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解甲 > 第122章 一条带子

解甲 第122章 一条带子

作者:八条看雪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11-14 04:44:27 来源:文学城

肖南回盯着桌上的布袋子,又看向姚易。

“这是......”

姚易没有看她,声音中透出一种自我厌弃来。

“十五年前青怀侯建府时,曾找城西的曾荣记打过钥匙。依备录所记,新府加旧府共打了铜锁匙一十四把、银锁匙三把,还有一把铁钥匙。都在这里了。”

肖南回拿起那布袋子握在手心,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重量,眼前突然变得有些模糊。

她这一辈子,能有几个真心相待的朋友不容易。旁人不知姚易心性,或许觉得这不算什么。但她是知道的。

成长在望尘楼这样人心复杂、又被人嫌弃下等腌臜的地方,姚易其实是个很自私的人。这份自私中的一丁点温情都是难得可贵的,而她何德何能,总是受他的照拂。

眼见面前的人不知怎么地突然就要掉起眼泪来,姚易的脸色瞬间变了变,整个人扭麻花似地转向背后的墙。

“你莫要在我面前摆出这副恶心的姿态来,教人看了心里添堵。”

深吸一口气,肖南回将已经流到一半的鼻涕收了回去。

姚易缓了缓神,有些别扭地开口道。

“既然是查侯府的事,为何不直接去问肖准?虽说你们闹僵了......”

因为肖准并不知道白允曾对她说过的话,如果他知道,只怕侯府与皇帝之间的关系将会一夕之间变得紧张而微妙。

肖南回怅然叹气:“你不懂。”

眼瞧着面前人露出那副熟悉的、色令智昏的表情,姚易心头的那股子无名火又蹭蹭地冒了出来,声音中也带了几分冷笑。

“是我不懂还是你不懂?聪明人应当知道什么事可以明白,什么事该装糊涂。一年前你向我打探秘玺之事时我便告诫过你,有些事非你一人之力可以为之。小心弄巧成拙,平白将自己搭进去。”

肖南回将那装钥匙的袋子胡乱塞好,笑嘻嘻地起身来。

“我向来不是个聪明人,这你是知道的。但我这人命大,这么多年都挺过来了,不差这一回。”

姚易死死盯着眼前这女人的脸,像是要将她的脑子敲开一看究竟。

“榆木脑筋。有你后悔的一天。”

话音未落,女子已经拍着屁股跨出门去,嘴里还哼着变了调的小曲。

那脚步声渐渐走远,姚易将视线投向窗外。

夜色降临,新月挂梢。

黑暗中有什么一闪而过,似乎是睡了整个白日的夜枭准备狩猎。

姚易收回目光,起身将那扇对着后院的窗子关好。

暖暖的灯火亮起,望尘楼的后院偏房再次响起“噼里啪啦”的算盘声。

华灯初上,暖声昧语,燕扶街的夜才刚刚开始沸腾起来。

十数条街外的宫墙却寂静冰冷,层层夯土铁甲守卫着看不见的王座,百步长的光明甬道一望见底,白日里百官林立的元明殿空无一人。

大殿后,只有一盏宫灯移动着。

疾行而来的内侍官脚下悄无声息,垂首穿过长而深邃的宫廊,在元和殿前闪身而入。

摇曳的烛火透过重重纱障在高挑的殿门上投下跃动的影子,年轻帝王的身形就在其中、半明不灭的样子。

“陛下。”

内侍官轻声唤道,纱障后的人影顿了顿,抬起头来。

“人走了?”

内侍官颔首。

“方才离开,约莫酉时三刻出的楼。”

答完这一句,大殿内便陷入短暂的沉寂。

内侍官显然早已习惯这样的光景,兀自为屋内的掐丝铜炉换上新香。

纱障后的人自始至终没有离开面前的案子,那张朴素的桌案上堆积着如山一般的卷牍。他批完一卷又开一卷,速度之快犹如生风,左手握笔也未见丝毫滞缓。

又过了一会,帝王似是想起了什么,又再次开口问道。

“瞿墨还未到么?”

“回陛下,前日驿站才来的消息,说是这回瞿家老家主亲自来了。家主如今已年近期颐,更是十年未曾离开过晚城,是以多准备了些,出行的车马也比寻常慢上许多,估摸着再有十日应当能到了。”

夙未一时没有说话,随手拿起一旁玉匣内的文牒翻看。

那是礼官最新呈上的春猎事宜详排,包括何日启程以及抵达雨安之后的诸多安排。

单将飞察言观色,谨慎问道:“陛下可要推迟出发的日子、等到瞿家人到了之后再启程?”

