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解甲 > 第5章 君心(上)

解甲 第5章 君心(上)

作者:八条看雪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4-25 12:14:36 来源:文学城

天成皇宫建于前朝皇宫旧址之上,去旧立新已看不出原本模样,只保留了三重宫墙,从阙城外的山上望去,好似三枚同心相套的环。

宫中正殿为元明殿,大殿前铺设光明甬道,晨起百官朝圣时如踏天路之上。

只是这殿中却无“光明”可言,元明殿成狭长的长方形,迈入大殿后要行百步才能行至御前,而这百步的距离既无侧窗也无天光,只有明珠照亮,无论日夜都晦暗如梦境,在其中呆得久了,便会忘却日夜更迭。

于是应群臣要求,宫中内侍便在大殿正中放置了一座巨大的青铜莲花刻漏,只是众人未曾想过,当今圣上心思难测、吝于言辞,每当大殿之上无人言语时,那刻漏滴答作响的声音便如催命的念咒声,简直令人毛骨悚然。

现下便是这番光景。

滴答,滴答。

刻漏的声音在偌大的元明殿内回响,同殿外连绵不断的雨声交织在一起,朝臣百人立于殿上仿佛泥俑一般,谁也不动弹、谁也不言语。

高阶之上端坐着的人也静默了许久,重重珠帘挡去了他的面容,也令他的视线更加难以捉摸。他像是这古老宫殿中供奉的一座石像,冰冷而令人敬畏。

终于,那道平静到毫无起伏的声音在大殿上响起,带着点许久未开口的沙哑。

“诸卿何故沉默?可是孤强人所难?”

这何止是强人所难?简直就是强人所不能!

碧疆之乱已有十数年,新帝继位以来几乎从未提过收复之事,如今竟一开口便谈及三月之期,这不是要人老命么?

群臣腹诽,面上冷汗滑落,简直要和那刻漏声汇在一起。

这当中便只有站的最前的那三人,还能保持着面上毫无异色。肖准便是其中之一。

“臣请一试。”

又是青怀侯啊。群臣微微松口气,随即又隐隐觉得不对。

果然,座上帝王悠悠开口道:“将军拳拳之心孤感甚慰,只是京畿安宁还离不了将军。故此次平白氏乱贼,还需另寻他勇。”

安静终于被打破,群臣错愕哗然。三月言碧疆归顺,却不准大将军出征?京畿安宁自有六军镇守,哪里用得着肖准这尊大佛,皇帝如此安排到底是何意?

“请陛下三思。”

太尉徐友率先表态,群臣附议。

烜远王夙彻就站在肖准身侧,此时倒是未说话。他身量颇高,看着比武将出身的肖准还要高些,须发已有些斑驳,双目却依旧锐利。

“皇叔为何不语?可是有什么顾忌?”

圣上眼神真好使,隔这么远还能一眼看到谁开口附和谁没有。

夙彻上前一揖,沉沉开口:“臣以为,或许此时出兵实非上策。”

徐友这一听倒是来了精神,不赞同道:“下官不解烜远王此意。难不成我天成大军修养多年,还对抗不了他区区一方乱贼?”

烜远王面不改色:“徐太尉此言差矣,两方开战牵涉的绝不只是彼此,天成若能毫无后顾之忧,又怎会姑息碧疆之事多年?”

烜远王所说的,便是肖准一直以来的忧虑。

天成王朝还未过百年,除去碧疆之患看似再无外忧,实则多方受困。

东有霍州沈氏盘踞地方态度暧昧,北有格勒特高原天高地远鞭长莫及,西南纪州曾是最为稳妥的一块板图,却因临境碧疆的陷落而岌岌可危。

白氏选择碧疆作为藏身之处,也是因为其广漠无边、地势复杂,大规模的军队进入其中未必能讨得好处,若无准确情报,搜寻也会成为一大难题,最后难免会演化成拉锯战的情形,而大军一旦开拔,后方都城必定空虚,到时候一点潜在危机都可能引起王朝动荡。

然而这一点,当今圣上又怎会不知。

“皇叔所言极是,但不知有何妙计解此困局啊?”

烫手山芋又丢回烜远王手中,群臣事不关己,看起热闹来。

夙彻还未开口,另一道声音却响起。

“臣以为,碧疆乱事非一日之祸患,平乱之事或该从长计议。”

说话的是一名面白带须的老者,正是那当前站着的第三人,当今丞相柏兆予。

此话算是说出群臣心声,大殿之上顿时一派“小鸡啄米”的景象。

帝王微微倾斜了身子,一手撑额,摆出一副玩味的姿态。

“丞相所言差矣。自雨安之乱到逆贼白氏叛至碧疆,总共不过月余时间,如今孤给了整整三个月,已是宽限了。”

这话听着便有几分耍无赖的意味了。

白氏叛逃虽花了不过月余时间,但却也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先帝尚且无法,如今那逆贼已然姑息多年,势必更加难以根除,自然不能当做小乱来算。然而皇帝要耍无赖,臣子又能说什么呢?

