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借剑 > 第13章 阮慈道途

借剑 第13章 阮慈道途

作者:御井烹香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7-04 12:26:07 来源:文学城

琅嬛周天之大,并非一介凡人可以随意想象而出的,若不是阮慈曾随谢燕还上到罡风之中,又开了天眼,可以俯瞰周天,也不知原来琅嬛周天之大,连南株洲也不过是巴掌块的地界罢了。可这巴掌块的地界在凡人眼中,便是一生一世也难走出的天地了,从宋国到陈国,王盼盼带阮慈走了一夜,若是凡人起码两个多月的脚程。按王盼盼所说,阮容、阮谦走的那条近道,他们习练过武艺,又可以初步感应天地道韵,脚力要比一般人好了不少,大约也还要走半个多月,若不是现在已无需持符避瘴,他们又都有灵玉在身,就算没有大阵封锁,也根本都无法离开宋国。

一俟离开宋境,便是山清水秀,立在山巅来看,这条交界线极是分明,一边是昏黄嶙峋,一边是绿水青山,雄关绵延,锁住的似乎是两方天地,但已有黄土不断被风吹入陈国,也可看到陈国百姓如蚂蚁一般,陆续往关口走去,王盼盼道,“这都是要去宋国做生意的商队,还有想去挖掘灵矿的淘金人。宋国七百年间一片荒芜,你可曾想过,造房子用的木头,你们平时穿的衣服,都是从哪里来的?还不都是在边境和其余国家贸易来的。”

阮慈对边关的概念极为模糊,此事在宋国似乎严禁谈起,她道,“是么?可我们什么都不出产,又拿什么去换呢?”

“当然是粒稻了!哼,你们宋国百姓也算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了,平时煮玉为饮,含稻为食,你们可知道,这些在其余国家都是难得的宝贝,凡人吃了一颗,便可以益寿延年、百病不侵,是传说中的‘仙人食’,哪有和你们这样当饭吃的。”

在阮慈看来,宋国世世代代都是以灵玉为食,没有任何稀奇的地方,听王盼盼这么说,忙仔细请教。王盼盼便道,“主人也告诉过你,这粒稻是厚土神光凝聚而成,灵玉却也有讲究,三宗立下大阵,封锁了宋国所有水灵气,这只能是将外头的水灵气锁住了不让进来,但要拔除国内所有河流湖泊的水汽,便不那么容易了,他们知道主人可以化身滴水潜藏,所以将宋国内所有存水凝为玉矿,这种灵玉矿,实则是水灵气所化的一种灵玉。玉矿枯竭重生,说来也是简单,宋人服玉为生,灵气蕴藏体内,死后还归天地,自然而然又凝结成矿,这阵法是很高明的。”

“对三宗来说,安排你们吃这玉石也有好处,宋国五行不调和,什么都不长了,草药也没有,如果有病如何医治?不如就让你们服用灵玉、粒稻,这样百病不侵、延年益寿,宋人才能继续在国中生存。横竖人生死之后,水灵气会被大阵接引而去,照旧凝结玉矿,损耗微乎其微,而且如此循环往复,宋人自然会为了寻求玉矿到处挖掘。不过灵玉矿不许往外卖,只卖些粒稻,却也足够换来生活诸品,便是宋国的火鸦,打死了往外卖,也是颇为稀有的妖兽。”

王盼盼也不禁对布阵之人有些钦佩,“如此代代传承,阵法运转不破,七百年来,宋人的体质也越来越好,涌现出不少上好的修道苗子,大阵一去,各仙门还能过来选英拔材,充塞门下。而宋人自然欢欣鼓舞,被困七百年的怨气烟消云散——这个阵法很精巧,连收场都算得好好的,不是凌霄门那样的中等宗派能布出来的,背后定有高人。”

阮慈低声道,“怨气也不会全都烟消云散的。”

王盼盼笑道,“你肯定是这样说的,因为阮家刚被灭了门,可你对灭了你生身门阀的仇人,怨恨就没那么浓了罢,甚至都不晓得是谁动的手。若你是什么吴家张家,随意什么人家的孩子呢?这会儿听说阵破了,还会有仙师来挑选弟子,你还在乎隔壁阮家的事情么?”

“再说,你别以为不必争夺灵玉矿就不会死人了,我告诉你,其实凡人的日子,在哪都差不多一样。宋人这七百年来也未必就多死了多少,算下来,个个都身强力健,还有仙人收徒,比起陈国还算是赚了呢。”

阮慈将信将疑,但她对一般凡人的日子一无所知,便也不加辩驳,只疑惑道,“柳寄子对我说,这几年会有很多仙门在宋、楚、武三国收徒,听起来像是都过来了,并不止他们这些镇守三国的宗门,甚至还有中央洲陆的宗门会过来,但他们这些宗门白费了七百年的苦工,剑也没有得到,好容易培养出这些修道的好苗子,现在还要把修仙好苗子拱手让人?”

