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时间,宋方霓继续打工。
欧阳文来她家找过她一次,但宋方霓都不在。她拉黑了他所有的联系方式,也不许爸爸妈妈告诉她自己打工的快餐店。
“上海的花费应该挺高的吧。我看他们烫个头发,两三千都没了,真是,有这钱弄头发不如拉皮,还是我们家最实惠。”宋母转身笑着对店里顾客说,收获一片赞同。
宋方霓收到一台新的手机。
依旧是国产的手机,但至少,可以发微信和上q。
梁恒波和她每晚聊天。
他保送的专业是工科的重点实验班类,自动化系,他正在提前温习大学课程,还在学编程。期间又说起打的零工,活都比较轻松,而且不用那么耗费体力。
宋方霓一直觉得,自己的家境属于比较普通的,但是,人和人确实需要对比,至少,她没像梁恒波那样永远在打工。
两个人什么都聊,但彼此有一根明确的界限。
那界限是,绝对不聊令彼此敏感的话题。比如,宋方霓从不问梁恒波的单亲家庭构成,而梁恒波也假装不知道欧阳文和她的生活。
宋方霓一想到,那天晚上在梁恒波面前冲动地说受够了,甚至于流泪,就尴尬得双颊发烫。
这太可怕了,感觉就像是公开展示自己最丑陋软弱的一张照片。
幸好,梁恒波什么也没追问,他轻描淡写地把这一页翻过去了。
八月末,宋父宋母特意关了理发店一周,把宋方霓送到了大学校园里。
她坐在高铁,看着窗外的植被,慢慢地由墨绿,深绿,变为柔和的翠色,耳机里听着列车里的广播,只感觉到一种期盼和快乐。
宋父宋母在上海逗留了一周。
这是印象里,宋方霓和自己家人第一次长途旅行。
南方的夏天炎热潮湿,没走多远,他们的后背就被汗水洇湿,到后来,宋父宁愿大部分时间都窝在小旅馆吹空调睡觉,倒是宋母兴致勃勃地和宋方霓一起出去玩。
静安区待了一天,母女两人瞻仰了国金和传说中高大上的法租区,之后挑的是比较便宜的景点,像是什么植物园、动物园、海洋公园都逛了一遍。
“我看,这也没什么新鲜玩意儿。”妈妈鄙夷地说。
她们一起去黄浦江看夜景,滚滚的水流对面,摩天楼鳞次栉比,不停地闪烁着广告牌。
“南方太潮了。”
妈妈对什么事情都喜欢评价,声音也大,宋方霓只是安静地听着。
她快乐地吹着江边的风,有一瞬间里,却也想起梁恒波。她把他送的钥匙扣,珍重地藏在盒子里,一同带来上海。
如果,自己和他一样报考本市大学的话,他们……有可能,也许,没准儿,大概会发生点什么吧。
随即宋方霓安慰自己,世界广阔,天地大有所为,少年时代的那一点情愫和好感,在新环境里总归会被冲淡。
宋方宋母把女儿安置好,就准备回城。
宋方霓从小到大,没有怎么收过任何零花钱,但没想到,父母给她大学的生活费居然出乎意料地多。
她刚刚有些惶恐,妈妈就说:“这可不是你一个月的生活费,这是你一整个学期的生活费。”然后又说,“记得每天接我电话!”
她们大学校区的周边,曾经都属于军区的地皮,如今变革着变革着,才变成繁华的商业区和大学区。但建筑物普遍低矮,高建筑物也品相不佳的样子。
就很像自己以前住的地方。
因为提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他们系主任发神经,在露天操场上开新生大会。
作为学生代表,宋方霓在新生大会上当学生代表。
发言发到一半,天空就开始下雨,而且雨点越下越大。院领导夺过话筒勉强讲几句,师生纷纷都作猢狲散。
宋方霓混在人群当中奔跑,感觉她的大学生涯似乎不会那么的顺利。
国政系的女生非常多,而且出大美女,宋方霓在其中依旧凸显着,颇为引人注意。
她是宿舍里唯一的北方人。北方风沙大,她会习惯性关窗,南方却总需要透气,而她的床位对着窗子,每次睡觉前都默默把窗户关了。
新生刚入学,总会不停地有人来串宿舍,推销耳机的,推销教材的,推销三无化妆品的,推销网卡的,其中,还免不了有推销各种课程。
宋方霓想了想,和上海孩子一样,先报了一个驾校。
他们系的课前阅读非常多,还要求大部分同学必须修马列主义教育课。周六上午要刷体育卡,到了周日,她不得不一大早晨就爬起床,起早贪黑地坐驾校的班车去上驾校。
大一的上半学期,宋方霓几乎没有办法睡任何懒觉。
原本想勤工俭学,但她体力实在有限,家里给的钱也还算够用,就只好先顾着学习。
随着一档网络综艺的流行,大专辩论赛重新变得时髦,而国政系的老师鼓励大家参加。
宋方霓刚开始觉得,自己的表达能力弱,缺乏坚定的观点,更不是爱出风头的人,但是辩论队老师坚定地要她留下来,当了一辨。
但打了几次比赛,她们队都赢了。
宋方霓在辩论场里,找回了曾经初中和高一时那种优等生快乐,大家的目光对准她,不是因为她有个爱笑的母亲,或者是过分高调的“追求者”,而只是因为她的所思所想所发表的观点,只是因为她是宋方霓。
她获得一种久违的自由。
大一生活在这种气氛下度过。
因为学车,宋方霓晒黑了不少。她依旧留着齐肩的发型,但在学校里的辨识度只高不低,性格也慢慢地变得开朗。
