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成为赘婿,我走上了人生巅峰(六零) > 第15章 第15章

傍晚,梁万和韩菁一块儿去了趟食品厂家属院。

韩家虽然搬走了,但韩学礼还是副厂长呢,再加上韩家只有韩菁一个闺女、又早早就放出风声要招赘……

总之,韩家在家属院依旧是小有名气的。

韩菁和梁万过来,是为了感谢连二姨的牵线搭桥,但进了筒子楼,总免不了会遇上熟人。

“刘奶奶,做饭呢?今儿这伙食不错啊!

齐阿姨,下班了?哟,买的这条鱼挺大,您今儿去副食品商店应该到得蛮早吧!

对了,给你们介绍下,这是我爱人梁万同志,我们刚领的证。

我爸说了,要跟着伟人走,反对铺张浪费,一切从简,所以,我们家就不摆酒了。

这是我和梁万同志的喜糖,您拿着,给孩子甜甜嘴!”

韩菁不是长袖善舞的那种人,可她在家属院住的时间不短,这些熟人又几乎都是看着她长大的。

时隔许久,再度回到熟悉的地方,韩菁觉得有些亲切,跟人寒暄时,话茬儿也变多了。

梁万跟在她身边,就像刚进门的小媳妇儿似的,提到他了,就冲人腼腆一笑。

等他们进了郑家,邻居们这才纷纷议论起来:

“韩菁找的男人,瞧着性子不够活泛,不太会来事儿啊!”

“估摸着是这几年挑挑拣拣的名声传出去了,再挑下去,就该被剩下来了,这才随便找了个人凑活吧!”

这话说得,当即就有人翻了个白眼儿:

“快闭上你那张臭嘴吧!日子是人家小两口过的,跟你有什么关系?轮得到你在这儿指指点点?可真是脸大!”

“就是就是,再说,人肯定是韩副厂长看过以后、点头同意了的,你有意见,是觉得自己比韩副厂长更会看人?那要不,副厂长的位子让给你,你来坐?”

“而且,韩家是招上门女婿,性子要那么活泛干什么?搁我身上,太会来事儿的人,我肯定不放心啊!”

门一关,邻居们的议论声,韩菁和梁万是连半个字儿都听不见的。

况且,就算听见,他们俩也都不是那种会在意别人看法、恨不得让每个人都满意的那种人。

“你们小两口呀,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

说真的,只要你们的日子过得和和美美,我这心里啊,就比什么都甜了!”

连二姨笑着说,虽然是头一回做媒,可一做就成,解决的还是韩菁的个人问题,一时间,她不免有几分飘飘然。

难道说,她这个人,做饭不行,绣花不行,真正的天赋,其实是点亮在了给人牵红线上?

韩菁和梁万可不知道,他们俩的成功,让连二姨对自己产生了错误的认知,由此还引发了一段小小的误会呢。

从郑家“落荒而逃”,两人跑得呼吸都变急促了些。

没办法,谁让连阿姨实在太热情了,非要留他们在家里吃饭呢?

可是,这年头儿,家家户户的粮食都是有数儿的,就算是亲戚登门,那也得意思意思着、自带点儿粮食。

他们俩是来感谢连二姨的,要是反过来给人家里添了麻烦,他们俩心里可过意不去!

“走吧,我们回家!”

韩菁大手一挥,气势平添了几分豪迈。

然而,帅气维持不了三秒,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的她就被呼呼刮着的冷风给“击倒”了。

手直接伸进了梁万的兜里,隔着衣服,紧紧地环住他的腰,再缩着脖子,恨不得把整张脸都藏到围巾里去。

总算回到家,看着俩孩子冻得脸发白,向英连忙说:

“壶里有热水呢,兑点儿温的,赶紧洗把脸,暖一暖。

先别急着脱棉袄,一冷一热的,你们不感冒,谁感冒?”

梁万和韩菁依言照做,半点儿不敢质疑当家人——向英同志的权威。

“幸好昨天给你买了新棉袄,要不然,穿着你那件旧的出门,整个人还不得让冻成冰棍儿啊?”

说着,韩菁回房间取了雪花膏,挖了一块就往梁万的脸上抹。

雪花膏的香气比蛤蜊油更甚,男同志嘛,都不爱擦这玩意儿,嫌娘里娘气的。

至少,韩菁知道,每回她爸身上带着雪花膏的香气,都一定是她妈念叨过好几次的结果。

她本来还觉得梁万估计会跟她爸一样、拒绝抹雪花膏的,谁知道,梁万却很主动,把脸上的抹匀了以后,还觉得不太够:

“手也干,再给手上来点儿!”

一罐雅霜雪花膏八毛钱,韩菁舍得在自己身上花钱,每个月都得买两罐的。

用在梁万身上,她当然不会舍不得了,要不然,小梁同志年轻俊俏的脸蛋,就这么被冷风给吹皴了,那多可惜啊!

