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阿根廷帝国崛起 > 第190章 去南边种水稻田

阿根廷帝国崛起 第190章 去南边种水稻田

作者:百川紫竹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2-02 00:57:31 来源:转码展示1

第二天八点钟,圣赫塞醒来的时候,管家卢克已经烧好了热水。

一身酒气的他洗好澡换了身干净衣服,剃干净胡子,才坐在桌上吃早饭。

布斯顿已经在客厅上等着了,他正在汇报工作。

“老板,汤姆他们已经安排好住处了,就在激进党旁边的一栋大楼,是以新阿报社的名义购买下的那栋住宅楼。”

圣赫塞喝了一口牛奶,

“今天给我们安排两辆大巴士,去未来农业那边。”

“好的,我马上去安排,未来农业那边已经准备好了。”

“临港工业区已经修了地基,已经准备第一层楼建设,初期设置了8个工厂区都已经在建设了,目前工地的工人有1000多人,几个建筑公司正在同步建设。”

“食堂这边已经修建好,工人住宿的也正在努力解决。”

“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住宿问题确实要保证安全。”

1000多人,每天光吃饭都要耗费很多,现在都是从布兰卡港这边运输过来,好在布兰卡港不缺吃的,冷藏库里存放的牛羊肉,每天耗费巨大的电力,现杀也有。

“好的,我会跟招商部建设处的人注意的,我们这边一直没有出过什么问题。”

圣赫塞对这个工业区的安排是也一个超大工业区,最终容纳至少50家大中型工厂,工人职工超过3万人,其中圣赫塞已经初期在这边投资安排了12家大工厂,一些配套厂也正在招商,大多是从玛利亚市布城过来。

目前在筹备的工厂有三海造船布兰卡厂、普拉里食品六厂、蓝云纺织三厂等,玛雅塑化二厂,玛雅硫酸厂,玛雅化肥二厂一大批工厂,投资巨大。

其中玛雅化肥二厂的承建商就是雷顿机械厂,已经跟德国拜耳、巴斯夫公司谈判购买合成氨技术,开始国产化进程,受制于钢铁材料问题,技术预期能够达到,但是材料还有大问题,合成氨的钢材成本占据大头,当初设置玛利亚市的化肥厂已经完全投产,其中合成氨设备成本主要是德国特种钢材,

如果能生产出需要的特种钢材,那么合成氨和硫酸厂不仅可以国产化,还可以用于出口,利润巨大,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氨装置投资相对较低,但对圣赫塞来说仍然是难以承受的,特别是阿根廷也没办法生产特种钢材的情况下,德国人出售的特种钢材的价格是普通钢材的十几倍。

圣赫塞已经打算继续投资修建特种钢厂,只不过这还需要时间。

至于为什么要修建化肥二厂,位于玛利亚市的雷恩化肥厂的年产量仅仅只有20万吨,今年可以完全投产,但离当初80万吨目标还差很远,布兰卡港这边有很好的建设基础条件,至少化肥厂硫酸厂他并不安排在布兰卡港,毕竟这里是市区,而是打算安排在人口相对稀少的南边去。

合成氨主要原料有天然气、石脑油、重质油和煤等,玛雅化肥厂的原料来自于阿根廷国家石油公司生产的天然气,而布兰卡港离这里巴塔哥尼亚天然气产区更近。

战后七八年,世界上的合成氨工业突飞猛进,从单个装备日产200吨,到现在日产接近400吨的合成氨工厂,圣赫塞跟德国人也有了一些谈判的资本,他有足够多的耐心和资金,

随着由汽轮机驱动的大型、高压离心式压缩机研制成功,为合成氨装置大型化提供了条件,目前已经具备往单设备日产500吨冲击的可能性,

而目前苏联人和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都有生产大型合成氨设备的能力,可以进行引入,特别是法国这边关系不错,这就给了圣赫塞对德国化工企业施压的能力,毕竟有钱就是大爷。

特别是贪婪的美国人,只要给足够多的钱,美国人会把上帝都给你,所以圣赫塞的美国红杉一直不缺合作者,至于cia现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不管是红杉投行还是黑石资本都没有损害大美利坚的利益,反而很多有钱人在这边赚的盆满钵满。