郑敏和她有一搭没一搭地发微信,说她看上了医学院的一个帅气师兄,正在勾引中,然后又问宋方霓,是否有什么“情况”。
每当这时候,宋方霓又会想到梁恒波。
上了大学后,他们的联系反而变少了,估计都在努力适应全新的大学生活。
倒也是可以理解的,两人目前都是异地,专业和学校不同,没什么好聊的。
宋方霓心想,她只是收获了一个蓝颜知己。
大一上半学期过得飞快,很快就到了寒假。
大学生每年都有两次春运购票的铁路优惠,但是需要学院盖章。宋方霓去老师那里询问怎么买票,正好在走廊里,遇到了欧阳文。
欧阳文绷紧下巴,对她谨慎地点点头。
宋方霓也轻轻点了下头。
回程的高铁,两人居然在同一车厢。
宋方霓独自去卫生间的时候,路过他的位置,男生翻着白眼坐在二等座,非常受辱的模样。
她隐约觉得好笑。
欧阳文读的是他们学校的金融系,但是,大学不像单纯的高中,每个人的事情太多,他没有精力再纠缠宋方霓。而宋方霓偶尔在校园里见到欧阳文,也不再如临大敌,只是当个陌生人罢了。
列车到了天津,宋方霓旁边的乘客先下车。
没一会,欧阳文走过来,问能不能在她旁边坐下。
宋方霓迟疑会,还没来得及拒绝,欧阳文又已经一屁股坐下。
他说,自己看了好几场辩论赛。完全没想到,原本在高中安静的女生,在辩论场上那么咄咄逼人。
他又说,自己已经意识到,之前在班级对宋方霓的举动,是一种冒犯。
他说,他为自己的行为感觉到道歉。
宋方霓安静地听着。
久不见莲花,始觉牡丹美。国政系的文科男生居多,要不然就是胳膊下夹着平板电脑,爱掉书包和滔滔不绝地引用废话,不然就是在课上激情洋溢地表达观点,在学院的社团里扮演各种大儒和人生导师角色。
这让纯理科生出身的宋方霓觉得特别烦。
倒是欧阳文,经过大学一学期的洗礼,似乎也没有那么令人不可忍受。
出站的时候,欧阳文还替宋方霓拎着行李。他家里有车接,他把她直接送到了家门口的巷子前。
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回到家后,宋母知道她这学期考下驾照,倒是挺高兴,甚至允许她开着家里的车出去,见见老同学。
郑敏因为学医,还没有放假,依旧在宿舍里复习着期末考试,听她的口气,读医学院就是高三的更黑暗版本。
宋方霓开车去她们大学,足足等了半个多小时,郑敏终于从教学楼幽魂般地飘出来。
见到宋方霓,郑敏像见到战乱失散多年的亲人,猛地抱住她。
郑敏滔滔不绝地抱怨着自己学业、实验和层出不穷的考试,随后又嚷嚷要去五道口吃什么东北烤肉,以补偿下午考试中消耗的脑细胞。
宋方霓只好投降:“好啦,我们去我们去。”
这个时间正是下班点,全城堵车。当经过只有两条车道,行驶极度缓慢的路段,她们的车,半个小时都挪不了一米。
郑敏已经用手机在餐厅挂号,说面前还有十几位,在车里无聊,她玩着手机,给宋方霓展示了几张照片。
照片里,有几个穿着白大褂的男生。
郑敏指着其中一张异常冷傲突出的漂亮面孔,笑着说:“我敢打赌,你觉得他特别帅。”
宋方霓还开着车,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她举着的手机。
诚实地说,那个男生的相貌英俊异常,光是从他侧头和别人说话的感觉,看起来也不是绣花枕头,未来可能会成长为一个毫不留情的医学精英。
这类男生,在她们政治系和辩论队里简直数不胜数,大家似乎笃定,宋方霓青睐于“高岭之花”类型的男生。
宋方霓不好否认。有时候,她碍于场面,会和这些人聊会天,他们的关系也会奇妙得相处不错。
但仅此而已,她对这类人从没有什么“动心”的感觉。
宋方霓因为刚拿到驾照,开家里的车很谨慎,每次都距离前车很远。
车流缓慢地移动着,街灯在旁旧旧地照着,广播里说着什么美国贸易制裁和商业寡头,郑敏在副驾驶座上按着手机,随口说了一句,这里不愧是宇宙中心。
宋方霓的心里突然就一动。
她意识到,居然来到了梁恒波就读的大学门口。
上天仿佛也读取了她的大脑进度条。
下一秒,梁恒波就出现了。
隔着另一条反方向的车道,十几米的距离,甚至可能还要短。
男生正从一家7-11便利店出来,穿着橡皮粉色的羽绒服。夜晚空气浑浊,照在脸上的光线是模糊的,他走出便利店后,一直看着手机,也没抬头。
宋方霓原本眯着眼睛开车,等意识到是他后,视线却仿佛模糊了。
梁恒波上一次跟她聊天时说正复习期末考。
梁恒波现在穿着那种白色的运动板鞋。
梁恒波居然戴了一个黑框眼镜,难道是近视了?
梁恒波一只手里提着塑料袋,里面是吃的还是什么,另一只手里是一瓶可口可乐,大冷天的,没戴手套。
对方始终都低着头,唯独他的黑发在寒风中有种温润感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chapter.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