“那会儿你们不在家,街道办的人来家里通知了,后天早上来冬菜,按着往年的经验,凌晨三四点就得去副食品店排队了。

小万,到时候咱们爷俩去排队,你们几个就上班去,可别睡不够觉、回头在工作上出了岔子。”

吃完饭,韩老爷子想起来这事儿了,直接发话道。

这时候,少有大棚蔬菜,漫长且寒冷的冬季里,居民主要就靠大白菜、土豆、萝卜这些蔬菜来过冬。

所以,买冬菜就几乎成为了家家户户绝对不能缺席的事情。

当然,不是每家都正好有没事儿干的年轻人能去排队买冬菜的,街道办通知后,总有人要为了买冬菜的事儿、跟厂里请假。

效益一般的小厂也就罢了,可像食品厂、纺织厂、机械厂这样的国营大厂,厂里有几千名职工,请假的人多了,这不是耽误事儿吗?

这不,打从前几年起,附近的这些国营厂就开始由后勤部门统一向蔬菜公司订购冬菜、再给职工发放了。

说起来,这还是韩学礼因为韩菁在蔬菜公司上班、想到了这一茬儿、最先在厂里开会时提议的呢。

韩家原本也是不用冒着冷风去排队的,可这不是他们搬家了吗?

厂里的大车为了给副厂长一家送冬菜、特意开过来一趟,哪怕韩学礼愿意补贴油钱,可这传出去也不好听啊!

于是,这活儿就被退休了的韩老爷子揽了过去。

不过,新女婿进门第四天,就要人家去拉几百斤大白菜回来,听着总感觉是把人当牛给使呢。

说完后,琢磨着不大对劲儿的韩老爷子赶忙解释清楚:

“等副食品店开门,那边儿可有不少揽活儿的人等着呢,咱们家买上四百斤白菜,找两辆架子车,一趟就能拉完。”

就算在城里,那也不是人人都有工作的,有的人宁愿躺在家里睡大觉,也有的人愿意趁着机会赚点儿钱。

哪怕是下苦力的活儿,哪怕走一趟也就挣五毛到一块不等,但,小钱也是钱啊,去买粮食、吃进肚子里的白面条才是实实在在的!

“四百斤白菜?一个冬天呢,够吃吗?”

梁万其实没想到那一茬儿,老爷子的解释,算是白费功夫了。

“之前,我还在宋家的时候,七口人,得买七百斤白菜呢,咱们家现在是六口人,四百斤,是不是少了点儿?”

梁万可不是刚来这个世界的他了,抽空的时候,他早就把原主的记忆反反复复地、又看了两遍,特别是一些和现代不符的常识细节,他都是牢记在心里的。

所以,这会儿,他才没有为“四百斤”这个数字感到吃惊,反而觉得似乎买少了。

向英喜欢女婿说“咱们家”,笑着给他解惑:

“一个冬天呢,还能天天吃大白菜啊?那估计用不了多久,看见白菜都要反胃了。

白菜、土豆、萝卜,这是过冬的老三样儿,除此以外,咱们家之前还攒了些粉条、豆角干、茄子干。

另外,还有跟人淘换的野山药、大南瓜、大冬瓜,总归是能换着花样儿顶一阵的。

再说,去年报纸上都写了,东北有个地方,把拱形的蔬菜大棚都给捣鼓出来了。

虽然这大棚现在还没来得及向其他地方推广,产出的蔬菜也少,但菁菁就在蔬菜公司上班,但凡是运到咱们安城的,她到底是能分上一些的。

四百斤,不少了,正好买完冬菜,大后天就是冬至,咱们就包一顿白菜大肉饺子,吃完饺子,一整个冬天……”

听着被吞进去的这半句话,韩菁就笑,梁万发现了,回屋就问她,还做出了一副“刑讯逼供”的架势。

被挠了痒痒肉,韩菁边笑边躲,立即“投降”了:

“我说,我说还不行吗?就‘吃完饺子不冻耳朵’那句话,我真是从小听到大,结果,我五岁的时候,跟同学在外面玩儿。

估计是在外面待得时间长了点儿,隔天就发现,耳朵冻了。

耳朵又红又痒,止不住地想伸手去挠,偏偏妈不让,我就问她,我不是吃饺子了吗,怎么还会冻耳朵。

妈让我给问住了,想半天,编不出来合适的理由,就骗我说,因为我吃的饺子不够多。

直到我长大,想起来这事儿,问妈的时候,她说她不记得了,然后,再说吃饺子的时候,妈的话就总会说个半截儿。”

嘿嘿,今天是“社牛小韩”和“社恐小梁”的日常~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第15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