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我的安徒生 > 第7章 1.7

我的安徒生 第7章 1.7

作者:明开夜合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0-05-31 04:52:14 来源:文学城

柳逾白最为人知的身份是制片人。

他控股的影视传媒公司,其业务涵盖运作艺人、影视剧制作、影视剧宣传与发行等领域,当之无愧的庞然大物。

各部门都有自己的负责人,平日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营,大部分工作自行决断,少部分汇报给柳逾白最后拍板。

基本上,需要柳逾白亲自过问的事情很少,每一年的新人面试算是其中一件。

艺人经纪部的负责人袁蓓,当年做过选角导演,看人是一等一的准,有她在,柳逾白压根不需要操心,亲临现场纯粹是因为兴趣。

当然,助理莫莉偷偷吐槽,“恶趣味还差不多”。

今年的新人面试,柳逾白照例专门为此空出行程。

袁蓓已经在会议室里坐着了,手边一摞资料卡。

她翻得挺无兴味,说单看照片没什么特别值得期待的,到时候看现场展示吧。

艺人经纪部,其业务也进行了细分,分为明星经纪部和演艺事业部,两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和运营理念全都不一样。

简单粗暴地说,明星经纪部负责培养明星和偶像,有一整套严苛的KPI考核标准;演艺事业部,运作正儿八经的演员和歌手,这里面除了一些神格稳定,现如今似乎都已处于养老状态的大神级人物,还有一些被称之为“赔钱货”的新人演员。演艺事业部签的人不多,也不似明星经纪部日进斗金,但确是公司声誉口碑之所在,也是不可估量的隐形资产。

柳逾白要盯的,其实就是每一年的“赔钱货”。

可惜的是,哪怕是“赔钱货”,也可遇不可求。

今年来面试的这一批,长相、身材和气质都是在线的,里面几个,签进明星经纪部,海量资源砸下去,两三年过后,又是一棵摇钱树。

但让袁蓓和柳逾白都能一致认同的会讲故事的面孔,今年依然没能碰上。

袁蓓叫今天过来面试的六七个小孩先回去等通知。

关上门来,袁蓓笑说:“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如今学艺术的小孩儿家境优越,都长了一张没吃过苦的脸,好看是好看,无聊也是真的无聊。”

袁蓓当年在茫茫多来海选的女孩里,为著名导演牧永年物色了新片的女主角,并大力推荐。牧永年当时其实另有人选,但最终相信了她的判断。最后那部片子影史留名,女主角更是以非科班的素人身份,直接拿下了那一年金胶卷奖的最佳女主角。

有这样的丰功伟绩在前,袁蓓有资格下这样的判断。

袁蓓没听见应声,转头一看,老板正手臂斜撑着座椅扶手,发呆呢。

柳逾白:“倒是碰见过一个不无聊的人。”

袁蓓来了兴趣,“谁?演过戏吗,找来我看看?”

“圈外的。”柳逾白懒散靠着椅背,回忆那晚所见,仿佛星星熄灭的过程,“不过也就一双眼睛还有点意思,演技我估计,悬。”

“那也约出来看看。”

柳逾白沉思片刻,“算了。我们干的又不是什么好行当,犯不着把人都往圈里搂。”

平平安安的当个普通人,也没什么不好。

-

梁司月后来又跟着池乔去做过几次类似的兼职,不是为了钱,后面纯是因为兴趣。

她小县城里长大的,周围的环境一成不变。

现在才知道,在保证自己生活在安全轨道上运行的同时,又能有机会观察和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十分有意思。

参加的多了,工作邀约也雪花片一样地飞来。

她很谨慎地筛选,不让兴趣和生活相对隔离的状态被打破。

为此,虽然池乔强烈建议,她还是决定不要开微博。社交平台上积累喜爱的同时,也意味着要做好迎接负面反馈的准备。

她又不是吃这碗饭的,为什么要在乎陌生人的好恶呢。

这种平衡她小心翼翼地维持了长达半年之久,某个休息日,收到了一通电话。

某文化公司负责人的电话,说有意向签下她,和公司现有的几名艺人组成一个少女偶像团体,集体出道进行演艺活动。当然,公司不算资质深厚,也不意与工业化的标准偶像团队竞争,他们打算走细分市场……

梁司月没让他把话说完,就直接打断了:“不好意思,我没有要出道的打算……”

“梁小姐可以来我们公司看看,当面谈一谈。”

梁司月再度回绝:“我想我应该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就不再耽误您的时间了。”

“好吧……”负责人不无遗憾,“那梁小姐加我个微信吧。”

这通邀约电话,池乔当然也收到了。

与她的回复不同,池乔很积极提出想去公司考察并面谈。

梁司月不意外池乔的反应,但还是有些怅然若失,因为突然间很清楚地意识到,如果池乔选择出道,那么她们的人生轨迹,一定,终将不可避免地转向完全不同的方向。

但不久之后,一件事让梁司月改变了主意。

那天,梁司月收到一条微信消息。

远在云南的二舅发来的,告诉她外婆旧疾复发,住院了。

梁司月跟梁国志商量以后,没有一点耽误地前去探望。

所幸情况比她想象得乐观许多,她在那边陪护了两三天,外婆出院。

外婆现在住在大舅家。

久未团聚,梁司月多留了两天,观察到外婆在大舅家里住得并不大舒心:

