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孟二姑娘生活日常 > 第21章 改变

孟二姑娘生活日常 第21章 改变

作者:大南南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30 13:41:14 来源:文学城

这么想一个男生虽然有些不妥,但是孟玉宁又不是主动去那么想的,这个想法就是无端的从脑子里蹦出来的,她也没有办法。

张苗是个活泼性子,常来万香阁,周围的人都认识她了,刚和郑逸泽打完招呼过来的一个婶子,看到张苗出来,又跟她说:“苗苗这是要回去呀?”

张苗:“现在天黑的早了,早点回去,免得爹娘担心。”

和过路的婶子打完招呼,张苗又对孟玉宁道:“宁宁姐,你明天确定回去是吧,那我回家就跟爹爹说,让他明天回去的时候捎着你。”

孟玉宁说:“好”,又嘱咐她直接回家,别再拐到哪里去玩了。

有前科的张小苗:“哎呀,知道了!”

不等她走,行动稍微迟缓一些的郑逸泽也走了过来,搭话道:“张姑娘,张大叔明日回乡,能不能也捎带在下一趟?”

郑逸泽和孟玉宁是邻村,周围的人都知道,张苗当然也知道,自家的骡车宽敞,多捎带一个人还是没问题的。

不过:“顺路捎带的事,当然没问题,只是我爹得下值以后才能回去,时间可能有点晚。”

郑逸泽笑道:“凑车的人不挑时间,只要明天能走就行。”

张苗:“那绝对没问题。”

郑逸泽谢过张苗,又对孟玉宁说:“还没谢过孟姑娘送的香,今天又沾了孟姑娘的光了。”

孟玉宁:“都是同乡,郑公子客气了。”

彼此又客气了两句,郑逸泽拄着拐杖回了舅舅家。

张苗拽着孟玉宁往前走了一段,才轻声说:“姐,你发现了没,郑逸泽和走的时候不一样了。”

孟玉宁刚才看到他就觉出不一样了,但是在大马路上,实在不是谈论一个男孩子是否有变的地方,让人听到有碍名声。

孟玉宁自从出来开始学艺,就已经在好好经营名声了,她以后可是要继续过好日子的,找一个不错的人家成亲早就在计划之内了,自己名声的好坏,可是会直接影响结亲的档次的!

孟玉宁就跟张苗说:“可能是他的伤有进展了,心态恢复了。

好了,别操心别人了,你赶紧回家吧,要不然晚了婶子又该着急了。”

送走了张苗,孟玉宁就回去收拾东西,准备明天回家。

一天时间眨眼就过,半下午的时候,张大元的儿子张正清架着骡车来了,张苗从车里跳下来,进门就喊:“宁宁姐,咱们走吧。”

孟玉宁从内间里出来:“你今天也要一起回去么?”

张苗得意一笑:“不止是我,还有我哥和表哥一起。”

孟玉宁:“再捎带上隔壁的郑公子,骡车会不会坐不下?”

张苗:“能坐下,衙门临时有事我爹走不开,我哥驾车,四个人坐车厢绰绰有余。”

孟玉宁看了看天色,申时过半的样子,也就是下午四点左右,路上一个时辰多点,最晚六点半也到家了。

但是这个季节,六点天就擦黑了。

要是表叔驾车回家,孟玉宁是不怕的,但是一个不常回家的少年驾车,孟玉宁有点纠结。

孟玉宁还是觉得安全最重要,最后决定:“要不,我今天还是不回去了吧。”

张苗:“说好的怎么又不回去了,我都说了,车厢足够大,能坐的下,再说了,你要不回去,我们就不提前拐了,还怎么顺便送郑逸泽。”

孟玉宁:忘了他还要凑车的事了。

但是,还是有点担心。

张苗正不明白她在纠结什么,栓好骡子进来的张正清却直接道:“宁宁是怕路上不安全吧?”

被人直接点出对人家的不信任,孟玉宁面上有一点点发红,“我是怕天黑了咱们再迷了路。”

张苗:“天黑了咱们也快到家了,我这样不怎么回老家的都记得家里附近的路,宁宁姐你怕什么?”

孟玉宁:是啊,天黑了也快到家了,就算数路口也能摸回家呀!

张苗看她恍然的样子就开始笑。

孟玉宁转身进去拿东西:“行了,别笑了,赶紧去隔壁通知郑逸泽去吧。”

高婆婆听到只他们几个少年人一起回去,就收拾出一食盒的吃的,让孟玉宁提着:“都半下午了,半路饿了能垫一垫。”

至于说几个少年驾车回家,会不会出现什么危险,高婆婆心里倒也不担心,这一路向来太平,而且十五六岁的男孩子都成丁了,三个大小伙子,只有别人避着他们,没有他们怕了别人的道理。

孟玉宁提了食盒出来,郑逸泽也已经收拾好了,之前连在别人面前走路都避讳的人,现在做上车这样对他来说更显尴尬的动作,他都能坦然面对了。

大家都上了车,张正清驾车先去接他表哥武云灿。

孟玉宁心里奇怪,张家族里有喜事,表叔有事不能回去,张苗兄妹回去就代替了,怎么她表哥也从学堂耽搁一天跟他们一起回去。

奇怪归奇怪,这种正常之外的事,最好还是不问的好。

她不问,张苗却一点不避讳的直说了:“我表哥上了那么多年学堂,先生连下场都不让他下,今天衙门有事我爹回不了老家,舅舅让表哥跟我们一起回去熟悉熟悉人场,等哪天衙门里有了空缺,就安排他们俩去衙门当值了。”

孟玉宁明白了:“既然准备出来谋值,确实要多出去见人场了。”

张苗的外家是世代的胥吏,这个时代倒是没有胥吏不得参加科举的政策,但是真的读书上学的,又有几个能科举成功的!