“他们倒也想独占,可却是万万不敢。”王盼盼冷笑道,“非但不敢独占,只怕这些好苗子,他们也只能收上不多的几个,否则难免引来猜疑。谢燕还在小竹岛受了重伤,坠入宋国,按说伤势决不能在七百年内养好,可她再出来的时候,神采更胜从前。自然有宗门会想,是不是谢燕还和三宗勾结,应允了将东华剑传人送到三宗门下,三宗明面上封锁宋国,实则暗助谢燕还养伤。这一次,三宗收下的弟子来历必须清白,要不然,收了也白收,几年内都会陆续被人杀死的。”

和东华剑有关的事情,阮慈听了只觉得云里雾里,不寒而栗。只觉得这仙人虽然法力非凡,可以移山填陆,但生活比宋人还要更凶险了十万分,想要把东华剑留到谢燕还回来,非得步步小心不可。并不是有了法力就能肆意妄为,没脑子一样是不行的。

但不论如何,法力仍是一切的基础,她修道心炽,和王盼盼在陈国一座小山头安顿下来之后,便请王盼盼传道。王盼盼却并不教她,说道,“我是妖怪,教不了你,再说你没有灵根,注定没办法修真,须得是杂修一派,那就更没法教了。”

她教不了道法,却可以教些知识,当下便叫阮慈在开辟出的石室中盘膝而坐,将诸天万界的道法流派娓娓道来,“这一切,须得从阴阳五行道祖开辟宇宙时说起了……”

大道三千,成道之法却不止三千,阴阳五行道祖从旧日宇宙携来的大天之中,本就有那方宇宙的道统流传,本方宇宙新生的大天之中,一样也有许多生灵在推演成道之法,自创世混沌至今,不知经过了多少量劫,哪怕是执掌了三千大道的金仙道祖,在量劫中也一样难逃自身,众道统争斗不休,到如今,宇宙中最常见的成道法门,便被称为成道之‘真’,也就是王盼盼所说的修真。

这法门不管是什么道统,总归是交感宇宙灵气,内修元婴,外修肉身,内外交感,筑基炼身、金丹炼炁、元婴炼神、洞天炼法,炼气、筑基、金丹、元婴、洞天、合道,如此一步一步往上攀升,最终成为道祖之后,便如同琅嬛周天的洞阳道祖一般,炼道还己,最终有一天,道果成熟圆满,将携带庇佑大天,从本方宇宙脱离出去,犹如道果落地一般,孕化出新生宇宙。本方宇宙创世者阴阳五行道祖,也是走的这条修道路子,是以这也是本方宇宙的‘真’道。

“将来你入得道门,便知道了,这天下妖魔鬼怪许多,但只要是按这四步划分境界,逐渐提升,不管是鬼是魔,是人是妖,就都算是真修路子。”王盼盼道,“可真修并非是唯一的超脱之路,真外别传为杂,杂修众多,我并不知道全部。只知道有器修、法修、符修、身修、意修、念修、魔修、愿修等等,真修、杂修也并非泾渭分明,大有兼修并举的,像是你,如果你在别的周天,那么就是上好的真修苗子,一个凡人可以开天眼,就算世代以灵玉为食,资质也颇惊人了,但你在琅嬛周天,那就只能走杂修的路子了。主人把东华剑留给你,那你当然应该做个器修。”

器修说也简单,顾名思义,便是从修道伊始,便倾尽全力打造自己的本命法宝,随着修为提升,将法宝杂质炼去,不断去芜存菁,又投入许多天材地宝,最终将法宝锻造至宇宙灵宝的级数,自身依托灵宝,享用无穷威能,许多先天宇宙灵宝传下的道统,便是器修一脉。而阮慈先天就拥有一口东华剑,比所有器修都要来得优胜,要知道器修最大的关卡,便是炼器的天材地宝极难寻觅,而好处则是没有真修要度的三灾六劫,也没什么心障可言。以阮慈的情况,自然是一帆风顺,只需祭炼东华剑,便可顺理成章地通过东华剑的反哺,拥有一身过人的修为。

“只是,器修的一身修为,都在这本命法宝上,你将这柄剑还给主人的那一天,便是你修为尽丧的时候,修为一散,命不久矣,修道人只修今生,你的真灵掠夺过天地灵气,入不了轮回,感应不了道韵,也做不得琅嬛周天的鬼修,只能烟消云散。”王盼盼叹道,“所以主人也知道,剑给了你,你是一定不会还的。”