大舅和大舅妈两人很忙,到外地去进货,一去好几天不会回家。

大表哥和表嫂特爱玩,晚上出去唱歌混酒吧,常常凌晨才回来。外婆睡眠浅,常会被外头的声响吵醒。

大表哥和表嫂的小孩儿刚满两岁,破坏力惊人,他俩自己不带,一甩手交给了外婆。

可怜外婆这一生,带儿子,带儿子的儿子,再带儿子的儿子的儿子。

最近,外婆住院,他们才临时请了个保姆。

保姆也不尽职,小孩儿在地上爬,乱捡东西吃,她看到了从来不阻止。

外婆看不过眼,叫保姆多看着点儿。

保姆翻个白眼,把小孩儿从地上捞起来,粗暴抠出来嘴里东西。小孩儿哇哇大叫,不要她抱,要找曾祖母。

外婆也不顾自己刚出院,抱起小孩连声哄。孩子敦实的一身肉,健壮成年人抱久了都嫌累。梁司月看不过去了,把小孩接过来自己抱。结果小表侄认生,不要她抱,一碰就哭,谁哄都没用,只除了外婆。外婆没办法,只能继续抱着,边摇边哄。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让梁司月很不舒服——

她送的那台按摩椅,表嫂嫌占地方,没多久就给扔了,自己买了台跑步机放在家里,也没用过几回,现在上面都挂满了衣服。

这事儿,电话里外婆从来没提起过,一贯只夸家里人对她多好多好,她多么的享清福。

探望结束回去以后,梁司月越想越不放心。

梁司月出生没多久,妈妈就去世了,她基本算是被外婆带大的。

那时家里欠了债,老家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梁国志不得已将女儿托付给岳母,自己去外地寻找机会。

梁司月被送到外婆家时才五岁,和二舅一家住在一起。

二舅一直是个没什么出息的人,三十好几了还没在县里凑出一套房,只能带着老婆啃老,婆媳住在一个屋檐下,关系自是无比紧张。

二舅妈几乎天天跟二舅吵架,言辞间总要拐弯抹角地捎带上梁司月的妈妈,说就因为梁妈妈生了那么多年的病,跟个无底洞一样,掏空婆家掏娘家,才害得她一个无辜的人,现在嫁过来受这等窝囊气。

二舅妈生了两个孩子,三代五口人,再加一个梁司月,家里挤得简直不能住人。

想当然,梁司月这个拖油瓶,在外婆家里日子不可能过得多舒坦,表哥表姐时时捉弄她,二舅妈不但不制止还会暗自怂恿。

外婆知道以后总会回护几句,二舅妈便开始抹眼泪,说孙子和外孙女,既然带一个“外”字,合该亲疏有别,怎么到了外婆这儿,就只知道护短?到底是活人争不过死人哦……

外婆气得一句话说不出,偏偏不能拿二舅妈怎么样。二舅当时娶这个媳妇儿有多难,她不能为争一口气,就把人气走了,把这个家给拆散了。

梁司月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察言观色,不想让外婆夹在中间难做。

后来梁国志在外面挣到了钱,一部分还债,一部分寄到外婆家里,梁司月的日子才好过一些。

读初一的时候,梁国志资助了二舅一笔钱,二舅前去投奔大舅,合作做生意,并在外地定了居。

梁司月这才完完整整的,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

但没和外婆单独生活几年,外婆就生了一场重病。

住院期间,两个儿子从头到尾没请一天假回去看看。街坊邻居议论纷纷,说外婆这两个儿子简直不孝极了。两人受不了舆论压力,这才将外婆接去身边养老。

梁司月一直很不舍与外婆分开,但也知道自己如果执意留在老家,只会绊得外婆享不了清福。

——是的,她原本以为,外婆真如电话里所说,是去享清福的。

如果不是这一次前去探望,她可能永远也发现不了真相。

她现在自己和父亲住在一起,生活算不上宽裕,但绝对称得上舒心。

两边对比,让她很难安。

梁国志下班回家,一起吃晚饭的时候,梁司月跟他讲了外婆的事,并委婉地问:“……能不能把外婆接过来住几天?”

梁国志知道这不是住几天的事,是女儿想替外婆养老。

他没说话。

梁司月也就不追问了。

吃完饭,梁司月收拾过外卖盒,拿去楼下扔掉。

回来的时候,梁国志把账本找了出来,趴在餐桌上一页一页地翻。

梁司月眼里的父亲,其实长相很是周正,只是眉头拧得紧了,拧得久了,日积月累下来,总有些苦相。

梁国志朝她招了招手,“小月你过来。”

等她在对面坐下以后,梁国志捏着圆珠笔,一笔一笔给她算账:外婆如果要来,肯定得换一个大一点的房子,少说得两室,还得带厨房,总不能让外婆也跟着顿顿吃外卖。这样的房子,还不能离学校太远,不然她上学也不方便,算下来,单房租一项,一个月少说就要四五千了。再加上水电费,燃气费,生活费……杂七杂八一堆开支,万一外婆病又复发,花钱更是没个上限。

梁国志说:“小月,我懂你的孝心。外婆帮了我们这么多,我也想出一份力,但接过来住,我就有心无力了……你也知道,这些年挣的钱全拿去还债了,一分也没存下。而且,现在这个工作,我也不能保证能一直干下去,你见识过潘兰兰是什么样的人……”

梁司月沉默片刻:“我多接一些兼职呢?”

“你还在上学,影响成绩得不偿失。我想,外婆肯定也更希望你好好学习。”

梁司月其实没有为钱发愁过。

不是说不缺钱,而是因为她物欲淡,也从来不追求超出消费能力的东西。从前寄住在外婆家,都是有什么吃什么的,有肉固然好,吃糠咽菜也不是不能将就。

现在搬来和梁国志一起住,通过兼职挣了一些零花,一部分寄给外婆,一部分存在卡里,需要什么就自己买。

从来不知道,现实无所谓温情,只是一笔一笔冰冷的数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1.7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