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噜咕噜”一口气喝完一碗酒后,安一禹一脸满足地抹掉嘴角的酒渍,“就我家那饭啊,清汤寡水的,吃了等于没吃”
他说着拿起酒坛自顾自地替自己将空了的酒碗再次满上,这次倒并未如牛饮水一般一口喝掉,就着桌上的花生米跟酱牛肉,有一口没一口地呡着……
“你那可是丞相府,什么没有?说起来,我可还从未吃过丞相府里的饭呢……”
安重虽位及丞相,可却崇尚节俭,吃穿用度无一简单到了极致,从不铺张浪费,安一禹若想开荤,还是得自掏腰包去外面下馆子……
唉……外人只瞧着他贵为丞相公子风光无限,可自己心里的苦又岂是他们能够知道的……
安一禹苦笑着拈起一粒花生米抛进嘴里,“仑大哥,你想吃我家的饭还不简单?这次我就是特地来请你们的”
仑进忠听得一头雾水,“怎么个说法?”
安一禹头向位于首座的安一缓一扬,又冲着仑进忠一阵挤眉弄眼,不怀好意似笑道,“我哥的喜酒你吃不吃?”
他这音量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却正好能钻进安一缓的耳朵里。
安一缓目光向坐下的安一禹身上一扫,“又在那里瞎嚼什么舌根呢?”
“哥,可不是我瞎说的”安一禹见他留意到自己,忙起身向他走去,还顺手拿起桌上还半满的酒碗,“我今日可是奉爹的命令前来请你过府一叙,商议你的婚事”
安一缓手中的酒碗微微一滞,遂又神色如常地仰头将碗里的酒送进口中。
见他不言,安一禹又继续道,“哥,你放心好了,这次爹经过我的点拨可没有乱点鸳鸯谱,他这番要你娶的是洛家的四小姐,也就是前嫂子……也是我未来的嫂子……”
“什么乱七八糟的”安一缓虽是眉头一皱,可脸上的神色明显较之先前轻松了许多,“洛克阳没意见?”
“那老匹夫惯会作妖,怎会没有意见?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咱爹是什么人哪,在他面前那就是个小鬼,掀不起什么风浪……不过,想来爹也是做出了一些承诺,给了他一些好处的……不然他哪会同意让嫂子再嫁给你……”
安一缓默然不语,只一味低着头喝酒,一时倒看不出心中所想……
“哥?”安一禹试探着唤着,“你要去见爹吗?”
他平日里虽吊儿郎当的,看起来什么都不在意,实则心思极为细腻,他早已看出,不知因为何事,安一缓对安重早已心有芥蒂,且这芥蒂颇深,不是自己这三言两语就能化解的。
安一缓放下手中的酒碗,一脸淡然地从嘴里缓缓吐出一字,“去”
安一缓的登门拜访,早在安重的意料之中,只是心理准备是有了……
当时隔五年再在自己的书房内再次见到自己的爱子之时,早已见惯风浪的安重依旧不可避免地心绪一阵澎湃……
“一缓……”
“爹……”再看见安重灰白的鬓发之时,思虑再三,安一缓终究将这一个字艰难地唤出了口……
“哎哎哎……”安重受宠若惊,连声应着,生怕让这一声爹没人应落了地……
只不过他应完后才又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自己方才似乎反应有些激烈……
不就唤了一声爹嘛……儿子叫老子天经地义……这有什么好激动的……
因而他一时又有些尴尬……
“爹,哥,咱们有事还是坐下来聊吧”安一禹上前打着圆场。
安一缓应了一声,神色寻常地掀袍向屋里走去。
时隔五年,这屋里一应物件摆设都未有任何变化,安一缓看着熟悉的四周,许多原本他都以为自己快忘记的幼年及少年时的记忆在此刻涌上心头……
进门右手边的红木福字镂空架上摆放着的那个白玉花瓶瓶口上裂开的那倒暗灰色的裂纹便是他七岁那年与安一禹打闹时碰裂的……
还有脚下那块微微凸起的砖石便是他挖开,偷偷将安一禹喜欢的弹珠藏在下面所致,那时,他怕挨骂,想尽办法要将这一块砖石敲平,只是即便小小的他再用力,被破坏的终究是被破坏的,在努力也不能使之完全复原,时隔多年,这砖终究是凸起了一块,就似蜿蜒在地上的一块难看的疤痕一样,在你路过时不留意便会绊你一下……
安一缓踏过那块凸起的砖,气定神闲地在安重右下侧坐下,“爹,你找我有事?”
“怎么?我没事就不能找你了吗?”安重挥手,一旁的丫鬟依次在桌上放下一盏茶后识趣地退下。
安重拿起桌上的热茶,轻刮杯沿,“周嬷嬷去年病逝,这个消息你知道吗?”