说到底还不是这些年休养生息惯了,这忽然便要喊打喊杀的,任谁也有些缓不过劲来。

柏兆予已年近古稀,说上几句便要咳上两声,瞧着像是一盏随时都会被风吹灭的油灯,可那说出的话却硬朗得很:“陛下所言,乃是彼时光景,如今十数年过去,时局已大不同,当谨慎对待。”

老丞相的话音在空气中颤颤巍巍地扩散开来,像是一根羽毛,轻轻撩过座上那只猛虎的胡须。

众臣屏息而待,祈求速速过了今日这道坎。

慵懒的老虎终于抬了抬眼皮,似乎今日心情尚好,决定暂且放过座下这群战战兢兢的黄羊。

“孤也知众卿为难之处。”

群臣大松一口气,然而帝王下半句话紧跟着而来。

“不如先做一月之期。一月后还望诸位爱卿各显神通、上奏良策,助我天成平此余乱。技穷力乏者,孤不勉强,便捐些粮草钱吧。”

言毕,座上人起身施施然离去,内侍高喊:“退朝!”

这是**裸的威胁啊。

群臣哀叹不已,只觉得往殿外走的脚步又沉了不少。

****** ****** ******

退朝的人群三三两两散开来,文官武将们各怀心事,心知现下仍在宫里,不好明目张胆聚在一起议论什么,只擦肩而过时使着眼色,想来今晚城中茶楼雅间又要各个满席了。

肖准心中有事,脚下步伐愈发快起来,等到行至元和殿门前,却正碰上丞相柏兆予。

肖准挑了挑眉。他下朝后便直奔这里而来,天成皇宫内除送军报者,禁止跑跳奔袭,第一道宫墙内甚至严禁疾走,所以他也只是走快些而已。但他到底是行伍出身,便是步子也比旁人迈得大些,没成想这老丞相的腿脚比看上去利落的多啊。

柏兆予抬眼看见肖准,随即又垂下眼帘,喘着喘着气便咳嗽两声,身上那件厚重朝服感觉快要压得他背过气去了。

肖准低头行礼道:“见过柏丞相。”

柏兆予平息一番,也回礼道:“大将军。”

肖准有两个称号,一是青怀侯,二是骠骑大将军。

但不论是公事相对还是私下里,朝中人都喜欢称他青怀侯而不是大将军。毕竟侯爷位高一层,听起来也更气派。

只是这封号别人叫起来倒也还好,听在肖准耳朵里总是有些痛楚的。

青怀,怀青也。

青,是已故朔亲王肖青的名讳。当初圣上赐封侯位时,也是花了一番心思的。

如今方才经历过元明殿上这一遭,柏兆予与他见面后便只称呼他大将军,而没有提起“青怀”二字,足以见得此人体察之入微、心思之细腻。

“将军是来找陛下的?不知所为何事啊?”

肖准只顿了片刻,便如实答道:“为出兵碧疆一事而来。”

柏兆予这已经成了精的老狐狸,问也只是走个形式而已,八成早就猜到他为何而来。

柏兆予轻咳一声,似笑非笑地看他一眼:“听闻将军昨日便曾为此事请见陛下,不知陛下可有当面召见你、与你共谋一二啊?”

肖准闻言愣住,随即陷入沉默。

他昨日寅时未过就进宫来,早朝过后便至元和殿外。同他一起前来的还有太尉徐友,护军都尉马孟仁,便是随便一人圣上都焉有不见之理,何况三人同求。

然而皇帝只召三人在偏殿等候,隔着帘子与三人待了一个时辰左右,大多数时间也只是看他们三人互相辩论。

一个时辰后,皇帝便不再说话了,却留了他们三人在偏殿用膳。晌午过后,徐友与马孟仁便先后告辞,他不甘心又留了片刻,谁知内侍竟端了个台子出来,言及他若能解了那台子上的玲珑龛,皇帝便愿意当面同他一叙。

玲珑龛向来复杂多变,那一个分外难搞,他试到天色已黑仍未成功,请求将其带回府上琢磨,却被告知不得带离宫中,最后也只得作罢。

如今想来,定是皇帝有意刁难。

“不瞒丞相,陛下近来少有当面与我谈起平定之事,便是此次藩王有异,也未谈及出兵事宜。今日好不容易在朝堂之上提起,却又不准我带兵......”

“将军。”柏兆予轻声打断肖准,“将军所言,乃是圣上决断。既是决断,便自有用意。为人臣子,最忌不信,君臣之间,最忌多疑。将军觉得可是如此啊?”

肖准看着老丞相亮闪闪的眼睛,有一瞬间的恍惚,仿佛眼前是昔日父亲劝诫自己时的情景,彼时他向来心高气傲,从来学不会低头。

如今,他已变了许多。可只要牵扯到这件事,他仍是无法假装不在意。

“丞相可知,何为意难平?”

柏兆予暗暗叹口气,转瞬间已将目光收回。

“将军心意便是阙城中随意一三岁小儿都知,圣上又怎会不知?将军之心不难揣测,但圣上之心难测,望将军自察。咳,老臣约了圣上下棋,将军可要一起啊?”

他又想起了那日偏殿外的玲珑龛,心中有了自己的计较。

“如此,便有劳丞相带路了。”

柏兆予看一眼身旁的男子,似是半点未察觉他的心思一般,笑呵呵地向前走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君心(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