阿根廷天然气储量极为丰富,分布也很广,目前天然气开采量也是拉丁美洲第一位,玛雅化肥厂作为大客户,跟阿根廷国家石油公司关系想当初不错,只是最近半年阿根廷国内石油公司受到了美国石油资本的强大压力。

玛雅炸药厂的炸药派上了大用,在临港工业区的爆破,开采都是非常用处巨大。

圣赫塞上午的时候带着汤姆等人,先去布兰卡港的党政大楼认了一认门面,

下午的时候已经拉了两车人,前往科罗拉多河这边的一个叫佩德罗卢罗的小镇。

这里有着未来农业的一个水田农场,目前已经开垦了100英亩的农田,用于生产水稻。

至于为什么只有100英亩,说到底还是水稻种植没有机械化以前,需要的人工,物力都是极为庞大的,100英亩对于目前的未来农业已经是极限操作。

相比于阿根廷北部的农庄,动辄几千英亩的麦田和棉花田,100英亩确实有些不够看。

水稻种植不同于未来农业在北部的小麦种植,对于人工的要求很高,因为目前世界上大部分收割机,拖拉机等农业机械都是美国法国德国苏联这些国家生产的,基本上都是用于小麦种植。

美国农业在20年代的时候,生产中开始普及拖拉机,也让它进入了黄金年代,阿根廷目前除了大型农厂里,大部分地区没有普及机械化,这也是雷恩拖拉机厂的巨大机会,只不过目前它也面临着外国拖拉机的竞争,

阿根廷一下子对外开放了差不多10家外资拖拉机公司,而雷顿拖拉机厂并没有什么明显优势,现在只是跟日本二流农机公司久保田有深度合作,引进了生产线。

给雷顿拖拉机厂的时间也不多了,没有了这层保护政策,圣赫塞也不知道它能继续坚持多久。

阿根廷没有水稻种植历史,而目前世界上唯一能搞水稻机械的国家是日本,圣赫塞刚好有跟日本久保田合作研发拖拉机和进口拖拉机生产线,只不过目前仍然没有水稻收割机,种植机这种机械存在。

圣赫塞并没有表现太多,这次来到离布兰卡港一百多公里外的村镇,就是为了带这些人看看,学习一下水稻种植。

圣赫塞下车后,见到了农田的负责人,马尔克·夏加尔,负责这边的水稻田建设。

“圣赫塞议员先生,欢迎来这里参观。”

圣赫塞有提前跟未来农业打招呼,让他们不要叫老板。

“你好,这次我带人来参观参观,体验一下。”

汤姆等人也下了车,看到了这边的水田,还在灌水,有些好奇,圣赫塞没跟他们说,他打算让他们也试试插秧的感觉,忆苦思甜之类的。

阿根廷的土地太富饶了,这里作为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南部边缘,野草丛生、人迹稀少,仅有一个小村庄,城镇人口也很少,属于荒凉之地,原先是个牧场,有科罗拉多河的灌溉,这里很容易开发起来,天气有点像新华夏的东北黑土地。

从上个月开始,未来农业进驻了这里,开始着手准备开垦水稻田,垦造水田就是把荒地开垦改造成水田,未来农业有充足的开垦经验,只是这不同以往,毕竟不是旱田那么简单。

好在有充足的农用拖拉机,提前规划好,可以把农田规整平齐,划出长100米宽30米的标准水稻农田,而且普拉里国际还帮忙移民了不少水稻种植的农民,边开垦边学习,搞的还是不错的。

100英亩水田被划分为十多个地块,不同的水稻品种分块种植,以选出最适合这里的品种,远处是新建立的一个育秧地,绿油油的秧苗长势喜人,

未来农业的员工正在拔下秧苗,扎成一捆一捆的墩子,旁边有几个种水稻的华人专家在指导,是在西贡种了几十年地的老手了,经验丰富,因为逃避战乱,去了科尔多瓦,后来加入了未来农业。

新修建水利灌溉设施和田间道路,科罗拉多河水资源丰富,今天刚好要进行最后一步,把开垦育肥过的田地灌满水,变成真正的水田,然后开始插秧,充分赶上农时。

灌水需要持续一天时间,直到水田不再吸水了,才可以开始准备下一步工作。

后期还要准备研制出了联合收割机、高速插秧机以及一些大中型的农业机械,秧苗的培育也要实现工厂化。

马尔克认真的介绍这些水田,远处还有不少华人在进行工作指导,种水稻不仅是技术活,还是体力活,更是细致活,如果没有这些专家,很难开展。

100英亩地都是手工插秧,就等水田弄完,其实水田也麻烦,特别是地下的老鼠洞这些,没有堵住的话,水就白白流走了,这也因为水利设施不完善的缘故,一个月时间能做成这样很不错了。

