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先帝骤逝,朝堂之上分成三派。保守派由太子旧部和一些老臣组成,他们坚持反对太后干政。太后把几个领头人物一一剪除,其中就包括沐维先。激进派俱是一帮识时务的俊杰。还有一部分是观望的中立派。三派之中界限不慎分明,偶有流动。朱鉴为人做事秉持中庸之道,外人一时分不清他是保守派还是中立派。
奇怪的是,辛太后虽然废除太子,却迟迟不立新太子。她膝下除了韩王明综元,还有苣王明综光,代王明综先。
锦心道:“姑娘是不想嫁,还是担心韩王不肯娶?”
“朝堂之上,有数万人等着韩王回来,在这种情形下,韩王定会选择赢取将门之女,为政变增添一丝胜算。而我,若是想跟随韩王,从此便不能姓朱。”
“姓朱有什么好的?姑娘既然心系韩王,大可姓沐。”
朱思卉瞟了她一眼,心想,无知也是一种幸福。“我从前心系与他,不过是因为,我可能会成为他的妻室,而他无可挑剔。普天之下的女子,无论谁被指给太子,大抵都会对太子动心。这种心,是爱美之心,慕强之心,也是最廉价的心。”
锦心道:“莫看那妖妇把持朝政,这天下迟早是韩王的,祭酒大人迟早也会封卿拜相,姑娘迟早也是要母仪天下的。”
朱思卉道:“翠玉馆临近后院,闲杂人多,你嘱咐院子里的人,没有我的吩咐,不要四处走动。”
夜幕降临,锦心放下幔帐,正准备守夜之事,却听到屋子里有嗡嗡之声,她叫了几个丫鬟进来,众人合力驱赶房中的蚊虫,过了半个多时辰,屋子里才终于安静下来。
朱思卉躺在床上,回想起这几个月里发生的事。
朱鉴素有“美姿仪”之誉,有人写诗赞他“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布,冉冉府中趋【1】”。他二十一岁那年,中了进士。彼时,京中多的是权贵出身的进士,一放榜,便入翰林。而像朱鉴这样的寒门学子,只有外放为县令。
他不卑不亢,辞别当时的主考官沐嵩。沐嵩见他才思敏捷,不似一般年轻人那般骄躁,便将独生女沐信辉许给了他。按说,沐嵩乃是户部尚书,官居二品,沐信辉实属下嫁。当时,很多人都不看好这门亲事。但是婚后,夫妻俩一度相敬如宾,举案齐眉,是京中一段佳话。第二年,沐信辉便生下长女朱思卉。
朱思卉自小养在外祖身边,而先帝十分看重沐家,曾多次要求沐信辉带着外孙女入宫赴宴。一时,朱思卉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在外人看来,朱家这位嫡长女多半是要入宫的。
朱鉴为人父,常以身作则,他教育子女,“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2】”。
为人夫,他劝诫妻妾,“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记艳妆【3】”。
为家长,他教育族人,“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4】”。
为人臣,他端方正直,谦恭厚道,礼贤下士,曾明言“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5】”。他一心为天下人民谋福祉,虽然官位不高,但总是兢兢业业、夙兴夜寐地和他的幕僚商讨天下大事。
多年来,她对父亲敬仰有加,曾写过很多诗文歌颂父亲,但因为面皮薄,羞于表达,因此未曾将文章面世。
不过,她一直倍感意外的是,无论父亲有多慈祥,家中庶母和弟妹们都非常惧怕朱鉴。现在想想,便觉得释疑了。
要不是先帝忽然驾崩,朱思卉永远也想不到,她会有今天。
淡淡的梨香中,她很快睡去,比在望熹庵睡得还好。望熹庵地处内院腹地,随处都有仆妇监视,她虽没做什么亏心事,可天天待别人眼皮子底下,也不是什么舒心事。
相比之下,翠玉馆地处偏僻,如若贸然来听墙角,反而惹人注目。朱家上下虽有意苛待朱思卉,但也并不想闹得合府皆知,免得传到坊间。府中多的是打杂的下人,他们只管做事,不曾跟主人有交集。主子的心思,他们并不知晓。
次日,尚未破晓,朱思卉便让锦心去摘梨。
锦心道:“姑娘,这梨品相一般,皮厚肉少还有点酸,你既想吃梨,我去厨房拿些好的来。”
朱思卉摇摇头,“傻丫头,我不过卡个鱼刺,过了十来日都不见好。”她说罢,又咳了起来。
“姑娘,你是说咱们的饭食……”
朱思卉闭上眸子,“趁着天未大亮,赶紧去。来日方长,记得省着点摘。”
过了一会儿,锦心提着篮子回来,她惊魂甫定地道:“姑娘,我光顾着摘梨,一不留神被巧心看见了,这可如何是好?她定要去找虔婆告状,到时候,姑娘连梨都没得吃。”
“不妨事,朱府不会任由我饿死的。”顿了一顿,她又道,“去跟太太报备一声,说我要去慈恩寺给母亲烧香。”
“姑娘,你是想去会杨氏?”