阮慈笑道,“我本来早该死了,活到那时候也该够本了罢?大有可能还活不到那时候呢。”

王盼盼摇头不再谈了,阮慈又问她,“谢姐姐说,在宋国等了我七百年,她当时在小竹岛,其实并没有受伤么?七百年前就能算出我会出生?这也太离奇了罢。”

如果不是谢燕还跌入三国,宋国不会被封,阮家也可能就不会崛起,还有没有阮慈这个人都是不好说的事,如果谢燕还七百年前就能卜算出这错综复杂的命运,那这推算之能也确实太神奇了,不过王盼盼并不解释,一语带过,“主人在小竹岛散尽法宝,灵兽也都放归天地,只留下最宠爱的我,我是到了宋国才开始为主人办事,在小竹岛之前,一直生活在主人的随身小洞天里,从来不管外头的事。”

谢燕还随身居然还能携带一个小小的天地!阮慈不禁大为神往,恨不得下一刻就拜入仙门,修行道法。不过王盼盼一点也不着急,歇了几日,她分出一只大猫,去猎了些野兽来,教阮慈剥皮切剁,串烤而食,阮慈第一次吃到咸味,很不适应,觉得满口腥臊,一如她取食的野果一般酸涩。

“你在宋国,从小吃的都是灵食,只怕凡间美食是无法享用的了。”王盼盼也不禁叹息,“早知道你不好养,主人真是留了个大麻烦给我。”

阮慈勉强自己吃了几口,才说道,“我可以慢慢习惯”,便忍不住扭头吐了出来。王盼盼说道,“得了,别吃了,饿死算了。”

说是这么说,但还是连夜出门,猎了一只灵兽回来,掷在地上,阮慈吃得大声叫好,王盼盼没好气地道,“我连夜跑了几千里路,好容易才寻到这一只独身孤居的獐子,别的灵兽不是被圈养了,就是成群结队地居住,要杀得全杀了,可杀得太多,没有储物袋也保存不了,更会引来旁人注意。看来要在一地久住是不成了,得快些教你点修身体术,不然每次都要我带你走,累死猫了。”

便从口中吐出一本小册子,说道,“其实这也是真修入门之始,没有人一开始就修行道法的,都是要锤炼体魄,将肉身经脉融会贯通,先天隐疾修补完全。今后你白天就修行这本所谓秘籍,晚上试着观想剑意,和东华剑勾连,什么时候你能和东华剑心意相连,令它大小如意了,我便带你去城里瞧瞧。”

阮慈其实连宋国的街道都没见过,如今到了陈国,她是很想四处游览一番的,只是懂事不提罢了。闻言不禁大喜,拿过秘籍仔细翻看,只见里头是七十二式长拳,她记性过人,翻看了一遍就全都记住,演练了几遍,已很是熟惯,却丝毫不觉得疲累,也未觉得打完了有什么不同。

王盼盼看了大奇,摇尾巴叫她过去,探爪扣住她脉门,道,“一般人刚入门,一个月内能学会都算是天纵奇才了,若是认真去打,一天能打两遍,已是极限,你这怎么回事?”

探查了一会,也不禁叹道,“到底是代代养成的苗子,灵气洗练,你的根基太厚了,浑金璞玉,是极好的修炼苗子,可惜了。”

她赶忙又呸了一声,“我怎么也学起柳寄子说话了!”

阮慈既然可以承受,王盼盼便不禁她再练,阮慈一天打了几十遍拳,只觉得神清气爽,跳到山泉里洗了个澡——她极喜欢水——湿漉漉地披着头发回到洞中,按王盼盼的叮嘱,盘膝而坐,双手按在东华剑上,将心神沉浸进去,全力感受着剑在膝上的形状、触感、重量。

说也奇怪,东华剑在她身上,本来轻如无物,阮慈也拔之不出,可她这一观想,东华剑却越来越重,越来越沉,阮慈只觉得自己全身仿佛都被压到了泥地里去,眼前一黑,没了知觉。

更新了,本章可以稍微解释一些之前留下的疑惑,对世界观有疑问的也可以留言,我看了明天在作话答疑

嗯~~~~~~本章送个红包吧

今天中午吃虾,炒豆腐干,红烧肉,虾基本是给猫买的,另外昨天的春饼,其实我的意思是大概北方人不吃南方这种用米浆调和成,裹着炒豆干、炒豆芽吃的薄饼餐。没想到还在评论区激起春饼讨论,可见国家地大物博,就算是薄饼这样的形式也有很多变种~

另外,南方大家出行要记得避雨,这鬼天气下雨下得没完没了,闷热死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阮慈道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