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解甲 > 第3章 永业

解甲 第3章 永业

作者:八条看雪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4-25 12:14:36 来源:文学城

从望尘楼出来,肖南回心事重重,莫名有些烦闷。

姚易说的道理她并非不懂,有些旧事并非无迹可查,只是不能查。那是疮疤,揭开是要流血的。

肖准也是因为深知如此,才几乎从不在她面前提起那些往事吧。

她自认了解肖准的脾性,沙场出身的人刚正有余而柔韧不足,她自己就是这样。她是肖准教出来的,肖准也差不多是这样。

只是朝堂之上何尝不是另一片沙场,没刀没枪、也看不见一招一式,但等到回合结束,便会有人被斩落马下。结果都是一样的。

肖准不适合那样的战场。肖南回明白,但因为帮不上忙也只能独自心焦。

转眼已是正午时分,不知怎的,刚刚还艳阳高照的天突然就阴沉了起来。肖南回眯眼望去,只见一片黑压压的云排成一条线从远方飘来。

这阙城四月的天,真是说变就变呢。

陈叔还未派人来唤,肖准怕是一时半刻不会回府了,她若想去永业寺祈愿现下便要出城,否则城门关闭前就回不来了。

算了,一个人也还是要去的。

她今年的生辰愿望呢,是希望肖准平平安安。

其实从她来到侯府的那日起,她的每一个生辰都只有这一个愿望。

然后过往的每一年,它们都实现了。

所以她私以为,那山里的破庙还是有些灵验的。

至少至今为止都是如此。

今年的开端不是很好,但总会有个美满结尾的。

对吧?

****** ****** ******

永业寺坐落在阙城城东三十里处的枢夕山上,寺庙虽小,香客却不少。

相传建寺之时,寺名本为用永邺。永邺是古时地名,寺建于此,故取同名。

可自从寺庙落成以来,永邺便灾难连连。先是数月的水患冲垮了山下村庄,然后便是亢旱三年,紧接着赤州动乱连年战火,永邺寺的山门遭山石砸落、塌了一半,原本石刻上的“永邺”二字损毁后只剩“永业”,寺中住持觉得许是天意,便不再让人修复,只重建了寺门。

永邺寺变成了永业寺。也是奇了怪,自此以后永邺一地再无灾害,寺庙内虽无高僧坐镇却灵验非常,只是这灵验不在祈福而在避祸。简而言之,若是有人觉得自己恐有祸事上身,便会来永业寺祈求庇佑,只需三炷香和一点香火钱,便能逢凶化吉、转危为安。

如此灵寺,即便藏在深山之中,香客也是往来不断的。

上香赶早不赶晚,像肖南回今日这般晌午过后才进山的并不多。

扫洒的小僧帮忙牵了吉祥栓在一旁,那里除了几匹马外还停着一辆马车,肖南回瞄了一眼没太在意,急匆匆地拾阶而上,向寺内走去。

天色依旧阴沉,院内一簇簇金色花朵虽然开得正好,但却因为没有阳光的照拂而失了几分光彩。这寺不似其他寺院喜植松柏,而是留了建址时便有的金茶梅。茶梅本就难养,金色更是难得,但永业寺的水土十分适宜茶梅生长,不需费心打理便也年年花香满园。

她左看看右看看,眼里也有欢喜,但一想到肖准不在,便又觉得少了些乐趣。

暗自叹口气,她径直向大殿走去。

西南边飘来的那片乌云似乎又近了不少,正压在殿门的飞檐之上,没来由地让人生出一种压抑感。远远地,肖南回便注意到殿门口站了个人,那人一身青衣、负手而立,她眼尖地看到对方微微侧身,将腰上配着的长刀掩到身体的另一侧去。

收回目光,她心下也没太多计较。阙城是皇城,有的是身份显赫的人,有些世家出门并不愿意彰显身份,因此都会尽量低调、甚至避开佩戴可以识别自己身份的东西。但永业寺地处偏僻,谨慎些的带了护卫随行也并不奇怪。

肖南回脑袋里想着,已和那人擦身而过。

殿内悬挂的幢幡挡住了光线,四周暗了暗,一阵阴气袭来。许是外面的花香太过清甜,衬得这殿内雨前返潮的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股苦味。

她适应了一下光线,径直走到那半新不旧的蒲团前,拿起素帕擦了擦手,然后点上三炷香。

掺了麝香和雪莲的古香气味辛暖,中和了先前的味道,肖南回深吸一口气,低声念道保平安的话。

远处厢房那断断续续敲打木鱼的声音也停了下来,寂静的大殿内一时只剩她的低语。

她从战事开始念起,又念到肖准手下的将领们,最后念到侯府和肖准。不知过了多久,举着香的手一抖,已经烧了半截的香灰落在手上,有些烫。她细细想了想,觉得没有漏下的,便恭敬低头三拜,将香插入炉中后又俯身叩首。

做完这一切她站起身来,不知怎的就看到了香案旁摆着的签筒,一时顿住了。

今天下人拜神者寡而礼佛者众,要说心底有几分信,肖南回自己也说不准,但每每出征前,肖准都是要为军中将士拜一遍的,久而久之她也觉得这是必要的。

但求签问卦的事,她从没干过。

她不懂定数天理,只知道人各有命,且命之一字,越算越薄。她自认是福薄之人,经不起这一算。

但今天不知怎的,姚易说的话一直萦绕在她脑子里,刚刚一看到那签筒便又冒了出来。

‘你说如果他现在知道了,那些人会放过他吗?’