朱思卉点了点头。
“那姑娘怎么知道今天是阴天呢?”
“昨夜我夜观星象。”
锦心笑了,“姑娘,你太聪明了,我相信你一定可以靠聪明才智化解一切困难。”
慈恩寺内,锦心翘首以盼,终于,她看见杨氏拾阶而上。
“冒昧打扰夫人,我家姑娘遣奴婢来问一声,夫人发髻上的珠钗是哪家的?”
杨氏顺着锦心的目光看将过去,见前方石桌旁坐着个窈窕淑女,生得面映桃花,如斯佳人,竟然看上了自己的首饰,虽因为子嗣问题愁眉不展,此刻也不免会心一笑。她摘下头上珠钗,“合该我与你家姑娘有缘,这珠钗是我闲暇时亲手制作,世间唯此一件。”
“这……”锦心面露犹豫。
“珠钗不值几文钱,能遇到欣赏它的人,也是我的荣幸。”
朱思卉闻言,早站起身来,朝杨氏走去,“夫人割爱,恭敬不如从命,我祝夫人心中所愿,事事皆成。”朱思卉接过珠钗后,用手帕托着几个梨递给杨氏,“随手摘的野果,权当借花献佛。”
杨氏当下便吃起梨来,“这果子看着其貌不扬,没想到别有一番风味。”
“当年,我母亲偶然在路边摘了几个梨,没过多久就怀了我。所以,我时常想,我或许命中与梨有缘,于是每当不开心时,就摘几个梨吃。”
杨氏道:“竟有此等奇事。”
朱思卉道:“夫人似乎有腹疾。”
杨氏皱眉道:“你小小年纪,还懂这个?不错,我三五天才有出恭一次。”
“看来夫人有些偏食?”
“我一向偏爱肉食,少吃菜蔬。”
“这便是了,夫人若是多食芹菜,甘蕉,必有改善。”
这时,锦心道:“姑娘,我们出门已久,太太必定担忧,不如早些回去吧。”
杨氏起身相送。
回去的路上,锦心问道:“姑娘怎知她有腹疾?”
“蒙的。身患腹疾者,十之有七八。无论是谁,饮食都不可能完全规律。”
“如果杨氏说她没有腹疾,姑娘又该如何?”
“我便说自己喝水都长肉,只得节食塑身,然后赞她天生窈窕,向她请教饮食。”
“你暗示我叫你起身,便是欲擒故纵,不想她有戒心?”
主仆二人离去后,杨氏吩咐身边丫鬟,“蛐蛐,去打听她是哪家的。”
【1】出自《陌上桑》。
【2-5】出自《朱子家训》。朱鉴恰好姓朱,与《朱子家训》的作者朱柏庐无关,我无意抹黑历史明末爱国将领。只是先拟好了女主的名字,再确定女主父亲的人设,文中虽然多次将《朱子家训》和朱鉴联系起来,但绝非恶意冒犯。本来应该要改女主的名字,但是湘湘取名废,之前的小说主角也姓朱,这本就顺手姓朱了。我只是对朱姓情有独钟——虽然我目前好像并没有朱姓朋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