“不必了,一切照旧。”

夙未将那文牒放回玉匣,复拿起朱批。

“还有一事......”

“讲。”

“劭丰关来报,说是三日前宗先生已过关往阙城来了。”

捏着朱批的手顿了顿,笔尖饱满的朱砂滴落案牍,留下一个如血一般刺眼的圆点。

“他来做什么?”

“说是烜远王府新得了小王爷,要办满月酒。”

“倒是个好借口。”他轻笑,笑意不达眼底,“自父王西去,他已离开阙城整整十数年,如今却偏偏选了这个时候回来。”

“陛下的意思是......?”

夙未垂下眼帘,抬手轻轻将案上的朱砂抹去。

“且由他去。待上些时日,自会见分晓。”

****** ****** ******

子时刚过,肖府后院,一道人影正鬼祟地移动着。

肖南回擦了擦额头的汗,在偏院止住脚步。

她实在是很不喜欢这种做贼的感觉,奈何却总是陷入这种处境之中。

肖准今天没有回府,伯劳在外面折腾了一日,睡得格外死沉。杜鹃和陈叔耳力远不如习武者,只要多加小心,便不会惊动任何人。

排查完昱坤街的旧府过后,她终究还是要回侯府再翻上一翻的。

肖家昔日府邸的旧物大都堆在黛姨居住的偏院厢房里,那边最是偏僻少人,是比较稳妥的地方。

摸着怀里那已经捂得有几分热度的一袋子钥匙,肖南回有些激动,手都微微发起抖来。

姚易给的钥匙依据样式可以大致分辨出锁的形态,她排除过后一一试下,很快便打开了厢房的门。

陈年灰尘夹杂着一股霉味扑面而来。

她基本可以肯定:过往十几年里,即便是杜鹃,也从未踏足过这里。

想了想,她将方才放在门口的油灯提起来,随后独自进入那敞开的木门中。

薄薄月色下是一排排积满灰尘的巨大木箱,那些箱子上还打着封条,看起来从被扔进来的那一刻起就再没被打开过。

想想也能理解,所谓睹物思人,又会有谁愿意想起那段往事呢?

肖准离开旧府的时候已经遗弃了很多东西,决定搬入新府的想必是有些不同寻常的意义的。

肖南回没有急着翻箱倒柜,而是仔细观察了一番,最终将视线落在角落里的一只扁平的漆盒上。

那盒子落了锁,是这房间里唯一一个带锁的物件。

冥冥中,她感受到了些许的不同,犹豫了片刻,还是走了过去。

铜锁是最普通的样式,但也是最不好撬开的一种,她想了想,从姚易给的那些钥匙中挑出那唯一的一把铁钥匙,小心探进锁眼中。

只听得一声细微的“咔嗒”,铜锁应声弹开,落在地上。

她小心拂去那盒子上的灰,稳了稳心神,打开了盖子。

出乎她意料的是,盒子里的东西看起来并没什么特别的。只几件女子钗环,都是颇为简朴的样式,下面还压着一件绿色罗衫。

她拿住那件衣裳、两手向上一提,那抹绿色便抖了开来。

一瞬间,肖南回倒抽一口冷气。

那罗衫的背面几乎一片污黑,那是被血浸透后、长年累月形成的污迹,血迹上是一道几乎将衣裳斩成两半的破损,即便多年过去,仍可见当日凶险。

丝绸的凉意透过指尖慢慢传递到她的身体上,早春的夜来风竟将她吹出一身冷汗。

肖南回心底突然冒出一个答案,她知道眼前的盒子里装的究竟是什么了。

那是黛姨的衣服。

在她人生中最恐怖的一天里,她穿的那身衣服。

就在此时,一条细长的东西从衣衫中掉下来、落在了地上。

肖南回的视线慢慢下移,直到看到那条带子。

她将它捡了起来,拿在手中仔细看了看。

那是一条手工编织的、普普通通的素色麻带。

等等。

她眼前突然闪过一些片段和画面。

在过往的这许多年里,黛姨为什么要每天执着于编带子呢?

她曾以为,肖府出事的那天,黛姨可能是在为小辈们编带子,而她的记忆停留在了那天,所以才会重复地做着同样的事。

可是......