圣赫塞也认真了解,这些水稻品种都是实验品。

晚上的时候,在这边过了一夜,普通的小镇有不少旧房子,已经租赁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圣赫塞早早起床,准备去插秧,换上了准备好的粗布衣服,也带着这些同伙们体验体验生活。

这些人是他的一批重要班底了,阿根廷大部分地方仍然以农业为主,如果不懂这些,以后确实也就很难把阿根廷整合起来。

从布兰卡港以南,很少有大城市了,这里拥有丰富的农业潜力。

“部长……圣赫塞议员,我们真的要下去种田吗?”

汤姆有些不太习惯,这些优秀的年轻人,大多都是来自于城市,能来到布兰卡港已经是付出了巨大的勇气,真的下田插秧,那算是大突破了。

“试试,确实挺不错的,这个不算什么。”

圣赫塞穿的是衬衫西裤,他挽起袖子和裤脚,从田埂边走下水田,没有滑腻的那种感觉,只能算是生田,不是熟田,水田的泥土也经过拖拉机破碎多次,肥力比较普通,事态比较紧,他拿起用布条扎好的秧苗,熟练的抛向远处。

手上拿了一把,转过身去,面对田埂,算好间距,开始一步步后退插秧,这次从菲律宾、泰国、南韩、越南、柬埔寨、日本这几个地方运输过来的十多个优质水稻种子培养种植,进行试种。

每个田块都有点不太一样,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出现杂交水稻这些品种,产量不算太高,要筛选出适合阿根廷的水稻品种不太容易,还要施肥,防止病虫害这些。

科学育种的话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要走,大规模推广也是需要很多时间,只能等农业机械化,否则很难推广成功。

因为水稻种植远比小麦更耗费精力,而且也没有足够多的人口来种植,化肥不用担心太多,玛雅化肥厂推广的难度挺大,很大一部分通过普拉里国际出口了,一小部分则是给未来农业了。

农业生产和工业化需要非常多的物资,如果单纯靠进口,那是非常可怕的。

一旦发生国际封锁或者禁运,那就是变成废铁,类似于后世的北韩,一个稳步的工业体系还是相当重要的。

汤姆这些人犹豫了一下,也纷纷下田开始有样学样,插起秧来十几个人每人负责一些地方,慢慢的往后退去,旁边的华人比划着一些基本技巧,指导种植,一上午时间插了有10多亩田,这些水田有个很好的地方就是没有石头。

中午简单休息,下午继续,插秧速度加快了不少,等到傍晚收工,很多人都快直不起腰来,但没有人喊累,圣赫塞速度挺快,是个好手。

“议员先生,这次真是帮了大忙了。”

100英亩,说多不多说少不少,除了圣赫塞团队,这边未来农业也雇佣了很多人,一天时间,就把水稻秧苗全部插完。

大家都累的腰酸背痛。

“这次大家真是帮了大忙了。”

圣赫塞说道,他自己都有些腰酸,这算是体力活。

秧苗种植好后,接下来的管理,很重要。

这次带过来的不仅有激进党的,还有市政厅的,都是他非常重视的人才,做这些活不仅要细致,还要吃苦耐劳。

……

“什么,他去南边种地?“

奥托摸不着头脑,难以置信的说到。

“是的,昨天他们往南边去了。”

“他们搞什么,港口建设不搞了吗”

“具体不太清楚,看情况,这两天能回来。”

“派人继续盯着。”

“好的,市长先生。”

奥托最近有些心烦意乱,眼看临港工业区招商做的特别厉害,而自由港还有贸易工业区,竟然一个工厂打算进驻的都没有,让他是相当恼火。

他还特地去找了倍借调过去的年轻公务员,结果是什么消息没打听到。

只好重新找圣赫塞帮忙,只是他也有些扣扣搜搜那种,完全没有承诺出去。

圣赫塞自己就是无利不起早的人,他更加在乎利益,打白工为别人付出的想法,他是每夜办法的。

经过已到达锻炼,圣赫塞团队也就启程回去了。

看着远处绿油油的一片水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