如今的肖准,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孤苦无力的少年了。但世事无常,肖家发生的一切就是一场活生生的劝诫。如果人能对无常有所预见,是不是就能避免所谓无常了呢?

肖南回不知道,但等她反应过来,签筒已经握在手中了。

八角形的木筒外层被磨得发亮,一百支签拢在其中也沉甸甸的。

她闭上眼,一边默念一边摇动签筒。

哗啦啦,哗啦啦。

一支纤细的竹签从签筒上冒了出来,她没注意、仍用力摇着。等她有所察觉睁开眼时,那支签已“嗖”地飞了出去。

她叹口气,有些哭笑不得。

大殿内供奉的佛像两旁挂着直达藻井的巨大幢幡,幢幡离地面几寸高,刚好有条缝隙,她的那支签便从那缝隙滑了进去,就落在不远处。

此处是永业寺的大殿,佛像后的念经台是绝不允许外人进入的。肖南回伸长手臂去够那支签,却总是差一点。

突然,大殿深处传来一阵十分轻的脚步声。

她动作一僵,没想到这大殿里除她之外,竟然还有别人。

难道是住持一空法师?还是看殿的师父?但以往若是有僧人在殿内,香客来上香时便会主动上前帮忙诵上几段经文。

或许只是个刚上殿的小僧?

她微微低下身,透过幢幡下的那道缝隙向深处望去。

晦暗光线中,隐隐能见一双靴子由远而近,停在离她几步远的地方,随后一只戴着佛珠的修长手将那枚竹签捡了起来。

那鞋靴绝不是寺庙中修行之人穿的鞋子。但那佛珠却是只有修行之人才能有的稀罕成色。

压下疑惑,肖南回还是客气道:“不知师父在此,多有打扰。”

半晌,一道声线隔着帘子响起。

“无妨。”

短短两个字,却让她一愣。

这个声音太年轻了,如何也让人无法联想到那些枯坐念经的老僧。可若说年轻,这声音中又透着一股无悲无喜,像是得道高僧一般平静无波,让人摸不着情绪。

还没等她反应过来,那道声音又响起:“施主求签所问何事?”

她犹疑片刻,还是照实回答道:“问家中亲人是否平安。”

幢幡后有片刻的平静。

“你既已求平安,便不必再问。求了又问,实是不信。”

她一窘,知道对方听见了自己方才的念叨,但也觉得对方说的有道理。

一只手从幢幡下伸出,拈着那根签准确投回签筒中,快到她来不及看清是何签。

“施主亲自登山门拜访,为何只问他人,不问自己?”

她思索一番,老实答道:“我不知道要问什么。”

肖南回人生在世二十年,六岁前只求平安活命,六岁后的平安都是肖准给的,她便为肖准求平安。至于她自己?她不知道自己还需要什么。

幢幡后的人似乎并不感到惊讶,只淡淡道:“商贾问财运,病患问流年,官宦问仕途,女子问姻缘。”

姻缘。她的姻缘......会是肖准吗?今天是她的生辰,她以前没奢求过什么特别的东西,但今天似乎有些不一样。

人总是这样,自己都给不了答案的问题,却期望神佛能够回答。

肖南回犹豫片刻,再次拿起那只签筒小心晃动。过了许久,才有一只签掉出来。

她瞄了一眼。

四十九。

四月初九,她的生辰。

掷出茭杯,一正一反。

签成。

幢幡后的手拿起那只竹签,似乎端详了一会,她心跳得有些快。

片刻后,一张薄薄的签文从幢幡下递了过来。

肖南回伸手接过,心里咯噔一下。正当中三个字“下下签”,下面是四句签文:

‘遥望山间一盏灯,四下临渊路难见。欲探灯下影中人,却逢风起云遮月。’

她的手指尖有些泛白,柔软的宣纸在她手中起了皱。

“不知施主刚刚所问何事?”

她涩然开口:“姻缘。”

“施主姻缘坎坷。”

这还用你说?她莫名就觉得胸口翻涌起一股浊气。

若不是这人挑唆,或许她根本就不会求这只签。

肖南回当下对幢幡后的人便不想搭理了,全然将礼佛时应有的敬畏心抛到了脑后。她起身理了理衣服,将蒲团放回原位,留下一点香火钱便欲离开。

谁知那幢幡后的声音突然响起,竟还带着点笑意:“施主可知绝处逢生的道理?”

那道古井无波的声音终于有了点人情味,但她却半点不觉得开心:“师父有何见解?还请一次说个明白。”

那道声音再次恢复了平静:“昔日永邺寺无福,却偏要求福,最终落入绝境,一朝醒悟,改为消业,便得重生。施主姻缘亦是如此。”

她没再回应,将那签文揉成团胡乱往袖中一塞,快步向外走去。

殿门前那佩刀的男子正抱臂打量着她,肖南回脚下生风,压根懒得理会。院子里的金茶梅被她疾行而过时的风带得摇摇晃晃,落下点点细碎花瓣,似是叹息。

纵马离开山门的时候,她忍不住又回头看了看那石梁上破败的匾额。

永业。

业。业障也。

之前没觉得,现在真是怎么看怎么晦气。

赶紧摸了两把吉祥的屁股,她安慰自己放宽心,随后从衣袖里掏出那团签文,恶狠狠撕成几片扔进草丛。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永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