听到他提及那个从小照顾他饮食起居,与他感情深厚的老嬷嬷,素来处变不惊的脸上不禁有些动容,“知道,一禹寄给我的信上提及过”
“为了跟我赌气,都回到汴京城还不过来给周嬷嬷上柱香?亏得她老人家从小到大最疼你,就连死之前嘴里也都念叨着你的名字”
见安一缓静默不语,他叹了一气,又道,“不过你也别难过,男儿志在四方,若成日像个姑娘似地守在家里那才没有什么出息呢”
一旁坐着正悠然喝着茶的安一禹听到这话是越听越不自在,捂嘴咳嗽一声,“你俩说事就说事,别来人身攻击……”
安重白了他一眼,又继续道,“周嬷嬷年纪大了,有那一天是早晚的事,你既然已经回来了,先去替她上柱香吧”
“好”
周嬷嬷虽是外姓人,可念她在安家待了几十年,劳心劳力了大半辈子,又无儿女便在安家祠堂的侧方特留了一处,专门放置她的灵牌。
他们安家在老家湖力镇算得上是高门大户,可于这汴京城而言,那名不见经传的湖力镇只能算作穷乡僻壤而已,所以他们安家在汴京城里毫无根基,就连祠堂也不似那些底蕴深厚的名门望族那般枝繁叶茂。
而据安一缓所知,御史大人王崇明的母家便是汴京城里声名显赫的“王氏大族”,传闻,他的先祖与周朝的开国皇帝并肩作战,几次三番救圣上于危难之间,圣上为嘉奖他卓越功勋,特封他为“王国公”。
在王家最风光的时候,便是朝仁帝最疼爱的嫡长女下嫁给了王崇明的祖父,那时的皇家不似今日,虚有其表,而是真真切切地握有实权,一夜之间,王家水涨船高,成为皇亲国戚,地位在汴京城里的显赫可以想见。
只是流年似水,王家这近百年的后辈被这奢靡生活渐渐腐化,一个个浪荡无才,王家渐渐式微,岂料近些年又出了个年轻有为的王崇明……
就似淤泥里面突然蹿出一艘小舟,或许在宽广的湖面上这艘小舟夹在一艘艘大船之中并不起眼,可在这藏污纳秽的淤泥里却是一股清流,而且这淤泥里养分充足,各大家族之间盘根错节,有背景有后盾的人走得注定要比随风摇摆的小船要扎实容易一些……
而王家的祠堂气势辉煌,那等诸多灵牌由上而下依次伫立立了上百之数,可谓壮观恢宏,每至祭祀之日,王家的本家或者数得上号在汴京城内的外家纷纷而至,里三层外三层的将院子里围了个满,地位不高的王氏族人被挤到门外怕是连祖宗牌位都看不见。
因而王崇明能坐到今日御史之位或许有他才智过人的缘故,但更因为他姓“王”……
而这也是为何论起来王崇明位及御史,虽是高位,可较之安重这丞相还是稍逊一筹,可依然能在朝堂与他比肩,不相上下的缘由……
毕竟……
家族底蕴在那!
安一缓先给安家列祖列宗上了一柱香后,又挪步来到一侧,向周嬷嬷鞠了三躬后,又再奉上一柱清香。
上完香后,父子三人方又挪步回了大殿之中。
安重端起热茶,轻呷一口,“一缓,之后你在汴京城里有何打算?”
“爹问的是哪方面的?于公还是于私?”
“你为武将,我为文官,只于朝堂而言,你我并无干系,我更管不着你……不过,你若是趁着年轻想要弃武从文,我……”
“不必了”安一缓断然拒绝,“我没有这个打算”
安重早已料到他会拒绝,可见他那拒绝得那般果断之时,心中依旧蹿起一股无名之火。
想自己多年前就早早为安一缓规划好了道路,文官清流,再加上有自己替他在朝中筹划周旋,想着他能少吃些自己早先年吃过的那些苦头,未来也能平安顺遂,前途不可估量……
若安家能在他这一代接连出两位宰相,如此也算全了一道千古佳话……
岂料,这位仁兄倒好,放着自己为他铺好的坦途不走,偏偏要与自己斗气,走那武将的苦路,过那种刀口舔血,脑袋挂在裤腰带上的日子有什么好的?
故而他阴阳怪气地道,“安将军志向高远,自然是瞧不上我们这种百无一用的书生的……”
见二人之间说不得几句,气氛又开始剑拔弩张,周一禹方才知道自己留在这里的意义,忙笑着道,“爹……我方才在这可听见了啊,哥那话里明明没有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