张正清和他表哥武云灿在读书上都是没什么天赋的,所以家里早早的为他们做好了打算也属正常。

郑逸泽坐在另一面听着她们的对话,心里再不像以前那样,不管是听到还是看到别人顺遂的生活,心里总是愤愤不平。

之前用去州府治伤的理由离了仓房县,自己的腿又不是真的好不了了,从父亲那里要的银子,只是防备着以后家里的钱都用在了大伯一家身上,怕自己这一家子最后没有着落,轻易是不能动的。

郑逸泽在受伤之前家里经济宽裕,也是一直在读书,去了州府,骨伤还没有完全好利索,就在书坊找了个抄书的事。

书坊接的抄书的活,多是隔壁复雅书院的学子们定的,州府的书院可不是县里的学堂,复雅书院的入学标准比较严苛,据说只要是自己考进书院的,他日必能考中秀才。

郑逸泽靠着在书坊接活的便利,知道书院休沐时学子们会在书坊举行辩论会,自从见识过一次学子辩论后,让郑逸泽的心境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书院的学子也不是个个光鲜亮丽,他们有些人的衣服已经洗的发白,有的更是打着补丁!

但是他们并不为自己的衣着寒酸而羞愤,他们心态平和见识宽广,郑逸泽当时就想,所有见过他们发言的人,一定会觉得他们的未来必定如同他们的见识一般,宽广而又远大。

趁着机会,郑逸泽会向参加辩论的学子请教学问,回去在抄书之余,按着书院学子指导的有针对性的去学习。

在书坊抄书三个月,郑逸泽觉得比在镇上学堂里一年学到的东西都多。

被郑逸泽经常请教的一位师兄告诉他,按着他现在这种学习进度,明年再学习一年,参加后年的童生试绝对没问题了。

在州府三个月,郑逸泽抄的是各种古籍单本,接触的都是满心向上的学子,听的是他们利国利民的各种辩论,然后突然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再想家里的那些不顺心的事了。

从州府回来,他依然拄着走的时候的拐杖,但是心态,已经和走的时候完全不同了。

郑逸泽还要在州府再学习一年,所以他的腿不能好,以后科举也是需要银子的,‘治疗’腿伤的钱不能断,他需要攒着,以防自己要参加科举,父亲到时候再反对。

这些基础的东西不能变,但是再遇到认识的人,他不会故意避开,再看到曾经觉得闹腾的人,他也不会嫌烦。

现在坐在骡车里,听着同龄人已经在家人的安排下,有了稳定的未来,他也不再心生嫉妒。

郑逸泽觉得,主要还是因为自己原本就是个好人,现在腿好了,未来重新宽广起来,自然的就恢复了曾经的大度。

骡车到了张苗舅舅家门口,张正清喊了一声:“表哥,走了。”

话音刚落,大门就打开了,露出武文欣灿若牡丹一样的容颜,对张正清说:“等他一会,马上就收拾好了。”

骡车的车窗是敞着的,孟玉宁跟武文欣说:“文欣,跟我去家里玩两天呗?”

武文欣有点心动,但是:“我母亲这两天不太舒服,改天有机会吧。”

这就是没办法的事了,两人隔着车厢又说了几句话,武云灿终于收拾好了。

他刚梳洗过的样子,一身崭新的月白暗纹长衫,手中提了个不是特别大的藤条箱笼,光鲜的形象和骡车里的几个穿着随意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看到这里了,收藏一下呗[害羞]

接档文《娘子看看我》求收藏

沈明窈身世坎坷,还未及笄就被生活磨砺的精明又世故。

卫储生在望族,却是旁支,出门风光家里拮据。

为了活得体面,两人靠着人脉一起经营了几个产业,也博得了几分名声。

沈明窈为自己选了一个出身好,家里日子过的舒服的公子。

卫储说:和草包生活久了,你也会变蠢的!

既然不行,沈明窈转身又看了个聪明的。

卫储接着反对:和他在一起,晚上不睁着一只眼,第二天你的家业就能成了他的。

蠢的不行,聪明的也不行,沈明窈干脆找个武将。

卫储咬牙:好不容易从边陲之地来到京城,你选个武将,是因为思念家乡么?

沈明窈叹气:选男人好难啊,我想缓一缓。

卫储把人挤在银库里,眼中的情意再无隐藏:你的眼睛只往别处看,什么时候才能看到身边的人呢。

沈明窈手里的银子吧嗒落地:不是说好守望相助么,你怎么能想着内销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改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