可是如果并非如此呢?如果关于带子的记忆实则埋在黛姨记忆的更深处,所以在神智昏聩后,织带子才成为她唯一的一点执念了呢?

如今她手中的这一条,没有一根彩线,寡淡粗糙得像是办丧事时用的孝带。黛姨的品味她是知道的,她从不会编这样的带子。黛姨喜欢花花绿绿的东西,丝线都是明亮的彩色。

或许这不是黛姨的带子。

一个声音在肖南回心底冒出,连她自己也吓了一跳。

如果这不是黛姨的东西,那便还有一种可能。

这是杀她的人留下的东西。

在那个飘雨的春夜,有人用肖家人的血染红了这件罗衫。女子在跌入绝望痛苦的深渊前,发疯般地抓住了那行凶者身上的一样东西。她险险捡回一条命,却受了刺激,忘记了很多事,唯独没有忘记她落入井中前瞧见的最后一样东西。

她把它刻在脑海深处,一遍又一遍地复习着。期盼着有朝一日,她再遇见那个人,便能一眼将其认出来。

可惜,她早已忘记了自己的初衷。

黛姨瞧见的,究竟是谁呢?

肖准留下了这些物件,代表他当年或许也追查过此事,然而结果却是显而易见的。

肖南回呆呆望着手中的那条带子,陷入一种摸不着边际的恐慌之中。

****** ****** ******

丑时三刻,荒鸡之时,阙城城南的圉门已经关闭。

旷野之中百虫还未苏醒,巨大的火把在城门上燃烧着,滴落的松油在黑暗中劈啪作响。除此之外,天地间一片宁静。

守城的老郭方才续上一壶茶,正准备将媳妇塞给他的两只烧饼热上一热,突然便听得一阵响动。

他顿住,狐疑地竖起耳朵听了一会,确定这响动是有人在拍城门。

什么人这么晚了还想入城?怕不是个醉鬼。

然而转念想起最近频繁进出的那些黑羽营军爷,老郭又不得不提起几分警惕来。

一同守夜的老刘去门营处交接了,而换岗的时辰还未到,老郭摸起墙边放着的烧火钳,一个人小心地凑近城门旁的侧门。

将侧门上的铁窗拉开些,他往外望了望,便见一身形有些佝偻的老者正立在城门外。

外面光线晦暗,他只能看到对方披着一件厚重及地的褐色斗篷,质地粗糙的斗篷下隐隐透出些银色的须发来。

欸,怎么偏偏是个老人家。

“今日城门已经关了,您在附近找家驿站休整一晚,明早再进城吧。”

老郭清了清嗓子,心下开始盘算要如何将这人好声劝走。

“好。”

那褐衣老汉从善如流,转身便一瘸一拐地离开了,似乎一点都没有因为没能进城而生出不满和沮丧。

老郭愣住了。

要知道离城最近的驿站也要打马走上一炷香的时间,而此时天色黑得如一团墨一般,即便是官道也不好走的。

转身关上铁窗,老郭渐渐生出些不忍心来。

他在这城南的圉门当守城已有些年岁了,阙城毕竟是都城,他什么样的人没见过?对方若是一副胡搅蛮缠、仗势欺人的嘴脸,他此刻心里定是要多痛快有多痛快的。可对方偏偏有些上了年纪,瞧着又一副逆来顺受的老实模样,这令他难免生出些同情心,又觉得都是穷苦百姓,何苦相互为难?

下定决心,老郭再次拉开铁窗想要叫住那褐衣老汉。可一眼望去,城门外黑漆漆的空地上,哪里还有半个人影呢?

百步之外的都城城墙上,一道披着斗篷的黑影悄无声息地移动着。

他的动作很慢,却逆反常理。阙城陡峭的城墙几乎与地面垂直,他竟迈动着双腿行走其上、犹如闲庭信步一般。

数十步行至高墙之上,复数十步便已落脚高墙之内。

十数丈高的都城城墙,在他面前仿佛成了个笑话。

深夜的大街上空无一人,无人见证这诡异的一幕。

褐衣老汉轻掸衣摆,像是方才不过是下了几级台阶一般,又蹒跚佝偻着向前走去。

晚风吹起他宽大的斗篷,露出其下隐秘的一角。

或粗或细、或长或短、或新或旧。

无数素麻编织而成的带子,犹如带着生命的树木根茎一般,缠绕纠结在一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2章 一条带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