书或睡午觉。冬天你可以生个火盆在里面,也算一种消遣。”

“是的!谢谢殿下。”净儿第一时间钻到里面玩去了。

李世民又叫随从布置下去,准备一些矮小简单的桌椅床凳放进帐子,好让它像个小房间般实用。

李世民望着心花怒放、顾盼神飞的白云净,心里暗暗自言自语:“净儿,我向你保证,我一定不会放弃你。我要挣出大位、坐上江山、摆脱桎梏、娶你为妃。也请你一定要耐心等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